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江南大学化工原理2006
200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考试科目:化工原理A(允许使用计算机)一、概念题(30分,每空或每选择1.5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某牛顿流体在圆直管内流动,测得在某Re数下的压降为70mmHg。如果将Re数加倍,则压降为235.5mmHg,由此判断该流体的流动形态是_________。A.层流B.过渡流C.湍流D.无法确定2.孔板流量计的孔流系数________文丘里流量计的孔流系数。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一定3.判断题:离心泵发生气缚时,不能正常工作,但泵本身一般不会损坏。()A.错误B.正确4.离心泵输送液体时,以机械能的形式向液体做功,液体的能量增加_______A.主要是动能B.主要是静压能C.动能与静压能并重D.两者的比例视具体情况而定5.颗粒越大,所形成的床层孔隙率_______。A.越大B.越小C.基本不变D.不一定6.一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不够满意,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哪一个建议较合理______。A.与另一个相同的旋风分离器并联使用B.与另一个相同的旋风分离器串联使用C.与另一个小尺寸的旋风分离器串联使用D.在现有的旋风分离器的后面串联1个由一对小尺寸的旋风分离器并列而成的分离器7.流化床的带出速度_______粒子的沉降速度。A.小于B.等于C.大于D.不一定8.在以下几种换热器中,最适合在低Re数下实现湍流的是________。A.列管式换热器B.板式换热器C.螺旋板式换热器D.套管式换热器9.在蒸汽——空气换热器中,采取_______方法提高传热速率是最合理的A.提高蒸汽流速B.提高空气流速C.将蒸汽和空气的流速都提高10.为了蒸发某种粘度随温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溶液,应采取______。A.并流加料流程B.逆流加料流程C.平流加料流程11.在一个低浓度液膜控制的逆流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液量与气量成比例同时增加,则:气体出口组成Y2将__________,液体出口组成X1将___________,回收率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不定)12.精馏分离α=2.5的二元理想混合液,已知回流比R=3,塔顶xD=0.96,测得第三层塔板(精馏段)的下降液体浓度为0.4,第二层板下降液体浓度为0.45,则第三层塔板的汽相单板效率EmV为_________。A.22.2%B.32.68%C.44.1%D.107.5%13.某二元混合物要求用精馏方法分离,规定产品浓度为xD,xW。如进料为xF1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为Rm1;进料为xF2时,则相应的最小回流比为Rm2。现xF1<xF2,则:()。A.Rm1<Rm2B.Rm1=Rm2C.Rm1=Rm2D.无法确定14.在相同填料层高度和操作条件下,分别采用拉西环、鲍尔环、阶梯环填料进行填料的流体力学性能试验,压降最小的填料是_________。15.空气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φ1,则()。A.H1>H0B.φ0>φ1C.H1<H0D.φ0<φ116.在某常压连续干燥器中采用废气循环操作,即由干燥器出来的一部分废气(t2,H2)和新鲜空气(t0,H0)相混合,混合气经预热器加热到必要的温度后再送入干燥。干燥过程中有关参数如下:混合器状态点M(tm,Hm)预热点N(t1,H1)干燥(I2=I1)点B(t2,H2)已知水分蒸发量为W,则根据对整个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可得绝干空气量L为()。A.L=W/(H2-H0)B.L=W/(Hm-H0)C.L=W/(H1-H0)D.L=W/(H2-H1)17.用纯溶剂S对A、B混合液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萃取剂用量增加时(进料量和组成均保持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18.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A.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B.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C.溶解度曲线上D.坐标线上二、(30分)用泵将20℃水从贮槽打到某一处。泵前后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泵的吸入管路总阻力和速度头之和为4m,大气压为100kPa,吸入液面与吸口间距离为4m。试求:(1)真空表的读数;(2)当水温由20℃变为70℃时。发现真空表读数突然改变,流量骤然下降。此时出了什么故障?原因何在?怎样排除?(提示:70℃时的饱和蒸汽压pv=31.16kPa,ρ水=1000kg/m3)三、(30分)在一FLB—500—65—25—4型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预热有机溶剂,蒸汽在壳程中冷凝为同温度的饱和水,溶剂走管内。已知:水蒸气的温度为120℃,冷凝潜热r=2236kJ/kg,冷凝表面传热系数为10000W/(m2·K)。溶剂的流量为45t/h,入口温度42℃,出口温度82℃,平均温度下的比热容为2.2kJ/(kg·K)。换热器由120根管子组成,管子规格为φ25mm×2.5mm,材料是钢,其热导率为45W/(m·K)。以管外表面积为基准的传热面积为65m2,壳体未保温,壳外表面积为12m2,环境温度为15℃,换热器外壳与环境的对流辐射表面传热系数αT=14.5W/(m2·K)。(1)忽略壳壁热阻,估计蒸汽的冷凝量(kg/h);(2)若两侧无污垢,试求管内溶剂的表面传热系数;(3)若将上述四管程的换热器改为二管程操作,管子总根数不变,并假定溶剂的流量、入口温度、蒸汽温度、蒸汽冷凝表面传热系数均不变,溶剂物性变化可忽略,试求溶剂的出口温度(假定二管程时管内流动为湍流)四、(30分)某厂吸收塔填料层高4m,用水吸收尾气中的有害组分。在此情况下,测得的浓度如图所示:Y1=0.02,Y2=0.004,X1=0.008,X2=0,(Y、X均为比摩尔分率,下同)。已知平衡关系为Y=1.5X,试求:(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2)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3)由于法定排放浓度Y2必须≤0.002,所以拟将填料层加高。若液气比不变,问填料层应加高多少;(4)画出加高前后,吸收操作线的示意图。五、(30分)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A、B混合液(如附图所示)。两股进料情况如下:F1=100kmol/h,xF1=0.6(摩尔分率,下同),F2=200kmol/h,xF2=0.2,均为饱和液体进料。要求分离后馏出液中组分A含量不小于0.8,釜液中组分A浓度不大于0.02,操作回流比为2。试求:(1)馏出液、釜液摩尔流量;(2)两股进料间塔段的上升蒸汽、下降液体摩尔流量;(3)两股进料间的操作线数值方程。
本文标题:江南大学化工原理200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3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