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成性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影响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氛围,甚至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智慧应对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一般特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在一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中,随机出现的教师预期之外的超出预设方案的影响课堂氛围、师生思路及行为的即时信息。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自主性不断增强,课堂变得更加自主、更加开放,生成的问题也更加多样化、复杂化。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各类生成性问题。这些生成性问题一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成性。例如,师生、生生之间在课堂对话中因思维融合、思想碰撞、合作探究、成果展示、总结反思而即时生成的新情境、新发现、新思维、新方法、新疑问,这些问题的生成是即兴的,是随机的,是来自课堂自身的。二是动态性。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会随着教师应对方法的不同而发展,有的可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从而使生成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动态性。三是多样性。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存在和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地理问题、教学进程中的一次突然冷场、一次干扰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等都是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四是隐蔽性。课堂中大量的生成性问题不是显性的,而是隐蔽的,有些甚至是稍纵即逝的,例如学生心中的一个疑问、教师一句影响学生思维判断取向的口误等。二、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现状课堂中许多生成性问题对教学活动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成性问题,将其变成新的教学资源,转化成课堂教学的新亮点,会使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对师生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价值。然而,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大量蕴涵教育契机的生成性问题,许多教师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原本鲜活的课堂并没有因此而灵动起来,预设与生成并没有达到和谐与融合。就目前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1.教师过于强调预设,对生成问题置之不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是知识、生活与生命共鸣的乐园。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仍然固执于“表演教案剧”,忽视了课堂的民主性、开放性和生态化特征。有的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方案时,往往是按照知识目标和个人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预设,甚至课堂中每个教学环节或每个知识要点讲授的时间或回答问题的学生代表等都事先进行了安排,课堂教学完全按照教师的意志来展开和推进。这样的课堂,无疑会使蕴涵生机和变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变成机械执行教案的过程,造成了教学活动的僵化和刻板,从而使学生生态主体居于被动、压抑的状态,抑制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这种预设看似周密严谨,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信息资源。有时,即使在课堂中出现具有潜在价值的生成点和生成内容,如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范围,许多教师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熟视无睹,以至于经常使课堂僵硬、枯燥和程式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使教学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体现。2.教师过于关注生成,使教学目标偏离方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也不是脱离教学目标、随意生成的。任何课堂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设计都应该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教学进程中无论有什么样的生成,教学目标都不能丢,教学的主旨都不能偏。然而,有的教师机械地理解生成的含义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教师对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不加判断,一旦发现有生成问题,就紧抓不放,一味地跟着学生跑,缺乏科学的有机调控和价值引导,导致课堂思维散漫、失却中心而陷入无序状态,致使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教学成了没有方向的航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也尊重了学生,但缺乏目标意识,甚至影响了基本教学任务的完成。3.教师缺乏基本素养,让生成资源悄然流失可以说,每一节课都会或多或少有生成性问题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事实上,一方面,一些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重要性的正确认识,缺乏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判断能力,使许多能够促进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课堂的生命活力得不到应有的彰显;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也意识到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价值意义,却因缺乏对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探索研究和应对能力,不知道如何甄别、取舍、利用这些生成资源,不知道与头脑中固有的课程资源建立联系,致使身边这些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悄然流失,无法将有潜在教育教学价值的生成内容转换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三、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1.课前充分预设,关注生成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难以全部预知的,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社会阅历、心理特点、听课状态以及课堂具体教学内容等,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时,对课堂中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使教学尽可能在预设之内生成。例如,教师在备课时,要能设想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内容时可能会产生什么疑问、提出怎样的问题,并要事先做好应答这些疑问或问题的多种准备;又如,教师上试卷讲评课时,事先要对试卷中学生的典型错题多备几种解题方法,讲评当中发现学生接受有困难时,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其他方法来应对。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才能真正顺学而导,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与学生对话,才能收获诸多生成的精彩。只有这样,在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才不至于手足无措。当然,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变化,应该进行弹性预设。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主干内容、过程与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教师在进行课前预设时,要研究学生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需求,对学生能力和个性特点进行充分了解,进行弹性化的设计。预设目标可以在生成中随机升降,教学重点可以在生成中合理调整,探究主题可以在生成中适时替换,教学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2.课中智慧处理,应对生成丰富繁杂的生成性问题普遍存在于常态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符合课程内容,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重点、难点内容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向教师质疑。再如,教师分析了某个问题后,学生顺势进行深度追问。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有的不符合课程内容,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干扰或阻碍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对生成性问题的价值进行准确判断。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顺水推舟、因势利导法,巧妙引导,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往更广或更深处进行积极的探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这样既能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又能让师生在交流互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对于课堂中出现的不符合课程内容的生成性问题,如果对课堂整体没有太大影响的,如学生偶尔做一个小动作、偶尔一次窃窃私语,教师不必刻意去制止,最好采用轻描淡写应对法,如用轻柔的语言进行提醒或用眼神、肢体语言示意学生停止不当行为。3.课后勤于反思,优化生成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态度和眼光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以提高自己应对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能力。善于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增强处理教材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生成性问题发挥其最大的教育教学价值,还能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质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一节课下来,教师要静心沉思,对课堂教学全过程进行及时回顾,并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或问题作深度剖析与深刻反思。教师课后除了一般性反思,还要针对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反思,例如,课堂中生成性问题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的?自己应对这些生成性问题的措施是否恰当?这些生成性问题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课前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预想存在哪些偏差?……通过及时反思,教师能发现自己思想上和行为上的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应对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总之,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巧妙地应对这些问题,不仅能促进课堂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满足学生的探究愿望,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而且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实现专业化成长,有助于深化教学过程的本质认识,更有效地管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标题:课堂教学中生成性问题的应对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47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