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关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及建议
016-1关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及建议王德刚摘要武术能否成为奥运会项目,以何种形式进入奥运赛项,对我国在国际奥林匹克中的地位、奥运成绩、以及现代武术事业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武术、奥林匹克、中西文化差异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找出相互间差异和共同点,提出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成为比赛项目的可行性及相关建议。关键词武术奥林匹克奥运会国际化趋势准奥运武术项目0前言武术,以它独特的运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伴随着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而发展。从古代的生产劳动到血肉横飞的战场,从大众的娱乐健身到舞台戏剧,到处都能找到武术的身影。几经沉浮的武术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以套路、散手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讲究攻防兼备,寓防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一体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正受到各国人民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共同享受这一古老东方文化的成果。武术正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这有利于与国际体育进行交流。武术的发展已不仅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体育战略目标的需要。当今规模空前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直接体现各国体育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国际大舞台。中国体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亚洲是体育霸主,在奥运金牌榜上由第二集团的领头羊越升为第一集团,在国际奥委会高级领导中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但这一切对于若大的中国来说仍是不相称的,所以武术进入奥运会,不仅为多拿几块金牌,更主要的是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也是武术国际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由此,我们有必要为武术进入奥运会献计献策,让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寻找武术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途径。1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1.1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之比较第四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套路设金牌14枚,散手11枚。按奥运项目来分属于夏季大项目。《奥林匹克宪章》第五章中规定:国际奥委会制定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只有奥林匹克运动项目才被列入。奥林匹克运动大项目要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标准:016-2只有在至少75个国家和4大洲的男子中以及至少在40个国家和4大洲的女子中广泛开展的运动项目,才可列入奥林匹克夏季运动会比赛项目;运动大项目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比赛项目,至少在有关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召开前7年确定,确定后不允许任何变动。国际武术联合会目前会员国已经超过75个,而且分布在5大洲。尽管如此,国际奥委会一些上层领导对武术反应冷淡,给武术进入奥运带来不小的困难。让我们通过武术与奥林匹克比较找一下原因。奥林匹克是西方文化产物,其项目以西方体育项目为主。运动员通过超人的力量取得成绩,而成绩是以科学量化的标准来检验,并有相应的物理量化仪器和明文规定。而武术更多以见性和悟性去评价比赛成绩。在国际比赛里,外国选手与中国选手的成绩有差距。原因并非失误和技术水平,而是在动作里的“武术意识”韵味的表现拉开的距离。中国选手因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动作“武术意识”较明显。所谓的文化传统,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沉积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武术理论较多受中国哲学影响,武术制敌防身法较多受中国兵学影响,武术健身法较多受中医和养生术的影响。