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DOC 9页)
【文献号】1-41【原文出处】理论学刊【原刊地名】济南【原刊期号】200403【原刊页号】38~42【分类号】F10【分类名】国民经济管理【复印期号】200405【标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中国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必然选择【作者】胡俊文【作者简介】胡俊文,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胡俊文(1962—),男,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副教授。【内容提要】以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为核心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以新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理论,为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中国产业发展必须强化现有比较优势,加快引进新的比较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加快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避免落入“比较优势陷阱”。【摘要题】产业结构【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相互关系/战略调整【正文】〔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4)03-0038-05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应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而深刻认识这一问题,就必须分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及相互关系,进而推动中国产业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快速转变。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内容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于18世纪中叶,完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经济学中,用来解释比较优势的理论主要包括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瑞典经济学家伊莱·赫克歇尔和伯蒂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1919年用瑞典文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因而要素禀赋学说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比较成本学说和要素禀赋学说,从两个方面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动力:一是生产同一产品时,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二是各国间的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各国间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形成。也正是这种差异,成为各国产业间国际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原因。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主要在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以产业间贸易为研究对象,即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产品)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在市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业内贸易,即一国既出口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的制成品,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对其形成的原因及其相互关系却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仅从供给方面分析了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规律,没有考虑需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力欠发达、物资匮乏、需求水平低下的时代,由于卖方决定市场,供给决定需求,仅从供给方面分析比较优势无疑是正确合理的。但是,在生产力相对发达,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的今天,市场已由卖方转向买方的情况下,一国产业(产品)的价值能否得到实现,贸易利益能否最终获得,要取决于该国产业(产品)能否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取决于贸易各国同一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现实的贸易是按照绝对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方向进行的,如果同一产业之间不具备竞争优势,产品就被排除在国际交换之外,比较利益也就根本无法实现。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论证了在市场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一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来源,揭示了国际贸易发生所依据的是竞争优势。他们提出一国企业或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产量扩大,生产的平均成本降低,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是指企业产量增加而导致平均成本下降,后者则指某一产业中各个企业的平均成本随着整个产业产量扩大而下降的情况。2.产品异质。指同类产品的差别,它主要包括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两种形式。垂直差异是指产品质量上的差别;水平差异是指产品特征组合方式的差别。3.企业的竞争策略。它包括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策略、串谋、交换威胁、技术和信息控制等多种竞争策略维护和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将竞争优势的外延扩大到国家和地区的范畴,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方面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波特提出竞争优势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源于这个国家的主导产业具有竞争优势;而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又源于企业由于具有创新机制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说到底,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若干行业的竞争优势,就是生产力水平上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投入;而波特则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禀赋的重要性将日趋下降,功效将日益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支持环境和支持性的制度环境,以确保投入要素能高效地升级换代。在具体论述一个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构成因素时,波特提出了决定国家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认为有6种因素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1.要素条件。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创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2.需求条件。包括市场需求的量和质(需求结构、消费者的行为特点等)。3.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4.公司战略、市场结构与竞争对手的情况。5.政府行为。6.机遇。这6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国家产业的竞争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波特进一步发展了竞争优势理论,创立了新竞争经济学,提出了产业积聚的概念,即经营同一产业的一群公司在地理上往往集中在一起;在一个产业集聚区域,既有主导产业、企业,又有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的其他产业、企业和机构。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立体网络,既竞争又合作,从而赢得了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转变。(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相互分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之间往往表现为彼此相互分离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假设条件上的差异性,导致理论上的相互分离。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产生和发展于自由竞争时代,当时的国际分工以产业间分工为主要形态,使得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间贸易和竞争力的来源具有较强的解释力。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竞争格局的变化,以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越来越偏离了国际竞争格局的现实状态。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对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前提进行了重大修正。他们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把国际贸易纳入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阐明了在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来源。这样,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在假设条件上形成了差异。另外,比较成本学说和资源禀赋理论研究问题的前提条件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在此条件下,落后国家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业(产品)才有可能转变为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这些假设条件都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使得落后国家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业(产品)转变为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大大下降,从而出现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两者之间的互相分离。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作用范围上的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的相互分离。比较优势如前所述,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强调的则是各国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比较优势体现的是一国特定产业与他国各产业的生产率差异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而竞争优势体现的是各国各产业生产率的绝对优势。鉴于上述两者之间在作用范围上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就集中表现在论证了国家间产业分工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而竞争优势理论的实践意义则集中表现在论证了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比较优势主要涉及国际贸易中的经济关系,而竞争优势不仅涉及国际贸易,而且涉及国际投资,因为一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两个主要途径是产品出口和跨国投资。对于一国来说,外资的进入所引起的本国产业与外国产业间的国际竞争甚至比国际贸易中表现出的产业国际竞争更为激烈。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作用方式上的差异性,导致两者之间的相互分离。比较优势主要用于诠释产业间的国际交换关系,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竞争优势更多地作为分析产业内贸易的依据,则更加偏重于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在某种情况下,有利的条件未必能使一国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并不等于就一定具有竞争优势。相反,一定程度的逆境,往往成为刺激一国特定产业增强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国产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往往通过各国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而最终将生产成本的差异体现在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上,从而形成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但是,竞争优势不仅仅包括价格竞争力,还包括非价格竞争力,如产品的质量、性能、款式、包装、运输费用、品牌偏好、文化内涵、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非价格因素,甚至还受到企业的生产规模、竞争策略以及各国之间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可见,产业竞争实力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的不同作用方式的直接反映和综合体现。(二)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相互联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往往同时发生作用,不仅在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而且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者之间在内容上相互融合和渗透。李嘉图、俄林等人建立在比较成本和资源、生产要素禀赋基础上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内涵上相互融合,都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比较优势理论主要集中体现在一国自然资源禀赋等基本要素上,强调的是土地、劳动、自然资源等要素,这些要素包含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决定因素之一的要素条件之中,属于基本要素的组成部分。除强调要素条件外,波特还强调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公司战略、市场结构与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可见,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扩大了传统比较优势的内涵,并与比较优势理论在内容上相互融合、相互渗透。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往往同时发生作用,两者之间不能完全取消或相互替代。在一国的产业发展中,一旦发生对外经济关系,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就会同时发生作用。任何国家,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不可能在一切产业中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不能完全取消或替代比较优势。如在特定的条件下,假设只有两个国家并生产两种商品的假设前提下,如果采取最为抽象的理论层次分析,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按照比较成本优势进行完全专业化分工,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比B国都具有绝对优势,但如果两国进行完全的专业化分工,A国则专门生产Y产品而不生产X产品,B国则专门生产X产品而不生产Y产品,这时,A国的Y产品就是具有绝对优势,同时也具有竞争优势,或称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而B国的X产品也会具有绝对优势。道理很简单,因为A国完全放弃了X产品的生产。3.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者之间互为条件、相互依存并有条件地相互转化。在多个国家参与国际交换且存在相同的生产要素禀赋的条件下,建立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只能作为一种潜在优势,或者说是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只能构成一国产业(产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是一国产业(产品)最终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的充分条件,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作用的结果。一国产业(产品)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最终实现比较利益,才能形成真正的产业(产品)竞争
本文标题: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DOC 9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3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