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于丹:构建和谐心灵广州讲坛第四十六讲主持人: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广州讲坛和广州市企业经理人才推荐中心推出的广州人才大学堂联合在这里举行学术报告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于丹老师来给我们做和谐心灵的演讲。对于于丹老师大家都非常熟悉,曾经获得北京市十佳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2006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2006年品牌中国年度人物,2007年第三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解读《论语》和《庄子》,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今年国庆期间,中央三套文化访谈录连续七天播出《于丹。游园惊梦》使她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于丹老师给我们演讲。于丹:谢谢。很高兴今天上午能够在中山纪念堂有一个上午的时间跟大家聊关于心灵成长的问题。我来过广州无数次了,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文化传统,有现代文明气质,又处于这样一个交融的时代,有着价值多元判断的共融共存的城市,作为这里的市民,这里的每一员,在这样的时代,意味着怎样的角色呢?今天我们聊关于心灵和谐的话题,其实就是从每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开始聊起。今天这个时代,应该说比以往的任何时候文明都更发达,科技、能力都在无限的拓展。但是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每一个人的幸福指数都提升呢?外在这么多元的选择,是不是有一种宁静和自我的确认呢?跟几十年前相比,今天的生活可以说峰回路转,不一而足,今天我们大到选择专业、房子,选自己要做的工作,小到去超市选一管牙膏、一袋方便面,都有无数的选择、无数的品牌,眼花缭乱在人们的眼前,买任何一样东西脑子里有无数的广告打架,无数的推荐,想着何去何从,迷惑就是这2样产生的。“惑”字是非常有意思的,或此或彼,各种各样的选择摆在那里,底下一颗心被压住了,这就是迷惑。我们一直都希望有一种境界,就是或此或彼都摆在那里,但是这颗心足够的强大,一下子托起来,就不惑了。怎样从惑到不惑,外在客观选择和主观一颗心的选择,心要强大就不迷惑,心要不强大就永远在迷惑。在这样一个丰富的世界上,心灵有定力的人可以充分的进行选择,如果没有选择的话就会有灾难,疲于奔命,以至于走到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人们一直在为穿越而穿越、为到达而到达,但是为什么出发人们已经找不到了。我们今天都面临一个问题,怎么样看到自己的心灵到底在哪里?自己的选择标准是什么?这么大的世界,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所谓“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能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就要看自己的心灵。我们从小有一个教育,就是要做有觉悟的人,但是何为觉悟呢?其实这是一个佛家用语,最初的汉字意味很有意思,真正的觉悟,就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不是我们怎么看见了外在的大千世界,而是有能力看见了自己的内心,真正的觉悟不是你去了解了一个系统的多学科,那只是知识,觉悟是一种对于自我的确认和心灵的发现。你只有发现了以后,确认了自己在那儿,才能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才是与你相匹配的。但是就算是见了我心,也还会有很多的迷茫,因为人有大有小,心里的愿望不一而足,我们现在常常说一个词,谁谁谁的工作、思想方法有局限。何为局限?局限就是格局太小,所以为其所限。人往往看见了自己心灵之后,感到一种悲哀,就是觉得自己生命格局不够扩大。人能够完成自我这样一个建设起点,就是尽量让自己格局大一点,心是有大小之分的。禅宗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弟子去找老师,问师傅,你看所有人身高差不了多少,寿命也相差无几,为什么人心的大与小可以差出很多,到底差在哪里呢?