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4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教学案
1专题四功、功率与动能定理【2013考纲解读】功、能、能量守恒是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命题的重点、热点和焦点,也是广大考生普遍感到棘手的难点之一.能量守恒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始终,是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主线.它不仅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为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守恒思想是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是物理学研究的极高境界,是开启物理学大门的金钥匙,同样也是对考生进行方法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因此,功、能、能量守恒可谓高考物理的重中之重,常作为压轴题出现在物理试卷中.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功、能、能量守恒考查的特点是:①灵活性强,难度较大,能力要求高,内容极丰富,多次出现综合计算;②题型全,不论是从内容上看还是从方法上看都极易满足理科综合试题的要求,经常与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电磁学和近代物理知识综合运用,在高考中所占份量相当大.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我们认为:2013年对功、能、能量守恒的考查重点仍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从能量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知识网络构建】【重点知识整合】2一、求功的方法比较1.恒力做功的求法(1)应用公式W=Fscosα其中α是F、s间的夹角.(2)用动能定理(从做功的效果)求功:2122kk1122WEEmvmv=-=-此公式可以求恒力做功也可以求变力做功.特别提醒:(1)应用动能定理求的功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功,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功.(2)合外力的功也可用W合=F合scosα或W合=F1s1cosα+F2s2cosα+…求解.2.变力做功的求法名称适用条件求法平均值法变力F是位移s的线性函数W=Fscosα图象法已知力F与位移s的F-s图象图象下方的面积表示力做的功功率法已知力F做功的功率恒定W=Pt转换法力的大小不变,方向改变,如阻力做功,通过滑轮连接将拉力对物体做功转换为力对绳子做功,阻力做功W=-Ff·s功能法一般变力、曲线运动、直线运动W合=ΔEk或W其他=ΔE特别提醒:(1)摩擦力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2)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静摩擦力起着传递机械能的作用,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其值为负值,W=-Ff·s相对,且Ff·s相对=ΔE损=Q内能.二、两种功率表达式的比较1.功率的定义式:P=Wt,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2.功率的计算式:P=Fvcos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取瞬时值,对应的P为F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2)当v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为F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特别提醒:公式P=Fvcosθ在高中阶段常用于机车类问题的处理,此时P指发动机的输出功率,F为牵引力,Ff为阻力,则任一时刻都满足P=F·v,机车任一状态的加速度a3=F-Ffm,当机车匀速运动时,F=Ff,P=F·v=Ff·v.三、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对公式的理解(1)计算式为标量式,没有方向性,动能的变化为末动能减去初动能.(2)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整体.(3)公式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的优越性(1)适用范围广:应用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单一过程,多过程,恒力做功,变力做功.(2)应用便捷:公式不涉及物体运动过程的细节,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问题,应用时比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方程方便,而且能解决牛顿运动定律不能解决的变力问题和曲线运动问题.【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在高中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涉及功的计算问题,要掌握以下三点:1.判断力是否做功的方法:恒力作用时用力和位移的夹角判断,变力作用时一般用力和速度的夹角判断.2.做功的求法:恒力做功应用W=Fscosθ,变力做功优先考虑动能定理或将变力转化为恒力.3.整体法求功:涉及连接体的问题,若不涉及内力做功,一般优先考虑整体法.例1、如图5-1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直角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0,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为2.0kg和1.0kg的小球A和B,A、B间用细绳相连,初始位置OA=1.5m,OB=2.0m,g取10m/s2,则4图5-1(1)若用水平拉力F1沿水平杆向右缓慢拉A,使之移动0.5m,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F1做功多少?(2)若小球A、B都有一定的初速度,A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使B由初始位置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0.5m,此过程中拉力F2做功多少?考点二功率的计算公式P=F·vcosθ的应用在解题过程中的几种情况:1.计算某一力的瞬时功率,若力F与速度v之间有夹角θ,则P=Fvcosθ,体现分解F或v的思想;若F与v共线同方向,则P=F·v.2.计算机车启动类问题时,牛顿第二定律Pv-f=ma和匀速状态时P额=f·vm两公式的联合应用.3.对恒定功率问题,也可用动能定理的形式Pt-f·s=12mvt2-12mv2.例2、如图5-3所示,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置于水平面.t=0时,电动机通过水平细绳以恒力F拉木板B,使它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aB=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A的质量mA和B的质量mB均为2.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05,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5图5-3(1)物体A刚运动时的加速度aA;(2)t=1.0s时,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3)若t=1.0s时,将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立即调整为P′=5W,并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这一功率不变,t=3.8s时物体A的速度为1.2m/s.