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
遥感卫星资料汇总2009年10月2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遥感卫星(remotesensingsatellite)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1968年,美国阿波罗-8宇宙飞行器发送回了第一个地球影像,从此,人类开始以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各主要航天大国相继研制出各种以对地观测为目的的遥感卫星,并逐步向商用化转移。随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和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快速、及时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据的新阶段及应用研究的新领域。1.美国资源卫星美国于1961年发射了第一颗试验型极轨气象卫星,1972年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资源技术卫星”(ERTS),后改名为“陆地卫星”1号(LANDSAT-1)。70年代中后期和80年代前期,又相继发射“陆地卫星”2、3、4、5号。90年代,美国又分别发射了第三代资源卫星(陆地-6,7)。陆地-6卫星是1993年发射的,因未能进入轨道而失败。由于克林顿政府的支持,1999年发射了3陆地-7卫星,以保持地球图像、全球变化的长期连续监测。该卫星装备了一台增强型专题绘图仪ETM+,该设备增加了一个15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热红外信道的空间分辨率也提高了一倍,达到60m。美国资源卫星每景影像对应的实际地面面积均为185km185km,16天即可覆盖全球一次。“陆地卫星”能提供周期性相对廉价的遥感数据,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陆地卫星”的遥感数据已广泛用于土地森林和水资源调查、农作物估产、矿产和石油勘探、海岸勘察、地质与测绘、自然灾害监视、农业区划、重大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以及对环境的动态监测等。到1984年,中国等许多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建立陆地卫星地面站,这些地面站几乎覆盖了全部陆地面积。“陆地卫星”是绕地球南北极附近运行的太阳同步卫星,具有接近圆形的轨道,在上午9时30分左右从913公里(“陆地卫星”1、2、3号)或804公里(陆地卫星“4、5”号)的高空跨越赤道“陆地卫星”1、2、3号每隔18天覆盖地球一遍;“陆地卫星”4、5号每隔16天覆盖地球一遍,相邻条带相隔的日期为7~9天。卫星装载的多光谱扫描仪(MSS)、返束视像管摄像机(RBV)和专题制图仪(TM)等遥感器从北向南每次可扫描185公里宽的地面条带。用两个RBV相配合来拍摄地面的全色图像,其分辨率比用MSS提高一倍。TM的图像数据量为MSS的11倍,由于包含红外波段,并且几何精度和辐射精度都比MSS的高,因此TM的信息和图像质量都比MSS的好得多。装有宽带磁带录像机的“陆地卫星”,根据航天中心的指令可录取世界上任何地方的MSS和RBV图像数据,当卫星运行到地面接收站上空时便回放收取。卫星还装载数据采集系统,以收集遥测数据并把它转发给数据处理中心。卫星也可以不装载录像机,在地面接收站接收范围以外收集到的遥感图像数据,将通过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TDRSS)传输到地面接收处理站进行处理。4美国陆地卫星五号(LANDSAT5)陆地卫星5号载了主题成像传感器(TM)卫星参数: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05公里倾角:98.22o运行周期:98.9分钟24小时绕地球:15圈穿越赤道时间:上午10点扫描带宽度:185公里重复周期:16天卫星绕行:233圈波段号波段频谱范围μ分辨率mB1Blue-Green0.45–0.5230B2Green0.52-0.6030B3Red0.63-0.6930B4NearIR0.76-0.9030B5SWIR1.55–1.7530B6LWIR10.40–12.5120B7SWIR2.08-2.3530美国陆地卫星七号(LANDSAT-7)陆地卫星7号于1999年4月15日由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携带了增强型主题成像传感器(ETM+)卫星参数:近极近环形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05公里5倾角:98.22o运行周期:98.9分钟24小时绕地球:15圈穿越赤道时间:上午10点扫描带宽度:185公里重复周期:16天卫星绕行:233圈波段号类型波谱范围地面分辨率1Blue-Green0.450-0.51530m2Green0.525-0.60530m3Red0.630-0.6930m4NearIR0.775-0.9030m5SWIR1.550-1.7530m6LWIR10.40-12.560m7SWIR2.090-2.3530m8Pan0.520-0.9015m2.法国遥感卫星继1986年以来,法国先后发射了斯波特-1、2、3、4对地观测卫星。斯波特-1、2、3采用832km高度的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重复周期为26天。卫星上装有两台高分辨率可见光相机(HRV),可获取10m分辨率的全遥感图像以及20m分辨率的三谱段遥感图像。这些相机有侧视观测能力,可横向摆动27,卫星还能进行立体观测。斯波特-4卫星遥感器增加了新的中红外谱段,可用于估测植物水分,增强对植物的分类识别能力,并有助于冰雪探测。该卫星还装载了一个植被仪,可连续监测植被情况。斯波特-5是新一代遥感卫星,其分辨率更高,即将向全世界提供服务。法国SPOT卫星6卫星参数:法国SPOT-4卫星轨道参数:轨道高度:832公里轨道倾角:98.721o轨道周期:101.469分/圈重复周期:369圈/26天降交点时间:上午10:30分扫描带宽度:60公里两侧侧视:+/-27o扫描带宽:950公里波谱范围:多光谱XIB10.50–0.59um20米分辨率B20.61–0.68umB30.78–0.89umSWIR1.58–1.75um全色P10米B20.61–0.68um3.加拿大雷达卫星-1加拿大雷达卫星-1于1995年发射,它标志着卫星微波遥感技术的重大进展。