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内部交流,请勿外传!1总第0295期仅限会员交流,请勿外传!中国战略决策信息网2010年第53期2010年09月13日(请速打印并递交决策层参阅)目录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未摆脱贫困2前7月财政收入5万亿再引“国富民穷”之争2日本经济学家:中国发展对日本经济而言利大于弊3宏观政策三大前提正在发生微妙变化3中国经济到了该扔掉房地产这根“拐棍”的时候?5下半年中国的通胀压力恐怕难以缓解6世行副行长林毅夫:未来30年中国GDP仍有望超8%6商务部:内需萎缩不会出现7汇金公告24日将首次发行人民币债券8专家: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推出“没那么容易”8短期内人民币可能因美元走强而持续走弱10连续两月大减美债外储多元化愈发鲜明10多部委正在紧密协调进口刺激政策最快9月公布11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11救市政策不明显全球新一轮衰退到来?12地方新政迭出监管层再表态第二轮楼市调控隐现13专家称楼市调控下一步应重点防止房价反弹14房产税试点传闻预示楼市调控政策趋紧157月份数据显示美国经济仍在缓慢复苏15欧盟大型跨国金融集团将面临更严格的金融监管16日本央行或采用宽松货币政策抑制金融风险16日本让步,美国评级公司的力量依然强大17德国二季度经济强劲增长给欧洲经济定了心17内部交流,请勿外传!2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仍未摆脱贫困根据日本最新公布的GDP数据,快速增长的中国已超过停滞不前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政治家和媒体喜欢小题大做的有趣里程碑之一,但实际上没包含什么意义。什么也没改变:中国仍极度贫困,但增长迅速;日本虽然富裕,但相对迟滞。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3.4亿人口的产出(1.3万亿美元)与日本1.27亿人口的产出差不多。以各自货币的名义价值计算,一个典型的日本人比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富裕10倍。但多数专家认为这是产生误导的解读方式,因为日本物价比中国高。一个中国农民用他的人民币可以比日本一位工薪族用日圆买入更多大米,如果以购买力衡量,一位日本工人的富裕程度仅是中国工人的五倍。如果以购买力而不是货币价值衡量,中国经济早就超过了日本。以2009年为例,以购买力计算,中国经济规模是日本的两倍多。按GDP对国家进行排名会产生误导。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美国人却不是最富裕的。以购买力计算,这一荣誉归于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或卡塔尔人,但就看你是否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央情报局(CIA)或世界银行(WorldBank)的估算了。截至2009年,按人均购买力计算,美国人确实位列全球前10名,落后于挪威、百慕大群岛、阿联酋、科威特和新加坡等国人,仅领先于瑞士人和爱尔兰人。日本人排名第20位左右,次于多数西欧国家和盛产石油的波斯湾国家,中国人排名第100位左右,排在阿尔及利亚、萨尔瓦多和纳米比亚人之后。前7月财政收入5万亿再引“国富民穷”之争2010年前7个月,中国财政收入超过5万亿元,同比增长两成半。这也意味着,全年财政收入又向前迈出一步,有可能走进“8万亿”时代。今年前5个月的财政收入数据出炉后,有预测认为今年全国财政收入总额或达8万亿元。该数字随即引发了有关政府财政收入比重过高、企业和居民负担过重的讨论,并归纳出“国富民穷”的概念。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院长马海涛表示,今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为73930亿元,同比增长8%,如果说到今年底收入达到8万亿元,那也是正常的,相比往年来说也并非特别高的涨幅。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此前曾撰文表示,8万亿元是年度财政收入的绝对数,而全面考量财政收入的“负担”水平和“国”与“民”间分配格局的最重要的指标应为相对数,即财政收入/GDP指标。近三年来,中国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分别为27.6%、27.9%和30.0%。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0%,即使是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的平均水平内部交流,请勿外传!3也达35%。因此,中国总体而言并不存在财政收入比重过高问题。不过贾康同时表示,造成目前部分群众不公平感的,主要是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连年下降的趋势。如果说“国富民穷”概念是偏颇而具有误导,那么这一概念背后所表达的不满,却绝对不可忽视。日本经济学家:中国发展对日本经济而言利大于弊中新社东京8月19日电两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第二季度GDP规模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学者对此发表评论称,考虑到中日两国人口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对这一结果无需感到意外。中国的发展对日本经济而言将利大于弊。日本政府日前发表的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288万亿美元,少于中国的1.339万亿美元。这表示中国第二季度GDP规模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高级经济师武田洋子在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指出,考虑到中日两国人口数量之间的巨大差距,对这一结果无需感到意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人均GDP日本仍是中国的十倍。“作为日本出口企业的市场,中国的成长对于日本经济利大于弊。”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消息,2010年1至6月中日两国间的贸易总额约为1,383.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5%。这个数字创了同期历史新高。受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影响,日本建设用及矿山开采用的机器和零部件的输出增加了2.2倍,汽车的输出也增加了2.5倍。武田洋子认为,除汽车等企业外,日本的零售业和保险等服务业也应积极探讨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师木内登英与武田洋子持有相同观点。他表示,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亚洲的中心。现在对日本来说最需要做的是如何利用中国及整个亚洲的快速成长。宏观政策三大前提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由于影响宏观经济走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社会效果等三个基本前提都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日益突出了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作适度调整势在必行。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头一年,“十二五”定什么调将会影响未来30年的走向。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尤其是决定宏观政内部交流,请勿外传!4策走向的三个基本前提都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调整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正日益突出。那么,为什么说“十二五”如此重要,会影响未来30年的走向呢?因为这一甲子的中国经济到“十一五”结束后,正好走过了两个30年的大阶段。到“十二五”开始又将是一个历史新起点。