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开题报告
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论文使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现在我们很容易看到这样两种现象:第一种,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原本看似非常遥远的国家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密切而又即时的联系,使得整个地球上所有国家的距离在不断地缩小,联系日益密切。而另一种,在技术革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里,各国的经济、文化理念、信息技术等的交叉传播,使得社会变化加剧,传统伦理价值观念遭受冲突,不同价值理念导致的热战、政治冲突、经济制裁也时有发生。人们逐渐开始对伦理道德的价值标准感到模糊,进入了一个糟糕的时期。在一次次的事故发生过后,人们迫切地需要一些清晰的价值标杆,去作为衡量事物的尺标,矫正畸形的认知。现如今的中国社会也是一样的,混乱的价值观念容易诱发许多社会问题。在这个文化多样融合与社会转型的今天,西方价值观念的不断传入,使得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新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开始不断浮现。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各式各样的英雄人物、最美人物所感动;也会为那些扎针老师、体罚老师的行为感到愤怒。但道德底线的一次次下降,使得原本是举手之劳的扶倒地老人行为也成为了社会热点,行动前还需留存“证据”。教育行业中的人际关系在这个社会的大环境下,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的考验。老师对学生的体罚、家长用红包钓鱼老师犯错、学生因一点小事就杀害老师、食堂负责人对学生餐费的贪污等等,正一次次刷新我们对于教育系统的认知。我们心中最后一方净土也正在逐渐失去它原本的样子。在这之中对于教师伦理的不够重视是重要因素之一,过多的将教育停留在文化知识上,使得教师在教育理念与利益观念产生冲突时,出现教师伦理意识上的模糊,难以坚定正确的教育立场。因而加强教师伦理的渗入与学习,是为了引导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明确伦理观念,能够在法律与道德的范围内使教育事业得到良性发展。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研究现状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通过专著、论文等多种形式产生了许多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方向。但由于国内外社会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原因,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研究群体也不尽相同。国内关于教师教育伦理的书籍已经有很多了。例如:吴安春的《德性教育论》(2003)、卫荣凡的《高校教师师德自律论》(2004)、李廷宪的《教育伦理学的体系与案例》(2010)、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论文使用冯婉桢的《教师职业伦理的边界——以权利为基础》(2012)、陈娇云、汪荣有的《教育伦理与教育公正》(2015)、程亮的《教育的道德基础——教育伦理学引论》(2016)等等。它们都对我国的教育伦理事业做出了贡献。除却已出版的专著之外,在知网上以“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搜索关键词,搜索到的文献刊物已达到近4000篇,其中增长速度急剧加快的是在2014年之后,显然由于当年“北京幼儿园虐童”事件的大面积发酵之后,幼儿教师的道德问题被摆在舆论风口,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重视度也逐渐更多地引起民众及专家学者们的思考。以上文献材料大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是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界定、要求等理论问题的研究。刘彦华认为,不同时期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和意义,应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彭亚青、周振军认为,“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实践所达到的自觉程度,是教师在这一特殊职业的工作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品德”。拥有类似观点的还有方凌雁、姚亚东等人。虽然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界定和要求不尽相同,但对于幼儿教师师德最基本的规范与要求还是较为接近的。其二,是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现状、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方面的研究。此类研究在幼儿教师虐童事件产生后出现激增。陈东梅等学者以某一地区为调研对象,结合实际事件和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唐志彬对于幼儿教师质量问题的研究得出社会各界对于幼儿教师师德的要求普遍偏高是一种大众现象,认为这也是问题产生后社会哗然的原因。王凯对当前的师德观念提出三大特征:从崇高师德转向底线师德,从拓展性师德转向专业化师德和从抽象师德转向实践性师德。其三,是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发展路径问题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将理论的问题与实践相结合,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让职业道德建设问题具有了实践的可操作性。如王静提出的现实问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可以通过具体的培训得以提升。袁爱玲认为:完善教育法规、建构幼儿教育专业伦理体系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基础保障,发展专业精神是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水准的途径,走向专业伦理是幼儿园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目标。还有的学者从立法等角度详细分析幼儿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可行性。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社会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涉及教师师德问题。例如:美国鲁宾森和莫尔顿的《高等教育中的伦理问题》(1985)、德国嘉姆的《教育伦理学——分析教育关系的尝试》(1988)、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论文使用瑞士欧克斯的《教育伦理学引论:问题、悖论与展望》(1992)、美国芬纳:《教育伦理学》(1999)、美国斯特赖克和索尔蒂斯的《教学伦理学》(2009)等。通过西方的关于教师师德问题的研究解读,对于他们有关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立法的形式将幼儿教师纳入到法律管理和帮扶体系之中,在严格的法律保障下建设鲜明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国度,对于各项行为规范以及形式条例都尤为重视,对于教育行业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法规方面也是如此,在他们看来情理的方面相比于明确的规定更显不确定性。例如美国,早在1918年就颁布了最初版的《教师伦理规范》,后经过多次修订,在1929年时美国教育协会通过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后几经波折,终于在1975年完善确定了《美国教育协会教育伦理准则》并沿用至今。准则中对于教师伦理问题也做出了专门的说明,对范围做出规定的同时,明确了教师应尽的义务并规定了较为完善的评判标准。直至1990年,美国的幼儿教师协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也颁布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的伦理守则》,守则的主要内容以幼儿教师为主要遵守人,明确幼儿教师的从业关系群体以及在面对各项关系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责任与义务。