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医养生康复学》教学大纲
《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教学大纲(供医学类及医学相关各专业)前言“治未病”是中医学一贯所倡导的,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使医学的社会作用更加广阔。传统的仅以患者为对象而医疗形式己落后于时代和人们的要求,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一个以养生保健、临床医疗、康复疗养相结合的整体型医疗形式,这是医学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不能仅仅是一个治病的医生,同时还应掌握相当多的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方面的知识,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从而真正适应新世纪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正是根据社会医学发展的趋势,根据人们日益增长的渴望健康与长寿的愿望,同时针对中医学的特点与优势而开设的。[课程目的]《中医养生康复学》是一门医学基础与临床医学相兼融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悠久的历史,理解中医养生康复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并掌握常用的中医养生康复方法,为今后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医学打下良好基础。[课程内容简介]《中医养生康复学》内容主要讲述养生康复学的理论基础、养生康复的自然疗法和中医技术、代表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教学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注意与中医基础理论、诊断技术、药物、方剂以及内、外、妇、儿各科基础知识融会贯通,互相联系,互相参照。本专业教学时数共30学时。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第一节绪论[目的要求]1、熟悉养生康复的概念以及学科的研究对象、范围。2、熟悉养生康复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以及现代研究和在世界医学中的地位。3、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和学习万法[教学内容]1、养生康复的概念、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养生康复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养生康复的现代研究和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4、《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的性质、任务及其学习方法第二节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理论[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藏象、经络和气血津液以及病因的有关理论;2、掌握顺应四时、形神合一、动静结合等整体观;3、掌握葆精养气和避邪护正的扶正观。[教学内容]1、阴阳互根互生互长2、五脏坚固脾肾为本3、经气流通血脉和调4、气血充沛津液布扬5、三因致病重在七情6、顺应四时7、形神合一8、动静适度9、葆精养气10、避邪护正第三节中医养生、康复原则[目的要求)掌握调和阴阳、形神共养、协调脏腑、疏通经络以及扶正法邪、综合调理等原则。[教学内容]1、调和阴阳阴阳并重2、形神共养养神为先3、协调脏腑重在脾肾4、疏通经络活血化瘀5、扶正祛邪扶正为本6、综合调理因病而异第四节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目的要求]1、掌握重点是自然规律中生命的概念、形成;2、熟悉生命中天年的概念及生理特征;3、掌握生命衰老的概念、原因及生理的变化。[目的要求]1、生命2、天年与健康3、衰老第二章养生康复的自然疗法第一节调节情志法[目的要求]1、了解情志与内脏活动的关系;2、熟悉情志致病的机理;3、掌握调节情志的方法。[目的要求]1、情志与内脏活动2、调节情志方法第二节传统健身运动[目的要求]熟悉传统健身运动养生的意义、类别、运用原则,学会1-2种传统健身。[教学内容]1、传统健身运动的类别2、传统健身运动的运用原则第三节饮食调养[目的要求]1、了解饮食营养的概念,并熟悉其养生作用;2、了解食物营养的种类;3、掌握饮食营养的服用原则。[教学内容]1、饮食营养的概念及其养生作用2、饮食营养的种类3、饮食营养的服用原则第四节起居调摄[目的要求]1、了解起居调摄的概念、范围;2、熟悉起居养生的作用及临床意义;3、掌握起居有常与安卧有方的基本内容;4、熟悉居处与衣着宜忌。