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涉及课程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和战第9课南宋和金的对峙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单元综述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南下,民族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课程标准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2.列举宋朝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了解宋朝的社会生活。4.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的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单元,知道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史实,知道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部统一到元朝出现大一统。知道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在南宋时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增加民族认同感。通过经济重心南移的学习,认识到社会经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方面。重点:经济重心的南移。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建立以及建制。难点对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和战关系的认识。政治:由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民族关系:出现民族融合的高潮对外关系:对外交流频繁,海外贸易兴盛文化: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与近代贴近阶段特征主要特点: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1)总的趋势是由一统走向分立,再由并立走向统一。(2)从地域上说,由中原向四周;从东北到西北,从北方到南方;表现在宋辽夏金元在军事上的战与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相互交融。地域上也由中国向世界扩散,东西方的文化得到进一步交流,中国在此时仍处在先进地位。中国的政治改革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地域上也包括从陆路到海洋,中华文明通过陆路、海路向外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也向外国输出。欧洲传教士来华传教,马可·波罗到中国。阿拉伯文化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知识结构政权的并立元朝的大一统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民族融合的高峰经济重心南移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社会生活丰富政权名称时间建立者都城民族辽916-1125年耶律阿保机上京契丹族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汴京汉族金1115-1234年完颜阿骨打中都女真族西夏1034-1227年元昊兴庆党项族南宋1127-1279年赵构南京-临安汉族元朝1271-1368年忽必烈大都蒙古族知识结构—政权的并立知识结构—民族间的战争与融合1.宋辽之间的战争—澶渊之盟—和平相处和交往2.宋夏之间的战争—宋夏和议—和平相处和交往3.南宋与金的战争—宋金和议—和平相处和交往战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知识结构—元朝的大一统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2.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统一全国3.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执掌地方政务;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设宣政院,统辖吐蕃地区,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元朝民族融合的高峰——出现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知识结构—经济重心的南移原因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2.南方有相对安静的政治环境3.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4.生产工具的改进和高品质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表现1农业: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和北方;“苏湖熟天下足”;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不断扩大。2.手工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宋朝造船业十分发达;纺织业有了显著发展。3.商业:宋朝商业活跃,出现大量集市和城镇,北宋前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4.宋朝海外贸易空前发展,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设立市泊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名称时间发明者传播意义造纸术西汉劳动人民东传朝、日西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东传朝、日,西传非、欧经济、省时,促进文化传播指南针(原名司南)战国南宋时,阿拉伯人学会使用为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火药唐朝炼丹家元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知识结构—宋元时期的科技代表人物时期代表作史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宋词苏轼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两宋之间《如梦令》辛弃疾南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元曲关汉卿元朝《窦娥冤》知识结构—宋元时期的文化知识结构—宋朝的社会生活宋朝的社会生活与近代非常贴近1.衣食住行:麻布是大众化的衣料,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住宅和交通与近代贴近2.四时节庆——三大节日:元旦;清明节;端午节3.城市娱乐——市民阶层的崛起(娱乐:瓦舍;体育:蹴鞠、相扑、水上运动等)4.崇学风气:读书风气很浓,人们都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打通权力之门。重点难点解析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三国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快速发展;唐朝中后期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连绵,南方经济得到稳定的发展;到了宋代,南方成了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先进地区,超过北方,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表现:南方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完全超越北方。民族关系的发展1.政权并立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战争频繁,但最终相互妥协而结束战争,并维持了相对持久的和平局面,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互相的沟通与了解,随后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逐步向边境地区扩展,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在边境地区设立榷场进行交换,中原的制瓷技术和印刷技术也传播到了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大量南下移民更是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2.蒙古兴起和元朝建立促进民族融合元朝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的分裂局面,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族人民长期杂居互相通婚,民族差异逐渐缩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认识、感悟,能跟大家交流一下吗?1.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虽然有战争和冲突,但是民族间的融合发展是主流。2.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的是宋代的()A.元宵节B.元旦节C.端午节D.中秋节2.北宋末年,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扬州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A.会子B.交子C.存折D.支票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造船技术的进步B.宋朝经济的繁荣C.政府的鼓励政策D.南方经济的繁荣单元大练兵BBB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名句?()A.李白B.岳飞C.文天祥D.元世祖5.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一个行政区是以什么为标志?()A.中书省的设立B.理蕃院的设立C.宣政院的设立D.吏部的设立CC6.材料解析题……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⑴上述材料史称什么?⑵当时的“大宋皇帝”是谁?⑶上述“誓书”的签定产生了什么影响?⑷历史上把材料中宋朝给辽国的“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做什么?类似的情况发生在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澶渊之盟宋真宗宋辽之间开始了较长时间的和平相处的局面,北宋和辽都在边境地区设置了互相交易的市场,贸易和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丰富了汉族和契丹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岁币宋与西夏7.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出现了全国的统一。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要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对中央和地方包括西藏、澎湖和琉球实行管辖。这样全国各地区统一在中央的管辖之下。请回答:(1)元朝以前有哪几个政权也曾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2)元朝设立什么机构管辖大都和附近地区?其他地方设立什么机构管辖?(3)元朝是怎样对西藏、澎湖和琉球进行管辖的?秦朝西晋隋朝大都附近设中书省;其他地区设立行中书省(行省或省)设宣政院管辖西藏;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唐朝末年以来的分裂和战乱局面,推动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大融合。(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统一对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积极影响?再见!
本文标题: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共28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2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