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演出经纪人考试舞台艺术
什么是舞台艺术?顾名思义:就是舞台上的艺术。其含义:一是舞台,这是艺术的载体;二是艺术,即能在舞台这个载体上表现或演绎的东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舞台艺术包括哪些门类昵?主要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曲艺、杂技等五大门类。下面分别对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门类艺术的基本知识作简要地阐释。舞蹈基础知识舞蹈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行为,从古代的祭祀、狩猎到现代的健身、庆功;从广场上群众用以自愉自乐和健身的交谊舞、广场舞等生活舞蹈,到专业舞台上给人以享受和愉悦的艺术舞蹈。都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和紧密的联系。舞蹈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心灵的歌唱;是用躯体创作的绘画,是用姿态书写出的墨宝。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概括地说:舞蹈是一种用人的肢体语言塑造立体形象,并以此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使欣赏者在得到美得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一种艺术。舞蹈的分类我们把舞蹈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活舞蹈,另一类为艺术舞蹈。(一)生活舞蹈生活舞蹈顾名思义就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关联的舞蹈。如:1.习俗舞蹈——亦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各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各类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舞蹈活动。这种舞蹈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2.宗教、祭祀舞蹈——它是一种人们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时的舞蹈。宗教舞蹈主要用以乞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五谷丰登或感恩神灵恩赐。祭祀舞蹈则是祭祀先祖和神灵的一种礼仪性舞蹈。3.社交舞蹈——这主要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时的舞蹈活动。最典型的是集体舞和交谊舞。4.健身舞蹈——这是一种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得舞蹈。最典型得是广场舞、韵律操等。5.教育舞蹈——这主要指教育教学机构进行的舞蹈活动及开设的舞蹈课程。(二)艺术舞蹈这类舞蹈形成的是一种表演艺术。它是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和提炼,从而创造出主题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并在专门的演出场地表演的舞蹈作品。艺术舞蹈大至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和现代舞四个类别。下面逐一加以介绍:1、古典舞——古典舞专指在各民族中长期流传至今的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舞蹈作品。是历代舞人共同创造、加工、继承的优秀舞蹈艺术成果。这些成果具有自成体系的美学原则、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整的表现手法和严谨的训练方法。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舞蹈艺术中具有代表性意义。距今2800多年前,中国古典舞就形成了“舞、诗、乐”三者融为一体的古典艺术风格。到公元1400多年的盛唐时期,古典舞更加走向成熟和独立。杜甫笔下的《剑器行》就有“爧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对当时舞蹈的赞颂。白居易笔下的《霓裳羽衣歌》也写到“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不仅在古代诗人的诗作描绘中,在舞蹈的史记和绘画雕塑中都形象地记载了历史舞蹈表演形态的遗迹,都可以追寻到古代舞蹈家的舞影。中国古典舞动作形态是以“圆”为核心的,在收与放、静与动、松与紧中力求平衡,并对舞蹈中“力、气、韵”三者的统一有很严格的要求。2、民间舞——这是劳动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广大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汉族民间舞蹈主要有:秧歌(主要流传在北方地区);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广东英歌、秀山花灯、福建采茶灯(主要流传在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蒙、朝、藏、维、苗、傣、壮、侗、羌等各民族代表性舞种。