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1一、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如何理解“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答:(一)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1、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2、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二、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到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答:(一)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抽象劳动反映的则是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一般属性;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各种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在量上是无法比较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着商品的二重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体现着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三)私人劳动是指劳动具有私人性质,因为在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商品者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多少,怎么生产以及如何分配都是他私人的事。社会矛盾是指劳动具有社会性质,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是供给自己消费的。他是为他人和社会需要而生产的,是社会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四)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这种私人劳动就不会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会被社会承认,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反过2来,如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则这种私人劳动就会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会被社会承认,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三、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但为什么不能由任何一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呢?答:(一)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的多少决定的,而衡量劳动量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二)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高。社会上同种商品的生产者很多,由于他们的生产工具不同、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不同等各种原因,生产同样产品他们各自耗费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不同,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否则,社会上同一种商品就没有统一的价值量标准,不仅使商品交换无法进行,更不能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生产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四、有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应当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试用所学原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答:此观点错误。(一)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二)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成部分。(三)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1、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是价值的实体,这是劳动价值论第一个方面的含义,它强调劳动价值论中“劳动”二字的含义及其理论价值。它强调和认可了劳动在创造社会财富方面的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揭示和确认了劳动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它来源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来源于马克思对劳动大众的关切和重视,与他一贯地以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终点的阶级立场和思想方法一脉相承。这是劳动价值论的精华部分。2、今天人们生产产品、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再是以生产简单工具和简单日常用品为基础的、只需要很简单的工艺流程就可以完成的简单劳动,而是需要许多现代化的机器设备等资本要素的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复杂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链条也大大地拉长了。但是,即使是最复杂的生产工具和机器设备,如果向前层层推移,最终都归结于人类的活劳动,劳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劳动创造价值仍然是正确的。五、如何理解“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什么是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答:(一)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只有在购买了劳动力商品后,由劳动力商品的剩余劳动来创造剩余价值时,才被称为资本。3(二)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增值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也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三)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不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其价值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还有一定量的剩余,即剩余价值。这说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所以说,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四)资本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是从资本的本质上来说的。1、资本的一般性是指它通过物而体现的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生产关系是历史的,不是永恒的;2、资本的特殊性是指在不同社会形态中,它的服务对象、占有者、生产目的和体现的生产关系等具有不同点。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服务对象是资本家,是少数人,生产的目的是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体现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的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服务对象是多数人,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六、为什么说资本要实现连续循环,资本的不同职能形式的循环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答:(一)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依次执行了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职能。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即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二)资本在运动过程中,只有保持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才保证了资本无止境的价值增值的运动,才为资本家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基本矛盾的存在,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波动,使得资本连续和高速运动的条件经常遭到破坏。七、为什么说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答:(一)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动乱。生产过剩是这种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当这些矛盾达到尖锐化程度时,社会生产结构严重失调,引发经济危机,从而使企业倒闭,生产下降,缓解了供求矛盾,逐步度过经济危机。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恢复和高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又重新激化,必然导致再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三)经济危机只能暂时缓解而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八、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答:(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4(二)资本主义的诸项政治制度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主要的进步作用。但是,这些政治制度又都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必然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其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三)所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九、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答:(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二)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是由于意识形态来自统治阶级的实践,与这种阶级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并已经内化为阶级成员的基本信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意识形态可以成为统治阶级进一步进行阶级实践的指导思想,成为这个社会制度的理论辩护者。所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十、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去认识它们?答:(一)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辩证的、历史的方法。(二)资本主义制度中会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我们同时还要认清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四章〕、课堂练习及相关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4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