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初二语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l、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chà异壮志难chóu绵亘.哽咽.2、、默写。(10分)①,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②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③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④,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⑥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⑧《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是,。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B、《枣核》作者是萧乾,这篇以“枣核”为线索的散文表现了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C、《背影》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作者用浓墨重彩着意渲染,表达父子情深。D、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最为显著之处,就是刻画景物十分细致,动静结合又适时含蓄地抒发感情。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B、他跳下池塘,来到池边,很快就游了过来。C、学校的教学显著,多次受到教育局表彰。D、李春的感人事迹,使全体学生深受教育。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经理为了改进企业管理,异想天开....地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B、好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C、走到独木桥,他腿打抖,身体直晃,真是骑虎难下....。D、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出来。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清晨,我沿着溪边步行,发现阳光正在苏醒,由重重的山与浓浓的云里拉开弓箭,万箭齐发地射到人间来。晨光在感觉中不只停留在视觉上。①原来灰沉的溪水,也浮出黄金的光影②溪畔的繁花也都找到自己的颜色,欢欣鼓舞起来③那看来沉郁的山泉,突然被翡翠染绿了④草夜间的露珠,显现七彩虹的光泽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④②7、解释下列古文的加点字(4分)①圣人非所与熙.也②齐人固.善盗乎③了.不悲④弦既.不调8、阅读下面的对话,推测安徒生的言外之意。(2分)著名作家安徒生很俭朴。有一次,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走,有个行人嘲笑地说:“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帽子吗?”安徒生不落声色地回敬说:“你帽子下那个玩意是什么?能算是脑袋吗?”安徒生答话的言外之意是:二、阅读与赏析(32分)(一)古诗文赏析(2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阕辅三泰。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9,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暗含诗人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以于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二)(10分)分量救济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骆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居无子,则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之,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选自《三国志》重点词解骆统:吴国大将军。士大夫:古代指社会上层人士或有声望的读书人,这里指“乡里及远方客”10、解释加点的字词(4分)①、则统甚哀.之②、数问其故.③、诚如是.④、遂.使分施11、下面与“乃自以私粟与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吾欲辱之,何以也?B、又以告母C、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D、徐喷以烟12、解释下面的句子(2分)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13、文章在表现主人公骆统时,还写到了主人公的母亲和姐姐,请问这样有何作用?(2分)(三)(9分)美食身上穿①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衣料的选择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棉麻,到后来的人造纤维尼龙、的确良。其实,各种纤维制成的衣料都有局限,比如棉质服装虽然舒服,但总觉得不上档次,不容易吸引眼球;丝绸虽然轻薄柔软,但容易起皱;麻类虽然凉爽,但穿在身上总有刺痒感;化纤虽然平整,却难与皮肤亲和。而眼下又兴起了“绿色服装”、“生态服装”,人们又重新选择了天然纤维,一些服装生产商也开始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的生物布料。②大豆一直是博得大众喜爱的食品。现如今,大豆也不再仅仅用来磨豆腐、榨豆浆,一种用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新型服装面料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生产这种大豆蛋白纤维所用原料是榨油后的豆渣,因此称之为“绿色纤维”是再贴切不过了。经生化技术的一番“点化”,大豆就从“吃的”摇身变成“穿的”了,大大提高了大豆产品的附加值。③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像棉花般柔软,看起来具有丝织品的天然光泽和悬垂感,还能抗茵、防静电。它除了具备以上各种纤维的优点外,还有很多独特之处。由于大豆蛋白纤维外层基本上是蛋白质,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其保健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现在穿着时尚的人们来说,大豆蛋白纤维的出现给了他们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加上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还符合免烫、易洗的潮流,更是会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另外,穿上大豆蛋白纤维衣服,最值得自豪的是可以这样宣称:“我的衣服可是无污染的绿色产品哦!”④大豆蛋白纤维备受宠爱,玉米纤维也不甘示弱。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可以让球员在大汗淋漓时觉得更舒适,为球衣增添了人性化的色彩。⑤传统的化纤或人造纤维是用石油提炼而成的,而玉米纤维则完全是从玉米这样可循环再生的农作物资源中提取,因而不会污染环境,更能被生物分解,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正可谓取自大地,再回归大地。⑥此外,玉米纤维还可以制成更柔软、更像真皮的人造皮革,而且玉米纤维通过加工改造,还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复合纤维。目前。已有科学家考虑用玉米纤维制作宇航服。⑦由此可见,利用天然作物开发新型生物布料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14.细读全文,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分)15.第②段中加点的“点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分)16.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在意大利的一些球队,俱乐部为球员们特别配备了含有玉米纤维的球服。这种运动衣具有比一般的棉制服装高好几倍的吸汗性。()()17.请简要说明大豆蛋白纤维制成的服装有哪些独特的优点?(3分)(四)(11分)奇迹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吃早饭时,文对爹说:“爹,我想复读一年。”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村里还要庄基排队。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了,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爹硬硬地说:“家里没钱!”姑父说:“我供他!”爹白了他一眼,说:“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姑父坚决地说:“供!”爹连珠炮似的说:“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窖背上,靠着一棵柏树,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幕上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这时侯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不知过了多久,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娃,咱回!”文硬硬地答:我不!”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掉死算啦!”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挣弯,也要供娃复读!”“爹!”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只要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么?18.文中揭示产生“奇迹”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2分)19.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20.文中两次写“文”一夜未眠,其表达作用是:(2分)21.文章大篇幅地写“文”争取复渎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这样处理?(3分)22.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2分)初二语文测试卷答案l、(4分)诧酬ɡènyě2、(10分)①五岭逶迤腾细浪②浑欲不胜簪③隔江犹唱后庭花④夜阑卧听风吹雨⑤化作春泥更护花⑥留取丹心照汗青⑦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3、C(2分)4、C(2分)5、B(2分)6、D(2分)7、、①同“嬉”,开玩笑。②本来③完全④已经。(4分。答对一个给1分。意思对即可。)8、你空有漂亮的帽子,却掩盖不住思想的腐朽、贫乏。(2分)9、B(2分)10、(4分)①哀:同情②故:原因③是:这④遂:于是,就11、B(2分)12、乡邻们连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充饥,我怎么忍心一个人吃饱呢!(2分)13、既表现人物的贤德仁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1分)同时又告诉我们骆统有那么高的思想境界,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1分)译文:当时正闹饥荒,乡亲们和来自远方的客人大多穷苦少粮,骆统因此而每天都吃非常少的食物.他的姐姐不仅仁爱而且有操行,独自守寡没有孩子,骆统很同情她。他的姐姐看到骆统如此伤心,多次追问其缘故.骆统说道:乡邻们连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充饥,我怎么忍心一个人吃饱呢!他的姐姐便说:果真这样,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呢,何必自己伤心到这个地步?于是她拿出自家的粟米给他,又把此事告诉母亲,母亲也非常贤德,也认为骆统做得对,于是就让他将粟米拿去施舍给乡邻们。14.说明了利用天然作物开发的新型生物布料的特点(2分)15.加工(或转化)(2分)16.举例子作比较(2分)17.保健的作用,免烫易洗,绿色无污染(3分)18、只有1%的希望,就用99%的努力去争取(2分)19、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作铺垫,(1分)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1分)20、分别写出文因高考落榜的懊丧和复读无望的辛酸之情(2分)21、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的坚定信心,坚持不懈,(2分)而复读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1分)22、“文”是一个认定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2分)
本文标题:初二语文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26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