老师跟他说,你现在闭上眼睛,你来用自己的心来构建一座城池,然后这个弟子就闭上了眼睛,想啊想啊,想到万刃宫3墙,深深的护城河,还有很大的城,城里有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特别的漂亮。然后想完了睁开眼睛说我想好了,然后师傅说你又闭上眼睛想一根细细的小毫毛,这个弟子也这样做了。然后师傅说你刚才造的城池是自己造的吗?弟子回答说是啊,然后师傅又说你刚才又造了一根毫毛,也是用了自己全部的心吗?弟子就恍然大悟了。人一生的梦想是不断向前推进的,我用了三年两年来造这座亭子,五年八年造水系、河流,再用一年铺所有的花草,人的一生其实是跟着整个社会的选择和进步,不断的拓展自己能够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人心也很容易搅在一个毫毛上。生活里有一级工资没有涨起来、夫妻吵了几句没有解释开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一根毫毛,而且心就在那儿,怎么走不出来。人心大心小真的有天壤之别,我们看见了怎么让心安宁下来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来谈为什么要重读经典。大家都不是专门学文史的,我不在这里说很系统的背诵一些东西。所谓经典,我理解无非是潜伏在我们身体里的文化基因,是我们长久的几千年传袭下来的思想方式,不一定要全部适用于二十一世纪,只是从我们的现实需要出发,补充营养我们自己的心灵方式,这就是经典。经典简单吗?复杂吗?很多人都会说读经典全部都是文言文,读不懂,其实有很多都是先入之见,你可以读最朴素的句子,这个世界上最简单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果堆砌起来很多的繁文缛节来麻烦人,都不是最简单的真理。我们翻《论语》可以看到总在说什么是君子,大家都知道君子好,但是什么才是君子呢?学生曾经问老师解释一下什么是君子,老师就说了四个字,很简单,不忧、不惧。君子不忧伤不恐惧,这就是君子。学生想了一想,不以为然,年轻的学生都想做一个君子要建功立业,需要为社会建立功勋,光是心里不忧伤、不恐惧就是君子,好像有一点太简单了,有一点不屑一顾。老师就认真的反问了他一句话,一个人叩问内心,反省自己,觉得自己不愧于天下之人,自己每天做的事磊落坦荡,不怕别人指责自己,4也不怕别人发现,这个人就是“内省不疚”,如果自己反省自己,一点遗憾歉疚没有,何来那么多的忧丝和恐惧?其实人很多事都在于自己没有做好,也就是说事先可以多用一点心、多尽一点力,多考虑周全一些,但是没有做到。所以孔子说不忧不惧容易吗?人在心态上的宁静安详,是取决于行为层面的尽心尽力,如果什么事都做到没有遗憾没有歉疚,你以为都容易吗?现在很多人都是神经衰落,就是想的太多了,所以这就是孔子说的君子坦坦荡。所以我说经典的朴素,在于有很多道理可以穿越时代,今天对每一个人来说仍然是有价值的,今天的社会是在变化的,制度是在变化的,但是有一些人性的东西是永恒的,每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什么才是幸福,自己对别人意味着什么。孔子带着学生在一起聊人格理想,他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弟子,比如说子路、颜回等等,问他们想做什么样的人。子路说我所有的东西都想跟朋友一起分享,用坏了也不遗憾,这就是我的理想。颜回比他谦虚一些,说我就是希望我这个人能够谦虚,能够经常保持这样一种对世界很恭敬的态度,不轻易说自己的功劳。大家都在说,后来发现老师还没有说理想呢,然后学生们就问老师了,你的人格理想是什么呢,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说孔夫子那是万世师表,是至圣圣贤,他得有多少志向啊,可是孔子只是淡淡说了三句话,12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希望所有老人都因为我安顿了,希望所有的朋友对我有托付信任,希望年轻的孩子因为我这样的榜样能够经常追问和缅怀,这就够了。在二十一世纪,作为一个普通人,这三句话难道不是我们的人格理想吗?我们能够做到吗?其实每一个人拿到社会的职业名分之前,不管你在这个社会上是显赫的,发达的,还是一个普通人,人人都不能摆脱跟这三种人的自然关系,每一个人都有生我养我的长辈老者,人人都有一辈子相随相伴的朋友,人人都有自己的儿女晚辈,这三种人离我们最近。但是我们经常说家国大业,出去做多少事情,但是常常忽略这些人。5人可能去驰骋世界,建功立业,但是老者、少者、朋友,这些人你在乎吗?你总觉得这些人离我们最近,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我在外面打拼还不是为了这些人,但是最后有可能有遗憾的就是这些人。孔子的人伦理想,就是先从身边的人开始,先对这些人有一些交代。