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
沈阳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姓名:钱凤魁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土地利用与信息技术指导教师:王秋兵20070611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作者:钱凤魁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许连君基于土地规模经营的农用地流转探讨-经济研究导刊2010,(12)土地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产出率,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在分析浙江省农用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现状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助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期刊论文宗毅.ZONGYi天津滨海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挑战,各类型功能用地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因此,构建与实施滨海新区现有的农用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是掌握滨海新区现有用地状况和未来合理使用土地的必要手段.从经济学角度出发,重新认识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滨海新区农用地发展的特点,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一套滨海新区农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和都市农业发展水平两大类指标.同时利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做出定量评价,旨在推进滨海新区农用地集约利用的水平.3.学位论文王丽娟乡村转型发展与农村土地优化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2009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推进与深化,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乡村转型发展对土地利用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格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大规模土地资源开发造成人地矛盾不断激化的现实面前,土地利用正经受着养活众多人口、保障城乡发展和支撑生态建设的历史性考验,土地利用效率成为“重中之重”。如何提高乡村转型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的有效性,成为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大课题。基于1996-200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详查与变更数据库,结合20世纪80年代和2000年两期1:10万江苏省土地利用/覆被(LULC)数据,以及1978-2006年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库,运用描述统计、SPSS计量模型分析和GIS空间表达等方法,本文分析了乡村转型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以江苏省为例,揭示了乡村转型发展的态势及转型期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评价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梳理了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基于土地利用效率的农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优化利用方案和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乡村转型发展是传统农业社会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和过程。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乡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深刻影响农村土地利用,促使农村土地利用结构、格局和程度发生变化。应将“农村土地利用”系统置于“乡村转型发展”系统之中,分门别类、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村土地利用优化;(2)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促进了乡村转型发展,致使农村产业结构、农民就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等发生重大变革,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利用格局和利用程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人量减少,而上矿用地和建制镇用地大幅增加;农用地破碎化明显,而居民点用地的聚合程度显著提高;综合土地利用程度不断提高,但耕地复种指数有所下降;(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缓解乡村转型发展时期土地利用矛盾的关键。土地利用效率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土地利用综合效率较高;由于农业劳动力主体弱化抑制了农业资本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效结合,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有待于推进以机械化生产为特征的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居民点用地由于宅基地闲置、各项用地粗放、村庄内部结构松散和居民点规模小、布局分散等原因,利用效率较为低下,需要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4)实施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需要适当的条件。基于乡村转型发展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性,划分出农地规模经营的适宜区、较适宜区和不宜区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优先区、适度区和不宜区。应从开展农地整理、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化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加人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等方面入手,健全和完善农用地规模经营的保障机制;从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强化农村居民点规划及实施、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动力机制等方面入手,健全和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保障机制,以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助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江苏农村土地优化利用,保障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乡村转型发展,土地利用效率,土地优化利用,乡村地理学,江苏省4.期刊论文邹伟.吴群基于交易成本分析的农用地内部流转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6,(12)农用地内部流转可分为直流式和间流式两种途径,降低交易费用,有利于调动流转积极性,增加农用地流转数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行政干预下的流转造成了农民利益的损失.基于交易成本的分析,本文提出了建立中介、规范管理、实行流转补贴等对策.5.学位论文高中贵市域农用地分等方法研究——以镇江市为例2002论文以《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为基础,力图探讨一种市域范围的农用地分等方法.该文应用了农业生态区法确定指标控制区,再根据指标区的区域特征确定农用地分等指标分值及指标权重.通过划分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的等值区计算标准值,避免了调查带来的个别误差,保证了分等工作的精确性.此外,论文还针对市域范围对土地利用系数计算方法进行了修正.该文的分等结果具有省域乃至全国范围的可比性,其分等方法适用于具有相似自然及经济条件的区域.通过农用地分等,科学量化土地数量、质量,为实施区域耕占地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促进农用地流转和农地规模经营的形成;为农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6.会议论文林晶耕地保护中农用地的集约利用2007耕地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国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只能依靠耕地的规模经营即集约利用,以耕地质量的提高作为根本途径,实现最全面的耕地保护。