对于专业化的幼儿教育伦理守则的设立,美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琳莲·凯茨认为:“建立幼儿教师道德规范的意义重大,其原因在于,幼儿教师的权力、地位相对于服务对象来说比较大。幼儿教师服务的对象是一群柔弱娇嫩的孩子。幼儿几乎无力改变或修正教师的行为,除非教师觉察并修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注重内在的师德并强调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研究反思教师道德问题,认为任何的教学内容和过程都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他对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希望幼儿教师能够做到转变自身的角色认知和教学观念,做到通过态度上的转变来实现儿童的健康发展需求。日本著名教育家福泽谕吉认为,幼儿教师应当做到言传身教,且身教的重要性要胜于言语上的教学。他在《福泽谕吉教育论著选》中说,德育贵在身教而不在于言教。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只靠教师的讲授不足以奏效,父兄的训诫也难以成功,最重要的是教育者本身是一位有德行的人。当教师自己拥有良好的品质并将其在日常中展现出来,才能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加里宁也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部学生。这些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一个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这样,所以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3.研究现状分析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论文使用纵观整个教育活动的历史,结合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与伦理始终都是不可分开去讨论的一个整体性问题。历年来对于幼儿教师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不胜枚举,但这之中依旧存在部分问题。第一,是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没有一个很好的界定。在以往对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中,绝大部分的研究者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简单的划分在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之中,而忽视了其特有的需求和特点。幼儿教师虽然也是教师的一种,本身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教师有共性但也有不一样的个性,无论是其针对的群体还是施教的内容而言,都有着独特的地方。因此在这一方面还需要更为细致的划分加以区别和讨论。第二,与实践教学中的幼儿教师相脱离。在较为早期的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的3000份论文文献中可以看出,早期的研究更多的停留在理论问题上的研究,而缺乏对于现实情境的关注度。现如今由于幼儿教师社会问题的频发导致现实问题关注度不断加强,但所占比例整体依旧较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作为一个现实问题,聆听在职的幼儿教师的心声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必要。第三,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的伦理专业度依旧有待提升。在现有可查阅到的论文、专著中对于教育伦理问题的研究着教育学背景的学者数量占比高,这部分专家与学者拥有较高的教育学专业性,在发表教育伦理问题的观点时多以本领域专业为基点,但对于伦理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还是存在差异的。幼儿教师伦理问题作为教育与伦理问题交叉的领域学科,更多时候也需要跨出教育领域与伦理专业相结合,从而实现突破。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本文一方面以文献分析和研究为主要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专著的阅读和对知网等相关网站的文献查阅,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整合,充分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领域在国内外的相关发展历史和研究动态,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符合实际需求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采取比较法,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直接材料或者是间接材料,包括相关文集、论文等等,明确分析出各种思想的相同点与差异点。再通过与其他思想进行对比探讨,分析出我国当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和发展进步。本文从历史角度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较为可行的职业道德建设路径。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握理论与现实需求不脱轨,提出符合新时代需求和幼儿教师职业特征的建设意见和思路。本内容仅供参考,切勿论文使用四、主要研究内容绪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及原因中外教育家关于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有益启示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改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径路及现实意义五、参考文献伦理学参考文献:[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王正平.应用伦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教育学参考文献:[1]陈鹤琴.家庭教育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2]陈鹤琴.陈鹤琴教育箴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陈鹤琴.幼稚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7]玛丽亚·蒙台梭利.发现孩子[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玛丽亚·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M].王承绪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苏霍姆林斯基.怎么样成为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10.[10]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84.[11]斯宾塞.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24[12]洛克.教育漫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13]夸美纽斯.大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14]陈萍.蒙台梭利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D].山西:山西大学,2008.[15]张振华.美国蒙台梭利教育运动研究(1909-2004)[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
本文标题: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2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