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展望
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展望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温彬主要内容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及未来展望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焦点问题当前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五大风险及其策略一、全球流动性过剩和全球经济增长涵义流动性(Liquidity)货币的流动性,在经济学中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因现金不用转换为其他资产即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故现金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而在宏观经济层面,人们常将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流动性最强的M0(流通中的现金)、高流动性的M1(狭义货币)、流动性稍差的M2和M3(广义货币)等,甚至包括最广义货币M4。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货币流动性过剩,简而言之,就是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银行机构资金来源充沛,居民储蓄增加迅速。流动性过剩,往往在宏观经济上表现为货币增长率超过GDP增长率;而就银行系统而言,则反映为存款增速大大快于贷款增速。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流动性陷阱”,最早缘于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讨论货币需求的灵活偏好动机时提及的概念,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随着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至一定水平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无限大,在这一水平上,无论再怎样增加货币供应量,都会被巨大的灵活偏好带来的货币需求所吞灭,利率无法再进一步降低,对投资和消费需求也不产生刺激作用,导致产出水平不能增加。度量M2/GDP(经济货币化指数)GDP/M2(货币流通速度)存贷差存贷比M1/M2(货币流动性比率)M2-GDP-CPIM1/GDP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欧、日三大经济体M1占GDP比重(%)数据来源:摩根斯坦利USEMUJapan1981-9037.6—26.51991-9740.624.129.5200256.332.665.5200357.735.170.5200456.037.172.3200553.942.075.1M2/GDP2000年以来全球货币供应量M2与GDP的增长率数据来源:IMF,2006年为预测数据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E货币增长率GDP增长率1980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和欧元区名义长期利率变动趋势图1980年以来美国、日本、德国和欧元区实际长期利率变动趋势图传导过程低利率——美国房地产启动——日本套利资金流向全球(据IMF估计,当前,“日元套利交易”总规模约为1700亿美元,约占世界对冲基金资金总额的10%。同时,截至2006年底,日本个人金融资产中还有约4000亿美元也投入外国市场。两者合计近6000亿美元。)地产价格上升,资本品和消费品需求增加,商品价格上升企业盈利大幅增加股市上涨美、英、澳洲、日本房价指数商品研究局指数(CRB指数)路透/Jefferies/商品研究局(CRB)指数是全球商品价格的综合领先指标,涵盖以下19种期货合约:–能源类:原油、取暖油、汽油、天然气–金属类:黄金、白银、铜、铝、镍–农产品:大豆、小麦、玉米、棉花、糖、冰冻浓缩橙汁、可可、咖啡、活牛、瘦肉猪1861年以来原油价格2000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3个月原油期货价格油价变动与通货膨胀美国通货膨胀率与石油价格变动率-15-10-50510152025年份19211929193719451953196119691977198519932001年份美国通货膨胀率(%)-100-50050100150200250300石油价格变动率(%)美国通货膨胀率石油价格变动率油价、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石油价格、通货膨胀率和GDP变动关系-100-5005010015020025030019141917192019231926192919321935193819411944194719501953195619591962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199820012004-15-10-50510152025石油价格变动率(%)美国通货膨胀率(%)美国GDP增长率(%)伦敦商品交易所期铜价格1984年以来黄金价格走势纽约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价格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度提高经营指标20012002200320042005营业收入(亿美元)140100137290148730167980189300营业收入增长率(%)-0.4%-2.0%8.0%13.0%12.7%净利润(亿美元)306013307310930012100净利润增长率(%)-51.4%-56.0%448.0%27.0%30.3%2006年美国企业盈利创历史新高1992年以来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走势World,MSCI,AllCountriesUSDIndex,PriceReturn,Close,USDSource:ReutersEcoWin9293949596979899000102030405060708Index100150200250300350400450“金砖四国”指数DailyQ.SSEC[Line][Professional]929496982000020406PriceCNY40080012001600Q.SSEC,Close(LastTrade),Line2006-11-31,866.362DailyQ.BVSP[Line][Professional]93949596979899200001020304