老者安之,什么是安呢?无非是让我们的老人内在得安其心、外在安其身。安其身可能可以看得见,给父母买房、衣食无忧、雇一个保姆等,这是很多儿女都可以做到的,但是父母的心怎么安呢?一方面这个孩子要争气,正直善良,另外一个方面孩子要真正的孝敬。孝敬容易吗?《论语》里关于孝有很多说法。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孝,然后老师回答说,这个社会有一种说法,能够养活父母就行,但是孔子说牛啊、马啊都知道养自己的长辈,如果你对自己的父母心中没有深深的敬意,光是有养能叫孝吗?中国有一句老话,孝不孝是论心的,有一些大款给父母一买就是别墅,一包就是私人飞机,这是孝吗?如果有三亿资产,给父母花一百万做这些事,还不如一个孝子一个月的收入只有八百块钱,七百块钱用在给父母尽心上。所以要在心里有深深的敬意,才能在行为上做到。孝敬孝敬,就是心里怀着敬意。又有学生出来问什么是孝呢?老师又回答了一句话,有什么要辛苦的事,晚辈、孩子们就抢着干了,有什么好吃好喝尽着父母长辈先享用。孔子说,你认为做到这个份上叫孝顺吗?这又是一个行为层面。比这个更难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千难万难不如父母一个好脸色。你能够总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你才算做到了。“色难”就是两个字,一听大家都懂,但是我们自己心里问问,可是真难啊。儿女都有孝心,经常给老爸老妈一甩一大把钱,好吃好喝,别苦着自己,匆匆忙忙然后就去上班了,可能你正想着怎么堵车呢,可能半口面包都没有吃完往跑的时候,悠悠闲闲你妈妈过来了,跟你说昨天晚上梦到二姨了,跟你聊起从前,你可能还没有听完就跑出去了。然后你晚上回来,刚刚打开电脑,你老爸过来了跟你说今天遇到一个老头的事,你这个时候还有好脸色吗?做儿女的都在想我上有老下有小单位还有那么多事,还不6是为了挣钱,那儿有那么多时间跟你说话啊?经典里说的老者安之,一定是从心里开始,也就是孔子说的有敬意、有一个好脸色,这是最难的。孔子还跟学生说,就算父母有什么做的不对,你要轻微的和缓的跟他说,这个事是不是还有别的处理方法。如果父母不从的话,也要还敬重他,而且尽量不违背他,那么你的心里可以担忧,但是不要有很深的埋怨,儿女辈这个态度就对了。可能今天的人会说跟父母有冲突了,为什么就要顺着他,不能按照正确的思想去做,孔子的思想是不是过时了?中国有一句话,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人自己不做父母是不知道当父母是多不容易的,有时候做儿女的老是想着我跟你出现争执谁对就按照谁说的做。但是其实跟父母之间的争执,我们算算有多少是人格、家国的大事,固然会有,但是不会太多。儿女辈跟父母吵起来的事,绝大多数是鸡毛蒜皮。儿女有时候跟父母的冲突,往往是出自于好意和孝心,非要改变父母不可。比如做儿女,经常唠唠父母的话,这些瓶瓶罐罐不扔,让你买一些好的东西怎么就买这些东西,这些都是你贫困生活的痕迹,这都是儿女经常说的。还有带自己的老爸出去高级餐厅,点牛排、沙拉等等,点了一堆,老爷子吃完了回去说吃不饱非要下一碗面条,儿女就不痛快了,说你这是过去农村生活的痕迹,现在生活好了,为什么非要过这样的日子?这些都是经常儿女跟父母惹不痛快的事情。其实什么是不违背呢?民间的说法,孝顺,顺者为孝。很多事情不是大是大非,你索性就顺着他吧。你想想每一个人的此刻,其实就是所有历史的总和。如果一个人不是贫困时期打造的生活习惯,不是原来那个渔村、那个山村、那个农村把他造就出来,就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其实爱一个人尊重一个人,就意味这包容他全部的历史,而不仅仅是现在,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改变他,何况是自己的父母长辈。如果你真正从心里对他有敬意,就是体会他最舒服的一种生活方式。《论语》里关于孝的话很多,其实话都不复杂,大家都明白,但是做到就是要将心比心,这么比一比还是挺不容易的。有时候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报纸上、电视上老说提倡儿女孝敬父母,这是我们民族7的美德,但是从来没有见到媒体上提倡天下父母都好好去爱自己的孩子,说这也是一种美德,大家都觉得父母爱孩子这是本能啊,但是你反过来想一想,孩子爱父母怎么就是美德了,怎么是外人提倡的事情,怎么不是一个本能呢?其实残酷就在于人类的爱往往是下行的,老是记得对孩子怎么样,但是就忽略了父母。《论语》里说的话特别朴素,它说,现在父母的年岁有多少了,要在心里经常的想着,想到这件事,喜
本文标题:于丹构建和谐心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23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