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动物微生物学教案系部:护理系任课教师:卢军霞教师职称:授课对象:12畜牧课程学时:50学时学年学期:2013—2014年第二学期第1次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了解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2.熟悉细菌的各种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3.熟悉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4.掌握细菌细胞壁和细菌特殊结构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医学的关系5.掌握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细菌的各种结构、化学组成和功能,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及意义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采用问题式教学形式引出本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一: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存在情况是怎样的?——教师陈述“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微生物就存在,分布非常广泛。。。。。。”问题二:微生物和人类有哪些关系?————教师陈述“微生物的存在,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将来为兽医工作者,动物体的疾病由微生物引起。。。。。。”二、讲授新课一、绪言微生物的定义,特点、微生物的分类二、细菌的基本结构(一)细胞壁(二)细胞膜(三)细胞质:1、核蛋白体2、质粒3、异染颗粒(四)核质:DNA和蛋白质合成。。。。。。。以上四个结构先让学生回忆高中时学的内容,再深入介绍。三、细菌的特殊结构(一)鞭毛:分为单毛菌、丛毛菌、周毛菌等。(二)荚膜: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一层黏液性物质,包绕整个菌体。(三)芽孢:处于休眠状态。对不良环境因素的抵抗力比繁殖体高得多。例如:炭疽杆菌芽孢在干燥条件下能存活数10年,破伤风梭菌的芽孢煮沸一至三小时仍不死。可以用来鉴别细菌。(四)菌毛:。。。。。。详细说明,大量图片的使用增强直观性与趣味性(5分钟)新课导入(30分钟)微生物基本概念(30分钟)细菌基本结构(20分钟)结构特点四、细菌的形态结构1、球菌2、杆菌3、螺旋菌。。。。。。详细说明,将实验技能项目结合起来,将职业素质理念渗透入课堂,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小结:(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对微生物课程的认识及体会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什么功能?课后总结分析:第2次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细菌第二细菌的生理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基本掌握细菌的呼吸与呼吸类型2、掌握细菌的代谢产物3、熟练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理论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重点、难点:区分分解代谢、合成代谢过程各过程产物的不同。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条件。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课程回顾:先提回忆性问题:微生物是什么?细菌属于哪一类?细菌的形态、特殊结构是什么?再提思考性问题:微生物的实际作用?细菌对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二、讲授新课细菌的营养代谢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及营养(一)细菌的化学组成及作用水分:结合水,游离水蛋白质:构成菌体的主要成分有机物核酸:RNA,DNA遗传物质的传递固形物糖类:获得能量的主要物质脂类其他有机物:生长因子,色素等无机物:微量矿物质,调节体内的渗透压。。。。。先从人类日常生活需要的营养着手,从简单入手,培养自信,激发兴趣,进行交流、沟通——教师联系其他课程-生化知识展开说明(二)细菌的营养类型:1、自养型。。。。。教师从外界环境中的植物生长入手,将知识对接,要求学生基本清楚。2、异养型。。。。。区分异同,对比差异的学习策略,逐层深入,分为腐生菌和寄生菌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一)细菌的酶:1、根据各种酶所催化的反应类型分2、根据酶作用的部位分为:胞外酶、胞内酶3、按照酶的产生方式分:(二)细菌的呼吸类型:1、需养型2、厌养型3、微嗜氧型4、兼性厌氧菌三、细菌的新陈代谢产物:(20分钟)课堂提问(20分钟)细菌的化学组成(40分钟)细菌的代谢第3次课学时21、分解产物:糖的分解产物:VP实验,MR实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H2S实验,明胶实验,尿素实验等2、合成产物:维生素,细菌素,毒素,热源质,酶类,色素……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做到初步体验学习的学习选择策略,以假设亲身体验触动理论的掌握,为后面的操作打基础。课程小结:(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通过了解细菌的营养代谢,如何控制和利用细菌?课后总结分析:授课题目(章,节)第一章细菌第三、四节细菌的人工培养、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常用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特征,熟练掌握细菌的一般检查方法.2、了解葡萄球菌、链球菌、多条性巴氏杆菌、炭疽杆菌、猪丹毒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形态培养,致病性与抵抗力,检查,防治。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技术与板书并用。教学重点、难点:细菌在不同培养基的不同生长表现,区分不同细菌。检验细菌的基本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2-时间分配一、新课导入经过以上问题的阐述,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鉴别细菌,来控制疾病,这是微生物课程的本质所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鉴别细菌。导入细菌的人工培养、一般检查方法和主要动物细菌内容。二、讲授新课细菌的人工培养与一般检查方法主要动物细菌一、常用培养基:按物理性状分为:(一)液体培养基(二)半固体培养基(三)固体培养基按培养基的用途分:(一)基础培养基(二)营养培养基(三)选择培养基:(四)鉴别培养基:(五)厌氧培养基:二、细菌在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一)、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二)、在液体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菌膜菌环(三)、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测定有无鞭毛,形成羽毛状或云雾状。。。。。。