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赏析美景(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品味语言(品味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2)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忧郁孤独的心境,以及深沉的爱国情怀,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正确认识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遇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3)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学以致用,运用迁移。教学重点: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教学难点:把握写景状物散文的鉴赏方法,学会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解决方法:诵读法:加强整体感知,能对故都的秋有初步的了解,要求齐读秋味最浓的第三自然段勾画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手不离书,言必有据图片展示法:一目了然更能直观感受秋景特点,例如牵牛花不同颜色图片展示讨论交流法:学以致用,设计秋景描写交流环节,从角度,手法,用词方面加以强化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借助PPT展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特征,也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春天是白花争艳,生机盎然的。夏天是赤日炎炎,热情奔放的。那么,秋天呢?(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我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古人多悲秋,今人多颂秋,有一个人说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秋,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郁达夫)好的下面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作者又通过写什么样的景物去抒发自己怎样的深情。(板书故都的秋)二、解题同学们看到《故都的秋》这个题目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改成“北平的秋”好不好?明确:故是以前的,点怀念之情,领全文情感基调;都点明地点;秋点明描写内容三、朗读(同学朗读1.2自然段)读之前布置任务:找出本文文眼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天,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补充:文眼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也是一篇文章的窗户和眼睛。追问:在这两段除了北国的秋天还有南国的秋,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提示:手不离书,言必有据,书中有明确的答案明确: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如此可见郁达夫先生笔下的秋是“清,静,悲凉”的,围绕这一特点,本文按顺序选取了哪些景物?小组讨论给每一个景物加上一个小标题。提示:小标题在明确描写对象的基础上应该加入描述性的语句,可以从是什么,怎么样来加以概括,尽量涵盖主要的信息明确:3到11自然段中的依次是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枣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果胜景四.齐诵(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读之前布置任务,找出作者赏秋的时间地点方式并思考怎样写出了“清,静,悲凉”的特点。明确:时间:早晨地点:破屋方式: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文章中“清晨静观”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特征的?提示:景——角度,手法,用词——特点——作用总体来说:“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了无点尘之感,写出了“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蓝、白等冷色调的“牵牛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和凄凉的“秋草”(境的悲凉。)从用词来分析: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替换法从手法分析: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以声衬静(衬托)从角度来分析:听觉(秋声):“驯鸽的飞声”视觉(秋色):“碧绿天色”、“一丝丝日光”、“牵牛花的蓝朵”插入:作者为什么认为牵牛花以蓝色或者白色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者最下?点拨: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有彩色是指红、黄、蓝、绿等带有彩色的色彩。无彩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彩色的色彩。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从“秋院静观”中我们学习到要表现“清,静,悲凉”这一特征需要从角度,用词,手法上下功夫,那么大家学到了多少呢?下面请大家进行一个练习,给下列空白的地方加上形容词,要求表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陶然亭(清白)的芦花钓鱼台(斑驳)的柳影西山(衰弱)的虫唱玉泉(清冷)的夜月潭柘寺(空寂)的钟声我们品味了第一幅秋景图,请同学们依照上述方法找出其余四幅图面的景物如何体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落蕊轻扫”图:“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静”—“铺得满地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感觉”;“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秋蝉残鸣”图:静—处处蝉鸣声;悲凉—秋蝉衰弱的蝉声“雨后话凉”图:清—放晴的天空、雨后的斜桥影;静—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凉风、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秋果胜景”图:清—果实成熟的八九月;悲凉—西北风、尘沙灰土的世界插入:上文中说粉红牵牛花最次,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点拨: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突出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对景物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家拿起笔勾画。明确: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角度)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色:碧空蓝朵黄中带白青布淡绿微黄(清)冷色调。用青蓝色,暗灰色,灰白色调绘出一幅冷色的画面。声:高天的驯鸽声、扫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人声(静)处处透着寂静与落寞。味:破墙疏疏落落落寞衰弱凉风微叹清秋(悲凉)处处流露出悲凉、忧伤小结:声色味的角度能很好地表现出故都的秋的特色,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第二课时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明确: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应该说,是无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为了方便学生讨论,可在讨论前板书: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但作者对北平著名风景只是点到即止,而是选取普遍上述平常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提示:大家知道作者思想感情是具有时代性的,那么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遇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也就对作品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请大家打开导学看到写作背景部分,然后作答。明确:(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客观)⑵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主观)⑶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⑷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补充可用资料: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这种感受在当时其它人的作品中也有痕迹。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也有哀愁吗?“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作者笔下渲染的秋是冷清的,又是寂静的,我们从悲凉中读到了眼泪,从眼泪中又读到了美丽,体会到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悲凉。(板书“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作者所写的秋景是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选取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的,秋声是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请大家讨论一下。明确:颂秋。但是,由于受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影响,全文的基调却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外诗人甚至常人对秋都有深情呢?(提示:联系记叙描写中的议论的作用思考)明确: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本段从对故都的秋的记叙深化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同时创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在增添了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旨意暗合。大家会发现作者在写故都的秋景,还提到了江南的秋天,那么有哪几段提到了江南的秋天呢?明确:第二段第十三段一前一后形成了前后呼应自由朗读最后两自然段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作者在对比之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明确:这两段主要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通过对比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比喻。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句中的四个比喻,分别从味道的足与不足、质的实在与不实在、味道的浓与不浓、性情的厚重与不厚重来表现故都秋的特征,生动形象,饶有趣味。提示: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点是“味”。PPT展示: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喻体——黄酒与白干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秋色是这样的好,祖国的美景是这样的可爱,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念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本文的结构怎样?文章怎样前后呼应的?(详见导学)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中间主体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自然景物,共有五种景物,即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雨后话凉、胜日秋果;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赞颂北国之秋。最后作者再一次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并愿意拿寿命去换取北国之秋,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热爱之情。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这种追求是否意味着消极和颓废?不。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第10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仿写练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仿写:《天净沙·故都秋感》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佳果,落寞人在故都。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18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