雷达卫星-1除了有一个地面卫星数据接收站外,卫星上还载有磁带记录器,可覆盖全球。该星为地面分辨率、成像行宽和波束入射角提供了更宽的选择范围。除陆地及海洋应用外,其重要任务一是对南极大陆提供第一个完全的高分辨率卫星覆盖,二是对全球产生多次卫星覆盖。RADARSAT-1RADARSAT卫星是加拿大于95年11月4日发射的,它具有7种模式、25种波束,7不同入射角,因而具有多种分辨率、不同幅宽和多种信息特征。适用于全球环境和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监测等。卫星参数:太阳同步轨道(晨昏)轨道高度:796公里倾角:98.6o运行周期:100.7分钟重复周期:24天每天轨道数:14卫星过境的当地时间约为早6点晚6点。重量:2750kg工作模式波束位置入射角(度)标称分辨率(米)标称轴宽(公里)精细模式(5个波束位置)F1-F537---481050x50标准模式(7个波束位置)S1-S720---4930100x100宽模式(3个波束位置)W1-W320---4530150x150窄幅ScanSAR(2个波束位置)SN120---4050300x300SN231---4650300x300宽幅ScanSARSW120---49100500x500超高入射角模式(6个波束位置)H1-H649---592575x75超低入射角模式L110---2335170x1704.日本日本JERS-1卫星JERS-1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1992年发射。用于国土调查、农林渔业、环境保护、灾害监测。星上传感器SAR。8卫星参数:太阳同步轨道赤道上空高度:568.023公里半长轴:6946.165公里轨道倾角:97.662o周期:96.146分钟轨道重复周期:44天经过降交点的当地时间:10:30-11:00空间分辨率:方位方向18米距离方向18米幅宽:75公里5.欧洲欧洲在卫星技术发展中曾得益于美国,也曾受制于美国,因而欧洲努力发展适合欧洲需要的遥感卫星。“欧洲遥感卫星”(ers)成功地提供了高质量的、当时全世界较缺少的微波遥感数据,促进了遥感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在对地观测领域的地位。欧洲发展遥感卫星最大的特点是国际合作,例如参加ers计划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约60个企业和科研部门。欧空局ENVISAT卫星Envisat-1属极轨对地观测卫星系列之一(ESAPolarPlatform),该卫星总研制成本约25亿美元。星上载有10种探测设备,其中4种是ERS-1/2所载设备的改进型,所载最大设备是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ASAR),可生成海洋、海岸、9极地冰冠和陆地的高质量图象,为科学家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图象来研究海洋的变化。其他设备将提供更高精度的数据,用于研究地球大气层及大气密度。作为ERS-1/2合成孔径雷达卫星的延续,Envisat-1数据主要用于监视环境,即对地球表面和大气层进行连续的观测,供制图、资源勘查、气象及灾害判断之用。卫星参数:发射时间2002年3月1日(欧洲中部时间)运载工具阿里亚纳5号火箭发射重量8200公斤有效载荷重量(仪器)2050公斤设计寿命5年~10年星上仪器数量10轨道太阳同步,高度800公里轨道倾角98°单圈时间101分钟重复周期35天耗资大约20亿欧元主要参与国家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芬兰,德国,意大利,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荷兰和英国6.其他CBERS-1中巴资源卫星CBERS-1中巴资源卫星由中国与巴西于1999年10月14日合作发射,是我国的第一颗数字传输型资源卫星。卫星参数:10太阳同步轨道轨道高度:778公里,倾角:98.5o重复周期:26天平均降交点地方时为上午10:30相邻轨道间隔时间为4天扫描带宽度:185公里星上搭载了CCD传感器、IRMSS红外扫描仪、广角成像仪,由于提供了从20米—256米分辨率的11个波段不同幅宽的遥感数据,成为资源卫星系列中有特色的一员。红外多光谱扫描仪:波段数:4波谱范围:B6:0.50–1.10(um)B7:1.55–1.75(um)B8:2.08–2.35(um)B9:10.4–12.5(um)覆盖宽度:119.50公里空间分辨率:B6–B8:77.8米B9:156米CCD相机:波段数:5波谱范围:B1:0.45–0.52(um)B2:0.52–0.59(um)B3:0.63–0.69(um)B4:0.77–0.89(um)B5:0.51–0.73(um)覆盖宽度:113公里空间分辨率:19.5米(天底点)侧视能力:-32士32广角成像仪:波段数:2波谱范围:B10:0.63–0.69(um)B11:0.77–0.89(um)小结:近20年来全球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表明,遥感卫星技术是一项应用广泛的高科技,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还是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这项技术。目前民用遥感卫星按其工作方式有四种主要类型,即光学卫星、雷达卫星、激光测高卫星以及重力卫星。世界光学卫星美国领跑,拥有目前世界最高分辨率(0.41米)和定位精度(3米)的商业光学卫星GeoEye-1。以及多颗顶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近年来欧洲及亚洲部分国家都陆续拥有了自己的光学卫星,并积极研制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已取得多项成果。11全球雷达卫星百花齐放,北美以加拿大的RADARSAT卫星最具代表性;欧空局、德国、意大利等以及亚洲的日韩等国家都拥有自己的高质量雷达卫星。12星载激光雷达三足鼎立,美国、欧洲和日本研制投入较多,其中欧美开发研究时间较早。2003年发射ICESAT卫星,搭载的地学激光测高系统GLAS在陆地上的主要用于测定全球的陆地地形,作为地形图和数字高程模型的参考基准。可测定分辨率为100米的陆地高程,精度约10米。2008年创新型测风激光雷达ALADIN升
本文标题:世界各国遥感卫星资料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07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