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5.脚手架搭设三级技术交底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记录号:使用编号:项目名称:脚手架安装技术交底交底地点时间年月日交底单位接受单位主持人主讲人(签字)接受人(签字):见后附签到表一、脚手架材料选择1.钢管落地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mm的钢管,表面要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2.其他扣件、跳板和安全网等材料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和标准化施工要求。二、施工流程及方案2.1工艺流程1.落地脚手架搭设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材料准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铺跳板安装防护栏及安全网。2.定距定位:根据模板构造要求,在墩身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墩身的距离,并做好标记;分出立杆位置,标记;垫板(垫木)、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2.2施工方案2.2.1.地基处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承台边缘距墩身距离足够的情况下,脚手架立杆可直接立在承台上,只需设钢垫板垫木,不需要进行地基处理。若承台范围不够,则需对地基进行处理,从承台边缘向外围按照3~5%找坡,回填砂石土夯实,上面铺设5cm厚垫木,然后再搭设立杆。2.2.2排水设置在距脚手架外排立杆外0.5m处设置排水沟,引至基坑范围以外,防止雨水对基础浸泡,存在安全隐患。2.2.3立杆设置⑴脚手架采用双排立杆,立杆顶端高出结构1m~1.5m,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与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⑵脚手架立杆纵距1.2~1.5m,横距0.8~1m;扫地杆与原地面距离0.2m;内侧立杆底部距模板边缘按25cm控制。有变截面桥墩,随着墩身高度增加,截面不断缩小,脚手架与墩身距离也会不断变大,此时在脚手架与墩身模板或钢筋之间搭设横向钢管,钢管上面铺设木板,横向钢管两端与脚手架和墩身模板或钢筋牢固固定,保证作业安全。⑶脚手架的底部立杆可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参差布置,使钢管立杆的对接接头交错布置,高度方向相互错开50cm以上,且要求相邻接头不在同跨内,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图一立杆及排水示意图⑷立杆应设置垫木和钢底座,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20cm处的立杆上。⑸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⑹同排内外侧两根立杆连线与墩身表面垂直。2.2.4大横杆、小横杆设置⑴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1.5m~1.8m,以便悬挂安全网,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cm。⑵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紧,其长度大于3跨、不小于6m,同一层大横杆四种要交圈。大横杆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其接头交错布置,不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小于50cm.,各接头距立杆的距离不大于50cm。⑶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主节点)及大横杆跨中设置小横杆,小横杆与墩台身表面垂直,主节点处两端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立柱上,跨中大横杆处扣紧在大横杆上,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⑷根据作业层跳板搭设的需要,可在两立柱之间在等距位置增设2根小横杆,保证跳板断头距离小横杆不超过15cm。图二立杆及纵横水平杆布置图2.2.4剪刀撑⑴本脚手架剪刀撑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用通长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⑵脚手架外侧立面必须设剪刀撑,剪刀撑一般每5步5跨设置一道,斜杆相交点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并沿架高连续布置。⑶剪刀撑的一根斜杆扣在立柱上,另一根斜杆扣在小横杆伸出的端头上,两端分别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中间每个主节点处均设固定点。所有固定点距主节点距离不大于15cm。⑷最下部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距地面的高度控制在30cm内。⑸剪刀撑的杆件连接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100cm,并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的距离≥10cm。2.2.6木跳板铺设⑴木跳板采用松木,厚3-5cm,宽20~30cm,长度不少于3.5m的硬木板。⑵跳板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并在两端8cm处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箍绕2~3圈固定。当跳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小横杆,各杆距接缝的距离均不大于15cm。⑶里外立杆间应满铺跳板。拐角交接处平整,避免出现探头及空挡现象,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跳板,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2.2.7斜道⑴墩台高度不大于6m的脚手架,采用一字型斜道;⑵墩台高度大于6m的脚手架,采用之字型斜道;⑶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设置;斜道宽度不小于0.6m,坡度采用1:1;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⑷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⑸斜道跳板横铺时,应在横向水平杆下增设纵向支托杆,纵向支托杆间距不应大于50cm;跳板顺铺时,接头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外采用三角木填顺;斜道脚手板上应设置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3cm。2.2.8防护设施⑴在作业层下部架设一道水平兜网,随作业层上升,同时作业不超过两层,设置安全网防护。⑵脚手架外侧使用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⑶脚手架外侧必须设1.2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排,高度分别为0.6m和1.2m。三、施工保证措施3.1技术保证措施3.1.1架子搭设完毕,用合格密目式完全网铺围于架子的外围和底部。3.1.5脚手架的安全性是由架子的整体性和架子结构完整性来保证的,未经允许严禁他人破坏架子结构或在架子上擅自拆除与搭设脚手架各构件。其中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下列杆件严禁拆除:主节点处横纵向水平杆。3.2安全保证措施3.2.1架子在搭设(拆卸)过程要做到文明作业,不得从架子上掉落工具、物品,同时必须保证自身安全,高空作业需穿防滑鞋,佩戴安全帽、安全带,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不得上架子。3.2.2在架子上施工的各工种作业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不得随意向下、向外抛、掉物品,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装置。3.2.3雨雪雾及六级以上大风等天气,严禁进行脚手架搭设、拆除工作。3.2.4设立安全员对脚手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3.2.5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护,安全员巡视检查。3.2.6脚手架必须有防止坠物伤人的标识。3.2.7搭拆脚手架期间,地面应设置围栏和警戒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3.2.8脚手架不得搭设在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内,并做好可靠的安全接地处理。3.2.9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和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3.2.10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正确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护鞋。3.2.11保证脚手架的整体性,不得截断架体。3.2.12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架不得集中堆放材料。3.2.13结构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同时作业层不超过两层。3.2.14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栅栏。防止坠物伤人。4、脚手架拆除安全技术措施1.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2.拆架的高处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3.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跳板、剪刀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4.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5.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运,严禁抛掷。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码,堆放整齐。6.如遇强风、大雨、雪、雾等特殊天气,不应进行脚手架的拆除,严禁夜间拆除。编制:审核:年月日
本文标题:5.脚手架搭设三级技术交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08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