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它们从整体上说具有共同的特色,那就是:载歌载舞、自由生动;巧用道具、技艺结合;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自娱自乐性和表演性。中国民间舞蹈最主要的形式:(1)秧歌——汉族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中国农村各地,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的颂歌、民间的农歌、菱歌有关。表演形式分为:大场——集体表演;小场——以双人对舞为主,亦有三人和单人形式;后场——为情节简单的小歌舞形式。(2)龙舞——汉族民间舞蹈。也叫龙灯。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集中居住的地区,是由多名演员共同操作龙形道具挥舞表演的形式。表演技法一般分为一龙、多龙、整龙、段龙等。道具质地有绢、布、草、纸等。有“布龙”、“龙灯”、“草龙”、“百叶龙”和“纸龙”,有的地方还有“板凳龙”,等等。(3)跑旱船——汉族民间舞蹈。也叫“旱船”、“采莲船”。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船帮饰以绸布或画上水纹图案,船篷四周附以饰物,装置彩灯,犹如水上划船。表演形式一般由男女扮演夫妻或父女,女在船中,男在船外,持桨划舞,两人密切配合。(4)多朗舞——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流传于新疆麦盖提、巴楚、阿瓦提、莎车等地区。舞蹈以双人对舞为主,可几组同时进行,男女均可参加。舞蹈始终在弦乐与伴唱声中进行,伴唱者以多朗地区特有的男声高八度演唱,高亢、豪迈的歌声,伴以手鼓有力地敲击,更增添了多朗舞的特色。(5)筷子舞——蒙古族民间舞蹈。是鼓庆欢宴中由男子即兴表演的道具舞蹈。取一把筷子在其末端一一穿孔后,用绳系扎,綴上绸带制成道具。表演者在歌声和伴奏声中手握筷子随舞蹈动作击打身体各部位及地面,响声别致,舞姿优美。(6)长鼓舞——朝鲜族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朝鲜族居住区。舞者肩挎一杖鼓,置于胸前,右手持细竹条,双手击鼓,翩翩起舞,鼓点丰富,舞姿多样。(7)果卓——又称“锅庄”(即围圈歌舞的意思)。是西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舞。分为农区和牧区两种风格。锅庄舞姿娇健雄壮,舞蹈多模拟禽兽,注重姿态和情绪的表现,是藏族人民勇敢剽悍性格在舞蹈中的体现。3、芭蕾舞“芭蕾”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源自意大利语“跳舞”一词。指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古典舞蹈和舞剧形式,并综合音乐、戏剧、哑剧和舞台美术等形式的舞蹈艺术品种。其发源(孕育)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后期的法国,18世纪传入俄国,19世纪成长为独立的戏剧艺术。故其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鼎盛于俄国,最终从俄国走向了世界各国,先后形成了意大利、法兰西、俄罗斯、丹麦、美国、英国等学派。19世纪前的芭蕾舞属于古典芭蕾,其历史约有500年,是沿袭宫廷芭蕾的各种技法与表现方式,经过不断地改变和革新,在19世纪最终形成了芭蕾舞。古典芭蕾有浪漫派与古典派的区分,浪漫派为17、18世纪的舞剧,如《吉赛尔》;而古典派则专指19世纪的舞剧,如《天鹅湖》。20世纪的芭蕾受现代舞的冲击和启发并融合现代舞的某些技术与理念,就诞生了“现代芭蕾”。20世纪20年代芭蕾传入中国,在接受了俄罗斯学派的芭蕾舞剧艺术的熏陶后,由中国人上演的外国经典芭蕾舞剧逐渐走进了中国人的艺术视野。1956年北京舞蹈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外国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1958年第一次上演《天鹅湖》。白淑湘成功扮演了女主角“奥杰塔”,被称为中国的第一只“白天鹅”。1964、1965年又相继创作演出了反映现代生活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1978年以来,中国的芭蕾创作和演出空前活跃,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并且在民族化方面作了大胆有益的尝试,出现了《祝福》、《雷雨》、《林黛玉》、《梁祝》、《魂》、《蓝花花》等一大批受到中国观众欢迎的作品。4、现代舞西方现代舞始于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叶,是一种欧美兴起的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雷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雷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创始人被公认为是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西方现代舞的审美标准:永远不因袭前人的遗产,而是与今天时代同步,以个人的真实感受为依据,标新立异、追求创新。