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教师用-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编订:审核:历史教研组【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②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③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④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知识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知识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知识储备】(课前知识梳理)(要求看书完成并准确记忆)【自主学习】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酝酿:1979年元且,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之间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3、基本内容:“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它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4、一国两制构想的意义:“一国两制”构想是一项大胆的重大战略决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二、香港、澳门回归:1、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3、意义:⑴、洗雪了百年耻辱;⑵、开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⑶、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⑷、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1、1979年,两岸停火。2、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交流;3、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4、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5、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自主学习】探究点1:你对港、澳、台三地有何了解?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分别是什么?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地区问题由来(与大陆的联系)本质台湾三国时,吴国的卫温率船队台湾。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台湾,历代政府加强对台湾的管辖。元朝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明朝民族英雄郑成功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行省。1894年,甲午战争失败,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1945年,中、美、英三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中规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1949年国民党退居台湾年,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人与大陆分离的。大陆与台湾属于国家内部事务,与港、澳被外国侵占截然不同。是中国内政问题香港1842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北京条约》侵占九龙;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租新界99年。香港、澳门是外国殖民者通过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占领的。实质是国家主权问题澳门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探究点2:“一国两制”中的“一国”与“两制”分别指什么?“一国两制”中“两制”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分别指:“一国两制”的内涵包括前提是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心是统一,“两制”长期并存(主体是社会主义),具有法律效力。关系: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是作为补充,不会改变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原因:“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考虑到了香港、中国大陆和英国的实际情况,是三方面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它成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为香港的继续发展和繁荣铺平了道路。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来处理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探究点3:香港、澳门问什么能够成功回归?答:①根本前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关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③群众基础:香港、澳门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④法律依据:中英、中葡《联合声明》。⑤全国人民喜迎回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探究点4:历史上已经有第一次(1924——1927)、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我们期盼第三次国共合作,会实现吗?请说明理由。会:⑴、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根本);⑵、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蓬勃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直接);⑶、两岸各界爱国人士的推动(有效);⑷、“一国两制”的理论指导(核心);⑸、中央政府政策的一贯性、连续性与诚意(关键)。不会:(1)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2)美国的阻扰。探究点5:你能为当前台湾统一提出好的解决方法吗?(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平统一,不放弃使用武力。(2)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探究学习】1、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多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D)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涉台湾地方事务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2、中国政府于80年代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D)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已占据澳门(C)A.150多年B.近400年C.400多年D.500多年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D)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5、台湾诗人于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D)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6、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的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A)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C.“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D.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谈判,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以为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二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都应坚决反对。——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材料三(新华网北京2005年3月4日电)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动摇。第二,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第三,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动摇。第四,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请回答:(1)材料一中邓小平提出的“适当的方式”应该在怎样的方针指导下实施?(2)从前三则材料可以看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都坚持怎样的立场?(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仍然强调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这主要是为了针对哪些阻碍祖国统一的势力?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一个中国。(3)重大成就:香港、澳门回归。历史意义:洗雪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4)“台独”势力(岛内分裂势力)、外国(西方)反华势力。2、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图一民俗风情图二团团和圆圆图三台湾风味图四文化交流材料三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请回答:(1)据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与中国共产党的“一国两制”方针在本质上有何相通之处?(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祖国的统一面临哪些有利的因素?(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答案:(1)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传统文化习俗;经济、文化交流逐步深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共“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为解决台湾问题指明了方向。(3)加强与国民党、亲民党等反台独政治力量的沟通;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解决台湾民众在大陆的切身问题;坚决反对和打击台独势力的一切分裂活动。【迁移应用】1.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转变的有利条件是(C)①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③中美建交,美国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④台湾国民党当局要求缓和同大陆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温家宝总理在一次答记者问时,引用了“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几句诗。该提问涉及的是(B)A.中美关系问题B.台湾问题C.西藏问题D.钓鱼岛问题3.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C)A.正式提出B.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C.有了法律依据D.得到了成功实践4.“一国两制”构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主要在于它(B)A.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原则C.始终奉行和平共处原则D.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5.下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C)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6.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A)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D.
本文标题:教师用-22课-祖国统一大业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60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