[教学内容]1、起居调摄的概念、范围及与重要性2、起居有常安卧有方3、谨防劳伤4、居处与衣着宜忌第五节娱乐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娱乐疗法的形式;2、熟悉娱乐疗法的作用及临床意义;3、掌握娱乐疗法的适应证。[教学内容]1、音乐2、歌咏3、舞蹈4、戏剧5、琴棋书画第六节沐浴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沐浴疗法的概念、形式;2、熟悉沐浴疗法的作用和临床意义;3、掌握常见沐浴法的适应证。[教学内容]1、药浴2、泥浆浴3、沙浴第三章养生康复的中医技术第一节针灸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针灸疗法的概念、作用;2、熟悉针灸疗法的类别和临床运用;3、掌握具体操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教学内容]1、体针2、耳针3、头针4、保健灸第二节推拿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推拿疗法的概念、应用原则;2、熟悉推拿常用手法及其应用;3、掌握自我推拿手法及其运用。[教学内容]1、推拿的应用原则2、自我推拿手法及其运用第三节中药疗法[目的要求]1、了解中药疗法的概念;2、熟悉中药疗法的形式、特点;3、掌握几种常见的长寿药物。[教学内容]1、内服法2、外治法3、长寿药物第四节康复护理[目的要求]掌握康复护理的定义、作用、临床应用;掌握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教学内容]1、康复护理的定义2、康复护理的作用3、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4、康复护理与一般护理的区别第四章养生康复禁忌[目的要求]掌握康复医疗中带有共性的各种禁忌[教学内容]1、戒烟酒2、戒偏嗜3、戒过劳第五章因人养生第一节体质养生[目的要求]1、了解体质养生的概念、体质分类;2、掌握不良体质各种类型的具体养生方法;[教学内容]1、阴虚体质2、阳虚体质3、气虚体质4、血虚体质5、阳盛体质6、血瘀体质7、痰湿体质8、气郁体质第二节胎孕养生[目的要求]掌握孕妇在胎孕期间养生要点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胎教2、饮食调养3、起居宜慎4、劳逸适度5、戒房事6、审慎用药第三节少儿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少儿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2、掌握少儿期的养生要点和注意事项。[教学内容]1、早期教育2、合理膳食3、精心养护4、体格锻炼5、培养良好习惯6、中药益智第四节青少年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2、掌握青少年期的保健要点。[教学内容]1、心理素质培养2、饮食调摄3、生活习惯培养4、体育锻炼第五节中年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中年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2、掌握中年期的养生要点。[教学内容]1、静神少虑2、切勿过劳3、节制房事第六节老年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老年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2、掌握老年期的养生要点。[教学内容]1、情志调养2、合理饮食3、适宜运动4、合理用药第七节妇女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妇女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2、掌握妇女经期、孕期、产褥期、哺乳期及更年期的卫生保健。[教学内容]1、经期保健2、产褥期保健3、哺乳期保健4、更年期保健第八节脑力劳动者的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脑力劳动者的特点;2、掌握脑力劳动者的养生要点。[教学内容]1、科学用脑2、保护目力3、居处适宜4、食物补脑5、护眼药食6、健脑益智药物7、运动按摩保健第九节体力劳动者的保健[目的要求]1、了解体力劳动者的特点;2、掌握体力劳动者的养生要点。[教学内容]1、活动肢体2、平衡膳食3、合理用脑第十节残疾人群的养生[目的要求]1、了解残疾人的概念;2、掌握智力残障、精神残障的保健要点。[教学内容]1、智力残障2、精神残障第六章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目的要求]1、了解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2、熟悉其辨证论治;3、掌握中风后遗症的各种康复方法。[教学内容]1、辨证论治2、功能锻炼3、针灸疗法4、推拿疗法5、食疗6、起居护理第七章乳腺癌的康复[目的要求]1、了解乳腺癌的临床表现;2、熟悉其辨证论治;3、掌握乳腺癌的各种康复方法。