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三上第二单元克和千克集体备课资料
樊川中心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资料三年级上册二单元主备人:许传军时间:10.8单元名称千克和克集体备课地点三年级办公室参加人员许传军范安宝王银奎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2、结合实际问题,是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初步形成估计的能力,发展估计意识。3、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难点: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质量。本单元与各学段内容之间的教学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获得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中,曾经借助支架比较两个物体谁重谁轻,初步感受了“物体的重”。本单元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为今后进一步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教学的建议1、联系生活实例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热情;2、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1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和克的观念;3、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出千克与克的进率;4、解决有关物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计量物重的经验。本单元每个例题的分析及教学设想(1000字左右,体现新课标教学理念)一、例1用图片呈现出两袋形状与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这两袋食品中,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能够唤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者用秤称一称。例题呈现用盘秤称食品的图画,指出“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面。应让学生明白:一是“秤是计量物体有多重的工具,人们经常用秤称物重”;二是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需要计量单位,千克是表示物重的一个单位”。教学时要设计多项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体会1千克有多重,初步形成千克的观念:1.结合用盘秤称物重,让学生知道“千克”。2.用秤称,用手掂或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教学千克,不仅要学生知道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它,初步建立比较清晰的1千克的观念。3.反复感知1千克是多重。经过多次这样的操作,感知就会转化成个体的经验,这就形成了1千克的观念。4.联系生活经验,体会这些物体各有多重,通过这些数量的现实意义,获得对千克的感知。体会千克。二、例2用盘秤称一袋食品有多重,它不满1千克。观察它的包装袋,袋上标注着“净含量135克”。这些现象让学生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克”是比“千克”小的单位。教材安排了称硬币、称黄豆、称身边较小的物品,来体验1克和几克。学生联系熟悉的物品,感受这些物品的重大约是多少克,容易获得关于克的体验。让学生经过大量的体验,初步形成关于克的概念。“试一试”和配合例2的“想想做做”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安排学生称数学书、称文具盒、用手掂一掂,感受这些物品有多重。从而知道还有比1克轻的物品,对1克的体会也就更加丰富、更加清楚。三、例3通过简单的实验,得出千克与克的进率,主要是三步活动:第一步根据已知的一袋盐重500克,算出2袋这样的盐重1000克;第二步在以千克为单位的盘秤上称这两袋盐的重,看出这些盐重1千克;第三步从1000克和1千克都是这两袋盐的重,得出1千克=1000克。并利用整千数的知识,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本单元补充的习题(拓展、变化和开放性)组内集中研讨形成的补充意见集体备课时记录:(电子稿提前一周发往数字化校园,供组内共享)
本文标题:三上第二单元克和千克集体备课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1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