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21.古诗三首PPT
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韶关市浈江区工程处小学谢登洪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学习古诗方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主要用来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边塞诗是唐代的诗歌流派之一,王昌龄的诗有很多是反映边塞生活的,这首是他的代表作。边塞诗的代表诗人有高适、王之涣、王昌龄等。•出塞:塞,边塞。出塞,就是到边防线去守卫边疆。王昌龄简介: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作太原(今属山西)人。唐代诗人,开元进士。他在当世就以诗著名,被称为“诗家夫子”。其诗尤以七绝见长,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其中《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特别有名。他和李白的七言绝句是这一诗歌体裁的最高水平。王昌龄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②“诗家天子”③“七绝圣手4.有《王昌龄集》。王昌龄①唐朝著名边塞诗人②“诗家天子”③“七绝圣手”4.有《王昌龄集》。按节奏朗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注意:每斜线处为一小节,朗读时要有停顿。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未还:没有回家关:边关但使:只要,要是不教:不让胡马:外族入侵的骑兵飞将:西汉名将李广。英勇善战,百发百中,威震边疆,被誉为“飞将军”。汉:汉朝秦:秦朝度:越过重点词语•秦时明月汉时关,用了“互文见义”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离家万里外出征战的将士还没能回来但使龙城飞将在,只有像李广那样的良将戍守边关不教胡马度阴山。就不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南下入侵了。“秦时明月汉时关”描写了怎样的景象?•静静的月夜,守卫边关的战士们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孤寂凄清,举头望见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万里长征人未还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象:久未回家的边关战士,面对明月会想些什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战士对战争的怨恨,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和平的期待。)这两行诗句反映了作者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能回家的无比哀叹和同情。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指李广。李广,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做过骑郎将,骁骑都尉、未央卫尉、郡太守,抗击匈奴杀敌英勇,使敌人闻风丧胆,李广镇守边关,使匈奴多年不敢侵犯,故被称为“飞将军”。•诗人借这个故事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作者借李广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工程处小学谢登洪S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时学习古诗方法一、知诗人,解诗题。二、抓字眼,明诗意。三、想意境,悟诗情。复习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对朝廷的不思北进非常痛心,就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写了这首诗解题:题临安邸题:书写。这里指书写在墙壁上的诗文。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杭州。邸:旅店、客栈。书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简介诗人:林升,字梦屏,大约生活在南宋(1106-1170年),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理解诗意: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山外青山”:青山之外还有青山。形容山很多。“楼外楼”:楼阁之外还有楼阁。形容楼阁很多。西湖:在浙江省杭州,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休:停止、罢休。繁华的临安四周,有重重叠叠的青山,还有那数不清的高楼。在那美丽的西湖边上,日日夜夜歌舞声不绝于耳,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个尽头?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风: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熏:气、味吹拂,使人陶醉。游人:即指一般的游客,本诗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直:简直。汴州:即汴京,北宋首都。暖洋洋的春风,吹得人晕头转向。那些达官贵人们,整天整夜在歌舞之中沉醉。他们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早已把杭州当做了故都汴州了。繁华的临安四周,有重重叠叠的青山,还有那数不清的高楼。在那美丽的西湖边上,日日夜夜歌舞声不绝于耳,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个尽头?暖洋洋的春风,吹得人晕头转向。那些达官贵人们,整天整夜在歌舞之中沉醉。他们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早已把杭州当做了故都汴州了。主题理解:这首诗是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贪图享乐,完全忘记失去的故土。反映了诗人的不满,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北宋1127年,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人,大举南侵,攻陷了北宋的国都汴京,先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一齐被俘虏到北方,从此北宋灭亡。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重建了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兵屈膝投降,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儿时的陆游备受流离的痛苦,而且目睹了金兵强盗为非作歹,滥杀无辜,他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早在二十岁时就立下了报国壮志,由于他积极主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86岁的他临终时仍不忘祖国的统一、领士的完整。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思考:1、诗人的遗憾是什么?2、诗人的遗愿是什么?元知:本来就知道。元,同“原”,本来。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但:只。九州同:指全中国统一。同,统一。九州,中国的代称。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祭祀祖宗。无忘:不要忘记。无,通“勿”,不要。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乃,你的,你们的。翁,父亲。翻译“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统一而感到悲伤。“王师北定中原日”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思考: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什么?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病危将死的时候,还是念念不忘被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情感拓展《示儿》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dǐ)(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再见MakePresentationmuchmore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
本文标题:21.古诗三首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0996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