就经济而言,影响“十二五”及未来政策走向的三大前提,也就是外部环境、内部结构、社会效果,与前30年相比,都已发生了微妙而又深刻的变化。这是分析未来经济走向的重要观察点。首先是外部环境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重要因素。先来看几个信号。今年稍早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称,“大家都必须实现再平衡。那些存在对外逆差的国家需要增加储蓄和出口。那些存在对外顺差的国家需要增加消费和内需。”他表示,今后5年要把美国的出口翻一番。为了重振本土工业,美国还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后又推出了制造业促进法案。来自德国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国出口同比增长18.2%。其中,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额显著增长,为德国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今年1月到6月,中国对东盟等新兴经济体的进出口贸易明显提速。尤其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东盟已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增长54.7%,其中出口增长45.4%,进口增长64.0%。透过上述事例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第一,中国正在成为发达经济体平衡贸易关系、加大出口的对象。但中国对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则难有起色,只能在别的方面寻找突破。第二,由于发达经济体开始加大出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这将对中国的出口和产业升级构成直接挑战。过去那种依赖外需以求得发展的条件已完全改变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其次是内部结构问题。内部结构的调整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关键因素。2008年秋,华尔街爆发了金融危机。表面上看,这是金融领域的事,实际上这是全球生产、贸易及其他经济关系总调整的标志。从那一刻起,世界经济便开始了大调整,中国与外部经济的关系也因此遭遇了“被调整”的尴尬,并发生了深刻变化,并直接导致了自己的内部经济结构必须作出相应调整。这种调整不是局部的改造,而是整个系统、整个结构的重置,是发展的外源性动力正在减弱与内生性动力需要加强之间的调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关系的调整;二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三是商品及要素市场的调整;四是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这中间,最为关键的是要改变非均衡增长的发展方式,使经济社会的发展向均衡性增长的方向转变。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经济发展的社会效果问题。经济发展的社会效果如何,将对内部交流,请勿外传!5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产生催化性影响。从前30年的情况看,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一缺技术,二缺外汇,三缺资本,四缺人才,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在少数特区先行先试,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政策,以此积累财富,做大产业,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事实证明,这种非均衡发展战略在特殊时期,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国民财富的积累,确实能够起到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它的负面作用也同样突出。比如,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及社会和谐方面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与社会代价也在日益加大。别的不说,仅就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和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看,问题就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改变已经失衡的社会资源配置,不慎重处理财富分配的公平问题,不考虑社会公众对平等发展权的要求,不改变非均衡的发展方式,那是很难再取得公众认可的社会成效的。由此观察,当影响经济走向的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和社会效果等三大前提条件都已发生深刻变化时,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适当调整就不会是很遥远的事了。中国经济到了该扔掉房地产这根“拐棍”的时候?近日谈中国经济前景有两篇重要的文章:一篇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余永定写的《中国需要更慢、更佳的增长》: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不能单纯依赖钢筋水泥。另一篇是《人民日报》记者整理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文章《提高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时候,经济增速回调是必然的,不宜轻易变动政策取向。此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出席国务院召开的经济专家座谈会上发言:“现在必须要咬紧牙关挺住,在可承受的最低经济增速下,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余永定、夏斌、吴晓灵并非一般的专家,他们建言的分量自然也非一般。前段时间,不少人担心,可能有利益相关方暗借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将加速下滑,而鼓动放松现有的房地产调控。但大家都知道,倘若今年年底果真放松楼市调控甚至转而救之,则不但前功尽弃,房价报复性暴涨,可谓贻害无穷。显然,现在必须坚决扔掉房地产这根拐棍。哪怕是出现较为极端的情况,譬如2011年一季度GDP增幅降至7%,也不能回头再捡起这根至少拄了12年的拐棍。当然,我们要容忍GDP增幅降到6%左右这种中低速的增长,要有这种心理承受力。内部交流,请勿外传!6下半年中国的通胀压力恐怕难以缓解在7月CPI增幅创出年内新高后,有学者和市场人士认为下半年通胀压力可能会逐渐缓解。对此,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黄益平教授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流动性严重过剩的状况不改变,通胀的压力不可能在短期内缓解。当然,CPI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回调,但通胀压力完全可能在其他地方爆发出来。通过对过去30年改革期间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决定通货膨胀的最主要因素为:过剩流动性(即广义货币增长超过工业生产增长部分)和过剩生产能力(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在增长速度之差)。2009年过剩流动性和过剩产能的问题都非常突出。但过剩产能抑制了价格,因此过剩流动性没有转化为通胀压力。从2010年年初开始,经济反弹减轻了过剩产能的矛盾。有乐观者认为其实当前的通胀集中体现在食品价格上升,非食品价格却相对比较平稳。因此,中国并不存在全面性通胀的压力。这样的看法显然过于乐
本文标题:决策者信息导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1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