050607PriceBRL1000020000300000Q.BVSP,Close(LastTrade),Line2006-11-139,930.05DailyQ.IRTS[Line][Professional]96979899200001020304050607PriceUSD30060090012000Q.IRTS,Close(LastTrade),Line2006-11-31,630.990DailyQ.BSESN[Line][Professional]90929496982000020406PriceINR200040006000800010000Q.BSESN,Close(LastTrade),Line2006-11-313,063.22俄罗斯:1000%巴西:250%中国:100%印度:300%2006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一览表国家/地区股票指数名称2000年前后最高点2000年以来最低点2006年末较2005年末上涨幅度行业特征中国上海综合指数2001年6月13日2242.42点2005年8月1日1088.95点2675.47点130.43%蓝筹权重股俄罗斯基准RTS股票指数2000年8月29日245.49点2001年1月3日131.02点1921.92点70.75%-创印尼JKSE指数2000年1月17日703.48点2002年10月14日337.48点1805.52点55.29%矿产类股历印度孟买Sensex指数2000年2月11日5933.56点2001年9月21日2600.12点13786.91点46.70%-史菲律宾综合股价指数1999年7月5日2621.67点2001年10月24日979.34点2982.54点42.29%银行股最香港恒生指数2000年3月28日18301.69点2003年4月25日8409.01点19964.72点34.20%银行股、红筹股高巴西BVSP股票指数2000年3月27日18951.48点2002年10月16日8370.88点44473.71点32.93%石油、银行、电信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2000年1月3日2582.94点2003年3月10日1213.82点2985.83点27.20%银行股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2002年3月7日3497.60点2003年3月13日2700.40点5669.90点19.03%矿业类股、银行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2000年1月14日11722.98点2002年10月9日7286.27点12463.15点16.29%消费产品企业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000年1月4日1059.04点2001年9月17日468.76点1434.46点3.99%-创德国DAX指数2000年3月7日8064.97点2003年3月12日2202.96点6596.92点21.98%-近法国CAC-40指数2000年9月4日6922.33点2003年3月12日2403.04点5541.76点17.53%电信和石油年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2000年3月24日1527.46点2002年10月9日776.76点1418.30点13.62%原材料和景气循环类消费者商品和服务企业新英国英股富时100指数1999年12月30日6930.2点2003年3月12日3287.04点6220.8点10.71%矿产、石油和银行类股高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2000年3月10日5048.62点2002年10月9日1114.11点2415.29点9.52%-日本日经225指数2000年4月12日20833.21点2003年4月28日7607.88点17225.83点6.92%-2007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股票市场一览表国家/地区股票指数名称2007年11月6日较2006年上涨幅度中国上海综合指数5601.78109.38%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043.1952.06%印尼JKSE指数2696.449.34%香港恒生指数29708.9348.81%巴西BVSP指数64503.4345.04%印度孟买SENSEX指数19449.3541.07%越南.VNI1031.237.17%泰国822.3629.79%马来西亚1401.4128.95%菲律宾.PSI3788.2627.01%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3671.7922.97%德国DAX指数7842.9818.89%台湾加权指数9300.2218.87%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6692.418.03%美国纳斯达克指数2825.1816.97%MSCI419.5114.1%加拿大14370.5611.33%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13660.949.61%美国标普500指数1520.277.19%法国CAC400指数5756.663.88%英国富时100指数6474.93.75%日本日经225指数16096.68-6.55%2000年以来MSCI十大行业指数涨幅MSCI非必须品消费必须品消费能源金融健康护理制造业信息技术材料公用事业通讯2000年-15.08%-24.22%9.10%4.34%8.48%25.53%-2.61%-41.80%-14.92%19.59%-41.72%2001年-17.26%-10.52%-9.77%-8.45%-18.04%-13.40%-16.28%-28.74%-6.95%-24.22%-26.21%2002年-20.51%-24.03%-5.11%-9.14%-18.32%-19.92%-24.46%-39.47%-6.64%-18.65%-30.62%2003年31.62%35.83%14.34%22.73%35.24%18.28%36.26%47.21%42.06%23.94%21.98%2004年13.30%14.24%10.72%26.00%15.16%5.38%18.03%2.03%16.16%24.27%15.78%2005年8.83%0.65%4.62%26.44%9.48%8.14%10.92%5.00%17.97%9.74%-11.99%2006年18.78%18.61%17.45%16.34%20.45%8.45%16.08%7.97%25.61%31.53%26.90%2007年11月14.07%2.02%14.00%24.57%-5.65%2.27%18.32%20.62%3
本文标题: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2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