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1课题名称《巴西》第一课时巴西自然环境科目地理教学对象初一年四班设计者李聪艺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教材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二、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巴西时,采用学生为主体的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地理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2.根据气候、地形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自然环境,学会读图、析图、用图的方法。2.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地理信息和地理图表。3.学生在学习中团结协作、共同讨论、合作处理地理难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和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四、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分析巴西的热带环境。(二)教学难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2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节课对教材进行处理,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顺序的调整以及取舍,因此本节课主要从巴西的自然环境要素入手以此来学习如何分析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要素。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注重对地理学习方法的引导,尤其是地理的读图能力的培养。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导入新课本学期的地理课,我们主要带大家去认识大洲,了解地区和走进国家。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大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深入了解了一些地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家。学习南美洲最大的国家——巴西。直接导入本节新课,提高学生注意力讲授新课地理位置学习一个地区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主要分析其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和河流等要素。回顾自然环境要素1、学生掌握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并展示巴西巴西在南美洲的位置图2、提问个别学生巴西的地理位置并进行评价、总结。1、回顾地理位置的分析方法2、总结归纳巴西地理位置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3气候地形地势河流1、从巴西的纬度纬度过渡到巴西以热带气候为主2、引导学生读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以及气候类型图,提问个别学生巴西的气候特征。3、重点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对气候特点进行描述总结4、说明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自然带,让学生课后收集巴西热带雨林的相关资料,思考巴西热带雨林的前景1、根据教师引导对巴西的气候特点进行归纳总结2、个别回答教师提问3、记录课后作业2、自主学习,学会表述3、养成读图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4、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1、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对地形地势特征进行描述,如何描述2、回顾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读图方法,并引导学生读巴西地形图,归纳总结巴西的地形地势特征,对其进行个别提问3、说明巴西地形的世界之最1、回顾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方法2、根据所学的读图方法,总结归纳巴西的地形地势特征1、引导学生读图,说出图中四条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长度、流域面积和流量的差异。2、引导学生从气候和地形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展示亚马孙河流域气候类型图及地形图。3、进一步设问: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结合巴西气候和人口分布,分析亚马孙河的航运价值大不大。1、读图说出图中四条河流(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长度、流域面积和流量的差异。2、根据亚马孙流域气候类型图和地形图,从气候和地形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并尝试进行归纳总结。3、读巴西人口密度分布图,思考亚马孙河的航运价值。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4总结新课并布置作业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和河流四个自然要素。一个地区的学习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本节课已经学习了巴西的自然环境,并且对之前自然环境要素的学习方法进一步巩固,下节课我们会继续来探讨巴西的热带雨林,同学们回去记得收集相关资料。随堂练习课件展示相关练习完成练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5教学流程图八、板书设计直接导入新课总结新课,布置作业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随堂练习提供地图,引导表达交流总结归纳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活动石狮市锦峰实验学校李聪艺《巴西》6九、课后评价和总结1、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2、对教材进行处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3、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读图,充分利用地图,体现地理的思维方式。4、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重视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巴西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势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位置:__________位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特征:以_________________主地势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巴西》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168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