现代舞是不断地以肉体的叛逆去争取人性的自由与民主的艺术,是使舞蹈艺术永远追随时代的要求而前进的艺术。中国现代舞也是“新舞蹈的概念”,是由吴晓邦先生从日本带回中国的。新舞蹈的概念主张“与旧有的古典芭蕾彻底划清界线,努力创造出一种在思想观念、训练体系、创作方法和舞蹈形象上具有全然[新]意的舞蹈”。中国现代舞作为舞蹈的属类概念,确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当代舞蹈实现舞蹈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艺术革命。二、中国舞蹈名家名作介绍(一)古典舞作品及主创人员1.《响屐舞》——时代:春秋战国。舞者:著名宫廷舞人西施。这种舞蹈是舞者穿着木屐,在木板上跳舞,发出铮铮嗒嗒的响声,与舞者衣裙上的铃铛的响声交相呼应,造就一番迷人的风韵和味道,故叫做“响屐舞”。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其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忍辱负重、以身报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最后乱吴宫灭吴,挽救了越国。2.《霓裳羽衣舞》——时代:盛唐时期。舞者:唐代著名舞蹈家杨玉环。其生得丰满艳丽,被称为盛唐时期典型的美女。能歌善舞,还会多种乐器,深受唐玄宗宠爱。3.《掌上舞》——时代:西汉时期。舞者:汉代著名舞人赵飞燕。相传汉成帝为其制造一个水晶盘,令宫人用手托盘,赵就在盘上跳舞。还相传她在乐师冯无方掌中起舞,故而得名。赵飞燕是个悲剧人物,虽贵为皇后,又尊为皇太后,但汉哀帝驾崩后被贬为孝成皇后,不久又被贬为庶人,继而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自杀身亡。她也以美貌著称,“环肥燕瘦”就是说的她和杨玉环。4.双人舞《飞天》——时代:当代。1954年中央歌舞团首演。编导:戴爱莲。首演者:资华筠、徐杰。舞蹈编导继承、发展了我国传统舞蹈中长绸舞的技法,以凝练的舞蹈语汇、抒情浪漫的手法、神形并茂地将“飞天”的形象再现于舞台上。5.独舞《春江花月夜》——时代:当代。1957年北京舞蹈学校首演。编导:栗承廉。表演者:陈爱莲。该独舞根据同名乐曲的意境构思,表现了一位古代少女在春天的月夜,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触景生情,幻想着自己将来美满、幸福的爱情生活。6.舞剧《小刀会》——编导:张拓、白水、仲林、舒巧。1959年上海歌剧院舞蹈团首演。主要演员:舒巧、陈健民、叶银章、仲林等。1994年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其根据19世纪5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中上海“小刀会”武装起义的史实创作,以上海人民为反帝反清朝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潘启祥、周秀英秘密组织穷苦百姓运制武器,准备发动起义为主线展开的故事情节。7.舞剧《丝路花雨》——编导:刘少雄、张强、朱江、许琪、晏建中。1979年甘肃省歌舞团首演。主要演员:贺燕云、张丽、傅春英等。1994年获得“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奖。作品以唐朝丝绸之路发生的逸事为主线,是一首礼赞中外人民友谊的优美诗篇,也是一幅中国人民创造的绚丽的历史画卷,舞蹈体现了敦煌特有的“S”形曲线运动规律,把静止的姿势和其风格统一的动作过程结合起来,特别是“反弹琵琶伎乐天”的造形姿势和与之相应的一段独舞,让观众耳目一新。8.舞剧《铜雀伎》——编导:孙颖。1986年中国歌剧舞剧院首演。主演:夏丽蓉、于健、方伯年等。舞剧描写东汉末建安年间,曹操修建铜雀台前后,一对歌舞伎乐人的悲剧故事。该剧立意深远,揭示出中国古代歌舞伎人的悲惨命运。全剧悲剧色彩浓烈,大起大落的剧情发展引人荡气回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9.集体女子舞《踏歌》——编导:孙颖。1997年北京舞蹈学院首演。主演:刘捷、张婷婷等。1998年获得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创作金奖、表演银奖。《踏歌》将一幅古代丽人在良辰美景中携手游春的踏青图,以久违的美景佳人意象体恤纷纷扰扰的现代众生,表现得淋漓尽致。10.独舞《敦煌彩塑》——编导:罗秉钰。1980年空政歌舞团首演。主演:杨华。1980年获得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舞蹈展现了一位女神在彩云的烘托下从天而降,款款向观众走来。编导以敦煌画中舞姿的最大特点——“S”形成基础得韵律和体态,把扭腰、翘臀、倒头加以美化和艺术夸张,给观众们展示了一种独特美妙得曲线,塑造了典型的中国式的美。11.独舞《醉剑》——编导:张家炎。1980年南京前线歌舞团首演。主演:张玉照。19
本文标题:演出经纪人考试舞台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3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