由此可见,武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成为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之一。1.2武术的发展和文化背景中国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为了生存,用拳打、脚踢、躲闪或用武器劈、砍、刺等动作与自然搏斗。到了后期出现部落战争需要,人们不断从中总结,把比较成功的动作以固定形势演练,使格斗术有了质的提高,武术开始萌芽。到了奴隶社会,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哲学空前发展。武术当时受影响最深,最有影响的是儒,道两家学派,儒家首当其冲。儒家的“在家为孝,入国为忠”,强调这一标准的秩序规范,但在现实社会中必须以武力去维护。“有文事者,必有武备”,“不教民战,是为弃之”,“善人教民七年,学可以即戎矣”。于是各国无不武备,民间普遍习武。孔子所说的武是兵事中的技击技巧,属形体动态性的“外功”。儒家又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天体运行,健动不止,生生不息,人的活动就是效天,故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动作讲究形态变动,筋肉发达,动作敏捷力量迅猛得以战胜敌手。“道家”主张崇拜宇宙本体自然规律,万事要“依乎天理”,“顺通”(自然规律)而回归自然。搬进武术里讲究内部脏器的协调,保髓养气追求内力的充沛持久(内功),有明显的养生作用。当时的五行说,八卦说,为以后的武术提供了哲学基础,后来的形意拳,八卦拳就附会了这两学说。“儒动”“道静”相互交聚渗透,使武术有了形体和神气相济的萌芽,汉代刘文安进一步提出了形、神、气一体“一位失规三者伤也”的理论。佛教进入中国后与玄学完全融合,又与儒、道两家调和后本土化。佛家对动态、静态武术兼而有016-3之,更注重“内外兼修”,神与形,气与力,动与静,虚与实,内与外成为一体,成文理论不少,如西晋的《通典·兵典》,隋代《马塑谱》,唐代《射经》,明代最多,有《拳经》,《记效新书》,《手臂录》,《武备志》,《江南经略》等一批高质量的著作。清代武术开始以整体研究人体动作的内在联系及运动规律的武术理论,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指人和自然统一,人的行为要与自然规律相协调。在武术里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到极限。从心里到生理能随着事态、对手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上乘武学是自身与外界合为一,不通过大脑支配,随感而行,随感而发”。内家拳其根本是“以柔克刚”,“以小力胜大力”,“以弱胜强”。讲的是潜力极限发挥,以巧取胜。“易”曰:“意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二遂通天下之敌。”感觉在武术的意志之中最突出。而人相搏,因感而发。可见哲学的影响形成了中国武术的特点理论和形态动作。就是今天的散手战术思想,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1.3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历史文化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希腊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处,而且三面环海,交通便捷,有利于与外界进行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也培养出古希腊人思变好动、开放、勇于竞争冒险的性格,所以他们有运动嗜好。奴隶主出于战争培养武士,渐渐把军事训练演变成为竞技比赛,为奥运会打下基础;对战争厌恶、渴望和平促进奥运会产生,崇拜神的祭奠有了奥运会。古代奥运会实际上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古希腊崇拜的神与人同形同性,神是肌体和灵魂的完美结合,所以认为,有了健美的身体,就会有完美的灵魂,以至于在运动比赛时“裸体竞技”显示神的忠诚或自我表现。他们追求的是隆起的肌肉,超人的力量和单纯、洒脱的动作,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生存。古代奥运会组织形式虽有宗教哲学色彩,但体育项目却没有哲学指导可言,当中的拳击和混斗,更多的只是一种野蛮的运动。后来由于战火和自然灾害的毁灭,奥林匹克的精神和物质遭受破坏。那长达一千一百多年黑暗的中世纪,受基督教提出的“原罪说”、“禁罪主义”思想的影响,古代奥林匹克从此销声匿迹。近代,资产阶级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打着复兴“古希腊文化”的口号,实际为自己的发展扫清思想障碍的思想运动。古代奥运会遗址的发掘唤起了人们对奥运会的向往;战争的需要再一次为奥运会打下基础;资本主义的经济模式,促使体育呈现国际化的趋势;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法国教育家顾拜旦,试图以奥林匹克精神改造世界青年,促进了奥运会的诞生,他强调“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加”,“更快、更高、更强”的指导思想,但在西方土壤生长出来的奥运会实现这些纯洁的思想是不尽人意的。