则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木板B的位移为多少?F-μ1mAg-μ2(mA+mB)g=mBaB④(6分)电动机输出功率P1=Fv1⑤(7分)由③④⑤并代入数据解得P1=7W.⑥(9分)(3)电动机的输出功率调整为5W时,设细绳对木板B的拉力为F′,则P′=F′v1⑦(10分)代入数据解得F′=5N⑧(11分)木板B受力满足F′-μ1mAg-μ2(mA+mB)g=0⑨(13分)所以木板B将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物体A则继续在B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A、B速度相等.设这一过程时间为t′,有v1=aA(t+t′)⑩(14分)这段时间内B的位移s1=v1t′⑪(15分)A、B速度相同后,由于F′>μ2(mA+mB)g且电动机输出功率恒定,A、B将一起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6P′(t2-t′-t1)-μ2(mA+mB)gs2=12(mA+mB)2Av-12(mA+mB)21v⑫(17分)联立②③⑩⑪⑫并代入数据解得木板B在t=1.0s到t=3.8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s=s1+s2=3.03m(或取s=3.0m).(20分)【答案】(1)0.5m/s2(2)7W(3)3.03m(或3.0m)考点三动能定理的应用动能定理是力学的基本规律,在应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对象一般是单个物体,分析的过程可以是单一过程,也可以是几个过程组成的复杂过程,物体的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也可以是曲线运动.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包括重力),各力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并分别求出各力做功的代数和,但要注意求功时,位移必须是相对地面的.3.确定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4.利用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要注意方程的左边是功,右边是动能的变化量.例3、如图5-5甲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实物图片,图乙是过山车的模型图.在模型图中,半径分别为R1=2.0m和R2=8.0m的两个光滑圆形轨道,固定在倾角为α=37°的倾斜直轨道平面上的Q、Z两点,且两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B均与P点平齐,圆形轨道与斜直轨道之间圆滑连接.现使小车(视作质点)从P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直轨道向下运动.已知斜直轨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24,g=10m/s2,sin37°=0.6,cos37°=0.8.求:(1)若小车恰好能通过第一个圆形轨道的最高点A处,则其在P点的初速度应为多大?(2)若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10m/s,则小车能否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7【解析】(1)设小车经过A点时的临界速度为v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1mvmgR=设Q点与P点高度差为h1,PQ间距离为L1,则L1=R1+cosαsinα设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v01,从P点到A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α)L1=12小车能安全通过两个圆形轨道的临界条件,是在B点速度为v2时,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小车满足mg=mv22R2设小车在P点的初速度为v02,从P点到B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μmgcosαL2=12mv22-12mv202解得:v02=46m/s因为46m/s<10m/s,故能安全通过两圆形轨道.【答案】(1)26m/s(2)能【难点探究】难点一变力做功问题1.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力对位移的平均值再由恒力做功的公式W=Fxcosα求功,如弹簧弹力做的功.2.大小不变、方向变化的力做的功(如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往复运动8中做的功):W=Fs,s为运动质点通过的路程.3.与势能对应的力(如重力、弹簧的弹力、电场力)做的功等于运动质点相应势能的减少量.4.作出变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象,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变力做的功.如图所示,图线下方的对应面积等于变力做的功.5.当变力的功率一定时(如机车以恒定功率运行),变力做的功W=Pt;当变力的功率变化时,可利用平均功率求功,W=6.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的功,或用功能关系W=ΔE求变力做的功,即用能量的增量等效变换变力所做的功,如求重力、弹簧弹力做的功.例1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运动,在0~6s内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与拉力的功率—时间图象如图2-5-2所示,取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2-5-2A.拉力F的大小为4N,且保持不变B.物体的质量为2kgC.0~6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24JD.0~6s内拉力做的功为156J【答案】BD【解析】由图象可知,t=2s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2=f,由速度为6m/s,P29=F2v,故f=F2=Pv=4N.由速度图象知,物体在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ΔvΔt=3m/s2,由于t=2s时,v=6m/s,P1=60W,此时拉力F1=P1v=10N,在0~2s内,由牛顿第二定律F1-f=ma,可得m=2kg,选项A错误、B正确.由速度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的位移x1=6m,在后4s内的位移为x2=24m,6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Wf=f(x1+x2)=120J,6s内拉力做的功为W=F1x1+F2x2=156J,选项C错误、D正确.【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运动图象、功率图象、牛顿第二定律、功率及变力做功等相关知识.对分段图象问题,要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对各段分别进行研究,并找出联系相邻两段的物理量.对函数图象问题,还特别要注意函数方程和函数图象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难点二功率的计算问题1.平均功率:P-=Wt,P-=Fv-cosα(v-是平均速度).2.瞬时功率:P=Fvcosα(v是瞬时速度,α是力F与瞬时速度之间的夹角).重力的瞬时功率PG=mgvcosα=mgvy,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和物体在该时刻的竖直分速度的乘积.注意:功和功率的概念易与v-t图象、F-t图象等函数图象一起综合考查,一般可通过v-t图象求得位移,通过F-t图象读出力,然后利用W=Fxcosα、P=Fvcosα等公式求解.例2、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
本文标题: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04 功、功率与动能定理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08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