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十一章: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一章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三、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一、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的和任务(一)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的(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任务(一)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目的1.提高保险企业的经济效益2.促进保险企业职工的全面发展3.提升保险企业的竞争能力(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任务1.形成保险企业人力资源2.调配人力资源3.教育、培训人力资源4.管理保险企业职工的生活5.调节保险企业人际关系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原理(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一)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本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2、能位相宜原理3、群体合力原理4、群体互补原理5、同素异构原理6、动态适应原理7、激励优化原理1、要素有用原理一切要素都是有用的,此为要素的共性。就一要素而言,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发挥不了作用,但在另外条件下可能发挥很大作用。根据要素有用原理,在开发管理人力资源时,第一,不要随意轻看某个人,认为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不可用”,要坚信没有无用之人,充分想念广大保险企业职员;第二,每人各有所长,又有其短,要善于用人之长,避其之短。2、能位相宜原理这里的“能”即能力、才能,“位”系职位、岗位。能位相宜的基本意思是:根据某人所具有的能力(才能),把其放在相应的工作岗位和职位上。或者说,根据不同工作岗位和职位对能力的要求,配备具有相应能力的人。3、群体合力原理合力,系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若干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对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力。合力的大小取决于各分力的大小、分力作用方向和作用点。分力尽管有大小之别,但只要同方向、同时作用于一个点,会产生强大合力;反之,虽然各个分力很强大,却作用不到一个点上,作用力方向分散、多方位,甚至反向,结果作用力抵销,而绝无合力产生。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借用这一物理概念,是指在保险企业统一目标指引下,恰当地将不同的个人协调地组合成一体,凝结成为强大的内聚力,发挥集体的力量。4、群体互补原理个体的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在一个群体内,人们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也就是互补,包括个性的互补,年龄体力的互补,知识技能的互补,组织才干的互补等等。在一个最佳组合结构群体内,成员间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互相协调,互相推动,相互促进,最大限度地充分发挥群体作用,必然产生增值效果,达到个体所不能达到的目标。5、同素异构原理一般来讲,事物的构成要素或成分因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动,会引起不同的结果,甚至发生的变化。这一道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一个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群体环境中各种有关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群体的行为不等于群体各成员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同样数量和素质的一个人力资源群体,如果排列组合不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应。6、动态适应原理这是指人与事总是处于不适应——适应——不适应——适应的不断矛盾运动过程,人与事相适应是相对的,在动态运动中实现。因此,在实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不能将适应或者不适应绝对化,视为固定静止,一成不变。应当根据变化了的情7、激励优化原理激励,是调动保险企业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和鼓励其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现代保险企业事业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积极性和潜能的充分发挥。激励,则是挖掘人的潜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重要的关键环节和手段。(二)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1.工作和岗位的研究2.员工的选拔聘用3.员工的激励与领导4.员工的教育和培训5.人际沟通6.劳动计划与组织管理7.定员与定额管理8.员工薪酬管理9.员工劳动保险与福利管理10.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三、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1、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2、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3、保险企业人力岗位的设置1.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保险企业人力管理是指保险企业为全面实施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实现各项经济与非经济目标,培养和开发企业职工的智力、促进其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的提高、对保险企业职工的团队精神与敬业精神等进行培养的全面过程。2.保险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1)要明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2)计划性原则(3)内容结构合理化原则(4)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原则3.保险企业人力岗位的设置(1)岗位及其特点(2)工作岗位的分类(3)工作岗位的设置(1)岗位及其特点岗位亦称职位,就是工作位置,即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与其他相关人员的协作方式。岗位具有以下特点:(1)岗位是以事(工作)为中心而设置的(2)岗位不随人走(3)岗位的数量是有限的(4)岗位具有专业性和层次性(2)工作岗位的分类岗位分类又叫职位分类,就是按业务性质和难易程度对工作岗位进行排列组合,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型,然后进行分类管理。保险公司的工作岗位主要分为三大类:管理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3)工作岗位的设置①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置②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设置①管理工作岗位的设置管理工作岗位是按一般员工的比例和组织机构的定员来确定,包括企业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决策层一般为公司的首脑机关,设有总经理(董事长)、副总经理等岗位及相应的职务;管理层包括各管理部门的行政领导岗位,设有部门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岗位职务;执行层是承上启下的部分,按照管理层提出的公司发展计划和经营任务,对下级部门行使监督执行和管理的职权,一般设经理(处长)、副经理(副处长)、科长、副科长等岗位职务。②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的设置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范围:第一,保险业务专业岗范围:保险业务管理、团体保险、个人保险、医疗保险、再保险、精算、产品开发、保险理论与政策研究、财会、稽核、审计、投资、资产管理、资金运用与管理、计划统计、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岗位。第二,非保险业务专业岗范围:保险业务宣传、翻译、编辑、文秘档案等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财会、房管、基建、设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岗位。第三,政工岗范围:党委、团委、组织、纪检监察、工会、老干部工作、信访、保卫等岗位。各专业岗位的职务一般分为高、中、初三个等级,如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工程师;助理经济师、助理会计师、助理工程师等。结束语林语堂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为什么世界上只有5%的人成功,而95%的人不能成功?原因是95%的人大脑里都有四个字‘我不可能’!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0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