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浅”读《大学》有感一,“德”是人的第一素质读完《大学》已有好多日了,一直想写篇读后感与我们“三叶人”共享,可我却犹豫不决,迟迟不敢动笔,因为以我的人生经历、知识储备量以及社会经验要写出一篇上档次的心得只能是一种奢望。在写这篇读后感前,考虑了许久、好多,最终将题目拟为“浅”读《大学》有感是再也合适不过的了。在写本篇读后感时,我处处小心,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深怕文中有片面之词或观点,希望看到这篇读后感的同胞给予谅解。《大学》开篇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这是三纲领,可理解为:大学的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使人革旧布新,在于追求最完美、最理想的境界。这是一种多么高的境界。接着又提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体现和不可偏废的步骤。然后,整篇围绕三纲领和八条目展开了具体论述。结合现实,《大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由内而外的。对内,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再进一步,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以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对外,《大学》指导性地提出了很多做事,处世的方式方法。《大学》把“明明德”作为三纲领之首,充分说明了“德”的重要性。儒家强调“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的本性原来就像赤子之心一样,身下来都不是恶的。之所以长大后,有的变成了很好的青年,而有的却变成了罪犯、恶人,呈现如此大的差异,就在于自己没有把握好一个正确的方向,忘了做人的根本所在,以至于步入歧途,这个根本就是“德”。不管历史如何演变,不管社会背景如何变迁,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而在人生《三词经》中提到有三个问题必须思考:生命、死亡和永恒,看到这三个问题后,我苦苦冥想什么可以永恒呢?在写这篇心得时,终于悟出“道”与“德”可算是永恒不变的。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康诰》里说:“做人要有崇尚光明的德行。”《太甲》里说:“把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使命牢记在心。”《帝典》里也说:“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行显明。”这些书说的是要求人们从自身出发,时时自省,处处显明光明正大的德行。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就开始强调了,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在我国古代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以德为帅。司马光说:“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之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康熙虽然不拘一格遴选人才,但对于人才的标准却要求的非常严格。他用人始终一贯的标准是: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德才兼优为佳”。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今,国家虽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选人、用人上也以德为本。在八条目中,修身是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从天子开始,一直到老百姓,一律都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为根本。纵观历史,古人凡有作为的人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诫子书》是诸葛亮为劝诫儿子成为高风亮节,真才实学,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写的一篇短文。文中讲德育与智育看成互相可关系的统一体,提出不修养品德,就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治学,就没有出色的才干。反之,追求安乐,涣散意志,随着年华的流逝,无用世的才能,终成穷酸,悔恨也来不及了。同样《颜氏家训》则特别强调作者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运用内省加强道德修养。《大学》讲到:身修而后家齐。只有提高了自身品德修养,才能治好自己的家。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好多人被经济发展带来的不良产物所迷惑,个人的道德修养在逐步退缩,离婚率居高不下。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促成的,但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出了问题。在电视剧《蜗居》中,宋思明是一个很好的教育例子,从市长的秘书跌落到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而后市面上又出现了“小三”这首歌,它从侧面反映了一个社会现象。故一个和谐的家庭是建立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之上的。一个人的成功并不等同于拥有多少财富,拥有多大的权利,享受了多高的荣誉和名誉。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很小的个体,都很平凡,而平凡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够成功,只要我们能够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能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将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最光明的一面展现在芸芸众生面前,将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履行好,将我们的分内事做好,努力地、积极地面对我们的生活,那我们就是最成功、最伟大的。信息来源:特油车间范文杰
本文标题: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08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