以上的内容为核心技能项目,重点讲解,联系实验的内容,网上图片等材料做佐证,采用层层深入方法,逐渐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展开课堂讨论。三、细菌的一般检验方法。。。。。。从五个方面,紧密与实验操作内容结合,作为重点内容阐述,为核心技能、理论知识。四、主要病原细菌(一)葡萄球菌(二)链球菌(三)炭疽杆菌(四)巴氏杆菌(五)大肠杆菌(六)沙门氏菌。。。。。。从生物学特性,抵抗力,致病性及检验方面讲解,与传染病内容结合,提高学生的直观性和兴趣。课堂总结:(5分钟)关于新课导入(40分钟)细菌的人工培养(40分钟)主要细菌的致病(5分钟)课程总结-3-第4次课学时2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思考题1、菌落?纯培养?培养物?2、细菌的检验方法。课后总结分析: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病毒第一节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病毒形态与结构掌握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及功能。2、病毒的增殖中基本掌握病毒的感染,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多媒体技术教学重点、难点:病毒不同形态的观察与鉴别,区分不同病毒。病毒增殖的掌握与运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提思考性问题:细菌的培养及细菌类疾病的一般检查方法?二、新课讲授一、病毒的形态和大小:形态:砖形,弹形,球形,圆拄形等多种形状大小:较细菌微小,主要以纳米为测量单位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病毒的基本结构:核酸为中心,蛋白质为衣壳,外层为囊膜……结构与功能结合讲解,详细讲解内容,可以和致病性联系起来。(20分钟)上次课程内容回顾(20)分钟病毒的基本结构-4-第5次课学时2三、病毒的增殖:1、病毒的增殖方式:杀细胞病毒,非杀细胞病毒,前病毒2、病毒的增殖过程: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分为无囊膜的DNA和RNA病毒和有囊膜的DNA和RNA病毒两种方式……作为一般掌握内容,基本清楚病毒的增殖过程,清楚与致病的关系,了解病毒危害性。课程小结(40分钟)病毒的增殖(5分钟)本次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病毒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病毒的一般特点有哪些?课后总结分析: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病毒第二至四节病毒的增殖、培养及其他特性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干扰现象与原因,干扰素的概念与基本特性,病毒的血凝现象,病毒的滤过特性。2、掌握培养的方法:动物培养,鸡胚培养,组织培养。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理论为主多媒体为辅。-5-教学重点、难点:病毒不同培养方法的区分,病毒特性的掌握与运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提回忆性问题:1、病毒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2、病毒的增殖过程二、讲授新课一、病毒的其他特性:(一)干扰现象:什么是干扰现象,干扰现象的原因(二)干扰素:什么是干扰素,干扰素的基本特性(三)病毒的血凝现象:(四)病毒的滤过特性:过滤除菌三、病毒的培养:(一)动物培养:方法,要求,用途(二)鸡胚培养:方法,要求,用途……离体活细胞上培养病毒的方法(三)组织块培养:取组织片(如一段胎儿气管或一小块鼻黏膜)进行培养。(四)细胞培养:病毒感染细胞后,大多数引起细胞病变,称为病毒的致细胞病变作用。表现为细胞变形,胞浆内出现颗粒化,核浓缩、核裂解等。课程小结:(20分钟)课堂提问(20分钟)病毒的其他特性(40分钟)病毒的培养(5分钟)课程总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1、病毒的血凝与血凝抑制实验的原理及实际应用?2、简要说明病毒的培养方法。课后总结分析:-6-第6次课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二章病毒第五节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病毒的一般诊断程序中掌握病料采取,包涵体检查,病毒的分离培养,病毒的血清学试验2、主要动物病毒掌握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犬细小病毒,猪瘟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新城疫病毒的主要特性,病原性,检查方法及防治。教学方法、手段:板书、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学重点、难点:病毒检验方法的掌握与运用,主要动物病毒的鉴别、诊断与应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时间分配一.课程导入许多重大传染病的发生,如何诊断出来。仅仅通过肉眼观察临床症状,通过肉眼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就可吗?……请学生回答。否,我们必须要通过一定方法与设备精确得到一些数值,才能得出确诊。我们这节课……二、新课讲授一、病毒的一般诊断程序:(一)、病料采取:1、采集部位2、采集时间3、保存液体4、防止污染……联系生产实际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步骤讲解,逼真,增强兴趣性。(二)、包涵体的检查;(三)、病毒的分离培养(四)、病毒的血清学试验:1、中和试验2、补体结合试验3、红细胞凝集与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4、免疫扩散试验5、荧光抗体技术6、免疫酶标记技术(5分钟)新课导入(40分钟)病毒的诊断程序(40分钟)分离培养-7-第7次课学时2二、主要动物病毒:(一)口蹄疫病毒:(二)狂犬病病毒:(三)犬细小病毒:主要特性,病原性,检查方法及防治(四)猪瘟病毒:(五)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六)新城疫病毒:课程小结:(5分钟)课程小结思考题、作业题、讨论题:写出某一类病毒类疾病的微生物学诊断程序课后总结分析:授课题目(章,节)第三章其他微生物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研讨课□习题课□复习课□其他□教学目的:1、掌握真菌的分类,形态结构,培养,致病性与防治。2、掌握放线菌、支原体的分类,致病性与防治。3、了解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的形态,培养,抵抗力,致病性与防治。教学方法、手段:多媒体软件和板书。教学重点、难点:其他微生物形态的观察与鉴别,其他微生物培养的掌握与运用教学内容及过程设计补充内容和-8-第8次课学时2时间分配一、课程回顾提回忆性问题:不同病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做一定的解释。二、讲授新课一、真菌:图示1、分类:酵母菌,霉菌,担子菌2、形态结构:(1)酵母菌类(2)丝状菌类:包括孢子,菌丝两部分3、培养:用沙保罗氏培养基和马铃薯琼脂培养基,霉菌的菌落呈绒毛状。4、致病性与防治:烟曲霉促使饲料变质,引起肺炎,气囊炎等疾病……作为重点内容讲解他的培养、检
本文标题:46动物微生物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24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