“H·艾赫伯格就曾指出‘……现代奥林匹克,就其本质而言是西方中心主义运动……,奥林匹克运动绝不是一个普通性的运动,它是近两百年来的欧洲社会或西方资本主义事业的衍生物,奥林匹克代表的现代体育形态是西方工业化资本主义的衍生物,由于对它过分的宣传,又由于高水平竞赛场面层出不穷,由此引发出各种问题。”多以说现在的竞技运动,016-4缺少了一个哲学理论基础。当然,我们看任何一个问题不能走极端,奥林匹克运动也有许多积极因素。首先它具有教育功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活泼好动,好模仿,奥运会俊杰辈出,都会被他们羡慕和崇拜。不畏艰难挫折的顽强拚搏精神,将是其学习的重点,增强青少年的拚搏竞争意识。奥林匹克更强调人的和谐发展,不仅有强健的体魄,而且道德高尚,内心充实知识丰富。武术也讲究“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尚武重德”。由于受到哲学伦理的影响,武德成为武术的重要内容,武术更强调以理服人。可见武术同奥林匹克运动同有教育功能,更能表现健、力、美和精神高度完美统一以及人性的伟大。1.4武术的国际化趋势武术要让奥运会接受,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氛围,让全世界都知道武术,了解武术,让世界人都热爱武术,参与武术,在七八十年代通过银幕的形式向世人展现,“武术热”由此而升温,不少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武术,我国每年都派出武术教师外出教学,成为发展国外武术教学的中坚力量,但语言交流不便却成为一个困难。国内体育院校的武术专业,招收了不少的留学生,他们回去后语言交流方便,有利于武术的推广和提高,而且还有外国人研究武术理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国体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武术的社会价值,经过不断努力武术已经向国际化发展,到现在已有相当规模,八十年代举办的比赛有南京国际武术表演赛,武汉国际太极拳邀请赛,国际武术邀请赛,中国国际武术节,九十年代武术列为亚运会项目,还有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世界武术锦标赛,北京国际太极拳邀请赛,还有各地区的武术节也蓬勃兴起,促进了国外武术交流,带动了国际武术水平的提高。在近来的武术比赛中,中外选手水平接近,国外武术裁判的出现,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然而这比起奥运会项目特别是热门项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在现有基础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武术,接受武术。只有这样,武术才能走向国际化。2结论与建议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困难,但我们也应看到希望,武术和奥林匹克项目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希望大于困难,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可行的,是历史的必然。面对这一新的进程,有三个问题值得率先提上日程。2.1应该为准备推入奥运会的武术项目正名自提出“要积极稳步的把武术推向世界”、“把武术推入奥运会”的口号以来,围绕武术能不能进入奥运会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把当今武术套路锦标赛内容批评为偏离传统的“舞”,把散手擂台赛批评为偏离传统的拳击加腿加摔等也不绝于耳。但是这些批评也并非毫无道理。016-5“把武术推入奥运会”这一提法本身就不够妥当。且不说,以西方文化特色为代表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否接纳以东方文化特色为内涵的武术运动,单说已感项目过多不堪重负的奥运赛会,能否容下内容庞杂的武术项目群就是一个问题。所以,必须明确不是要把武术整体推入奥运会,而仅仅是要推入武术的几个项目。既然如此,那么,要推何项进入奥运会,就直呼其名是最为合适的。这样称呼可以避免张冠李戴、或是以点带面和以局部充整体的情况。如象日本人,只把武道中的一项“柔术”通过改革并另名为“柔道”推入奥运会。而后,又相继努力将空手道、相扑等依次推入国际奥委会。从未提要把包罗各派的“武道”,全部推向奥运会。此外,韩国也仅是将其1945后才在花郎道的基础上创编成形的跆拳道推入奥运会,而没有将其本土的各流派花郎道和作为格斗项目总称的“武艺”推入奥运会。显然,我们如果以武术为名在奥运会设项,既不可能展示武术的整体面貌,又把武术这一庞大的项目群降低到单个项目的地位。在对准备推入奥运会的武术项目尚无恰当命名之前,不妨先称之为“准奥运武术项目”。一旦这些项目或者其中几项获准进入奥运会赛项,则可仿“现代五项”、“铁人三项”等的命名方式,称之为“武术X项”。这样命名可以说明“准奥运运项目”只是传统武术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分支,它并不代表武术整体。也可以说明它的产生是为了适应奥运会的需要,它的发展也是奥运会的范畴内的发展。这样正名的积极意义,还在于“准奥运武术项目”可以丢开传统武术的一切束缚,放开手脚的去发展那些有助于奥运模式下成长壮大的因素。而为数众多的传统武术流派和
本文标题:关于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可行性及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0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