[教学内容]1、调节情志和娱乐疗法2、体育疗法3、针灸、推拿疗法4、食疗5、局部外治课时分配安排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时间)学时第一章中医养生康复学理论基础一绪论二养生康复学基本理论三养生康复学原则四人类生命自然规律第二章养生康复的自然疗法410.50.5210一调节情志法二传统健身运动三饮食调养四起居调摄五娱乐疗法六沐浴疗法第三章养生康复的中医技术一针灸疗法二推拿疗法三中药疗法四康复护理第四章养生康复禁忌第五章因人养生一体质养生二胎孕养生三少儿保健四青少年保健五中年保健21231140.50.521190.5210.50.5六老年保健七妇女保健八脑力劳动者保健九体力劳动者保健十残疾人群的养生第六章中风后遗症的康复第七章乳腺癌的康复合计0.520.50.511130主要参考书目中医养生康复学.王旭东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年10月(中医系养生康复教研室)顶岗实习申请表填表日期:本人情况班级:实习单位单位名称:姓名:地址:学号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人电话:申请实习理由顶岗实习项目及内容:参加顶岗实习起始时间:年月日~年月日住宿地址及联系方式:安全责任承诺1.顶岗实习期间,我将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绝不弄虚作假;严格执行学生行为规范,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做到努力学习、踏实工作。2.在此期间,若发生任何违法乱纪行为或因个人的原因造成的事故,一切后果自负。学生本人签字:日期:家长意见家长已经知道孩子的情况,同意孩子的意见。孩子在其实习期间,我们将保持与其联系,叮嘱其注意安全,遵守法纪、校规及企业相关规章制度。要求其密切保持和学校指导教师的联系,保证通讯渠道顺畅,按期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如因自身原因导致安全事故,责任由孩子自行承担,与学校无关(注:确因距离远,家长不能亲自签字的,必须注明“已告知家长”,并由学生代签)。学生家长签字:日期:联系电话:实习单位意见(是否同意接收)单位盖章:日期:系(部)意见盖章:日期:下午13:00—17:00B.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在保证完成甲方工作任务情况下,经公司同意,可自行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3.1.2打卡制度3.1.2.1公司实行上、下班指纹录入打卡制度。全体员工都必须自觉遵守工作时间,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员工不必打卡。3.1.2.2打卡次数:一日两次,即早上上班打卡一次,下午下班打卡一次。3.1.2.3打卡时间:打卡时间为上班到岗时间和下班离岗时间;3.1.2.4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因公外出不能打卡应填写《外勤登记表》,注明外出日期、事由、外勤起止时间。因公外出需事先申请,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请,应在事毕到岗当日完成申请、审批手续,否则按旷工处理。因停电、卡钟(工卡)故障未打卡的员工,上班前、下班后要及时到部门考勤员处填写《未打卡补签申请表》,由直接主管签字证明当日的出勤状况,报部门经理、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月底由部门考勤员据此上报考勤。上述情况考勤由各部门或分公司和项目文员协助人力资源部进行管理。3.1.2.5手工考勤制度3.1.2.6手工考勤制申请:由于工作性质,员工无法正常打卡(如外围人员、出差),可由各部门提出人员名单,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备案。3.1.2.7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需由其主管部门的部门考勤员(文员)或部门指定人员进行考勤管理,并于每月26日前向人力资源部递交考勤报表。3.1.2.8参与手工考勤的员工如有请假情况发生,应遵守相关请、休假制度,如实填报相关表单。3.1.2.9外派员工在外派工作期间的考勤,需在外派公司打卡记录;如遇中途出差,持出差证明,出差期间的考勤在出差地所在公司打卡记录;3.2加班管理3.2.1定义加班是指员工在节假日或公司规定的休息日仍照常工作的情况。A.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加班应严格控制,各部门应按月工时标准,合理安排工作班次。部门经理要严格审批员工排班表,保证员工有效工时达到要求。凡是达到月工时标准的,应扣减员工本人的存休或工资;对超出月工时标准的,应说明理由,报主管副总和人力资源部审批。B.因员工月薪工资中的补贴已包括延时工作补贴,所以延时工作在4小时(不含)以下的,不再另计加班工资。因工作需要,一般员工延时工作4小时至8小时可申报加班半天,超过8小时可申报加班1天。对主管(含)以上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延时工作不计加班,因特殊情况经总经理以上领导批准的延时工作,可按以上标准计加班。3.2.2.2员工加班应提前申请,事先填写《加班申请表》,因无法确
本文标题:《中医养生康复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25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