本文分析了耕地保护的内涵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农用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评价方法以及实现途径。7.学位论文尹爱飞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研究——以重庆市为例2010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社会赖以建立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资源,土地问题也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如何通过提升农地利用率来提高农民收入,农用地流转无疑是最值得期待的制度措施。2007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重庆市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之一,主要任务是探寻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机制和寻找中西部地区特有的发展模式,以农用地流转为实现农用地的规模经营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借鉴前人在其他领域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的方法与经验,对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做研究。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运用系统理论、外部性理论等相关理论,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综合指数法对农用地流转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横纵向比较对农用地流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针对问题提出措施和对策,以促进农地流转的高效运转。全文共分八章对农用地流转绩效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文献综述。主要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农用地流转的研究成果。第二章,绪论。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三章,基本概念的诠释及相关理论概述。明确了研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及界定范围,如农用地的含义在本文仅指耕地、园地和林地,而不是广义上的农用地。对相关理论及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做了详尽的解释。第四章,农用地流转一般理论及其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为了能更全面的对农用地流转有个系统的研究,需对农用地流转的客观必然性、流转动因及流转模式等相关理论做详尽的概述,以便在进行实证研究前可以对农用地流转有个宏观的把握。此外,本章还阐述了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的必要性,文中指出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研究不但可以为确定最佳农用地经营规模提供参考,还可以帮助评估区域选择一种最优的流转模式,同时也为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持。第五章,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主要介绍了农用地绩效评价的目标、研究的思路、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及适合绩效评价研究的几种方法。通过对综合指数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做对比分析,本文最终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农用地流转的综合效益。第六章,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及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单项指标值、综合指标值的计算过程,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做铺垫。第七章,实证研究。综合第一至第五章的研究思路,对重庆市农用地流转的效果进行评价,从经济、社会角度详细分析评价结果,并将重庆市农用地流转效果进行横纵向对比。通过纵向对比,得出近年重庆市在中央及重庆市政府相继出台的各种鼓励农用地流转的政策的大背景下,重庆市农用地流转的效果是明显的,且有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横向比较发现重庆市农用地流转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上等水平,还有待提高,在西部区范围内处于领先位置,发展势头较好。第八章,本文研究的新意与不足。本论文运用系统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农用地流转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农用地流转的综合绩效。通过对农用地流转的绩效评价,可以对现行农用地流转做出客观的评价,为改进完善农用地流转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促进农用地流转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在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如对流转影响的分析比较肤浅,对每一种具体影响效应的研究深度尚显不够。关键词:农用地流转绩效评价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8.期刊论文吴勇卫对设施农用地审批与管理的几点思考-浙江国土资源2009,(12)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会全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根据国土资发[2009]27号和浙委办[2009]37号文件精神,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农业厅联合发出了浙土资发[2009]26号关于切实做好设施农用地管理服务的通知.9.学位论文姚铁柱我国农用地流转问题研究2005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兴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推进,被誉为“第三次土地革命”的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多种多样。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发展不平衡,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土地规模经营、专业化种养。从土地资源流动和配置看,现行土地管理中的分配和控制制度不适应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需要,土地要素配置时间长、效率低、交易成本过高,并且土地闲置、浪费和稀缺并存。加速土地流转可以促进我国农业从小农生产方式向产业化、集约化转变和推进城镇化。我国已经加入WTO,这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从近期和整体上看是挑战大于机遇,根据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将要逐步取消对主要农产品进口实行的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农产品将最终被真正推上国际竞争舞台。我国现有的农地制度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基础上,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后最终确立起来的制度形态。其基本内容是: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产家庭承包经营。由于中国农村的资源约束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土地经营对农民而言,不仅是一种经营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决定了农村土地制度必须以“公平”原则为基础。因此,如何引导、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研究农村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全文由导言、四章主要内容和结束语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概述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定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方法,指出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为本文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性准备工作。第二章农用地流转概述首先阐述了农用地流转的含义,严格意义上讲,农用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
本文标题:下辽河平原区农用地规模化经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08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