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决策要参:生态建设 第43期(总第250期)
决策要参国家信息中心第43期(总第250期)2010年11月18日本期导读本期焦点……………………生态建设李克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国家发改委:我国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已全面展开…………………………………….3“十一五”期间生态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加大……………...………………………4国内实践北京市:“十一五”主要生态指标年底有望全部实现……………………………….7无锡市:彰显生态理念加快转型发展…9宝鸡市:“十二五”生态建设目标敲定.10江苏省:“十二五”将加大生态环保投入..10西藏自治区:1.5亿多亩公益林被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11国外经验国外生态补偿政策的借鉴与启示……...11观点精粹王健:深化体制改革促进主体功能区生态建设…………………………………..15周生贤: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20张巧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谋划生态环境建设……………………………………..23本期焦点生态建设李克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10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李克强出席国合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李克强说,中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趋强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见到实效,一个基本的衡量标准是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是否降低,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生态环保的力度有多大。我们将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努力走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发展路子。李克强指出,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绿色发展,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也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拓宽发展新空间。我们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继续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环保的产业体系、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既为当代提供发展的支撑,又为未来留下发展的基础。李克强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将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加大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李克强指出,生态系统安全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将加强规划与管理,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保护好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建设好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李克强说,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合整合最新观点辅助科学决策2本期焦点作,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基础上,推进《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面有效持续实施,推动坎昆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来源:人民网)国家发改委:我国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已全面展开2010年10月23-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亚洲开发银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四川雅安市召开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偿国际研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杜鹰出席会议并作讲话。杜鹰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一年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工作。一是生态补偿立法工作全面展开。2010年,国务院将《生态补偿条例》列入立法计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10个部门,成立了《条例》起草领导小组,组建了由有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的工作小组。同时,成立了相关领域资深专家参加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设立了《生态补偿条例》立法建言献策专栏。《条例》起草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先后组成6个专题调研组,分赴13个省进行调研,形成了专题调研成果。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对生态补偿的整体工作又作出了新的部署。对于森林生态补偿,明确要求逐步提高国家的补助标准;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明确要求按照核减超载牲畜数量、核定禁牧休牧面积的办法进行补偿;对于流域生态补偿,中央财政将加大对上游地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同时鼓励同一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地区之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于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明确建立资源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矿产资源所在地政府对企业提取的准备金按一定比例统筹使用。在今年7月中央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首次明确将生态补偿政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内容。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进一步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前不久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确立了空间布局框架。三是生态补偿试点取得新进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进一步扩大,补偿面积达到10.5亿亩,中央累计投入资金296亿元;从2010年起,对属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中央补偿标准由每年每亩5元提高到每亩每年10元。2008年以来,中央财政开展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对关系全国或区域生态安全的县(市、区),加大整合最新观点辅助科学决策3本期焦点了生态补偿力度。草原生态补偿迈出实质性步伐,从2011年开始,对所有禁牧的草原,按每亩每年6元的标准给予补偿;对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的草场,按每亩每年1.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各地还完善了省级财政对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统筹资金,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推广了省域、县域内不同形式的生态补偿。杜鹰同志指出,生态补偿的实践正在深入开展,生态补偿立法工作也紧锣密鼓地推进,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生态补偿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补偿主体如何定位,补偿标准测算依据和测算方法如何确定,补偿的方式如何选择,生态补偿机制和公共财政机制的关系如何处理等。要加强对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杜鹰同志强调,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和区域协调发展,又关系到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既是一项重大的政策设计,又是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下一步工作中,要始终尊重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探索、理论创新,坚持分类指导,注意与现有政策的衔接,从而逐步构建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补偿体系。杜鹰同志要求,要根据研讨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抓紧修改完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初稿,进一步征求各方面意见,请各位专家进行论证评估,尽快提交国务院审议。要加快推进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深化试点内容,使试点工作更具代表性。要加快《生态补偿条例》的起草工作,最近再召开会议对《条例》框架稿进行专门研究,争取年底前形成《条例》征求意见稿。(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十一五”期间生态环保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十一五”以来,我国持续加大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陆续完成一系列生态环保目标,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美好环境的同时,走出一条“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向高污染宣战,将碧水蓝天还给人民群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但为实现这一发展,我国付出了很大的资源能源消耗。以“十五”末期为例,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除资源能源的过量消耗外,粗放的发展方式还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国以民为上,民以生为先。”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说,“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和福祉。只有有了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整合最新观点辅助科学决策4本期焦点的食品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我国首次将单位的GDP能耗降低20%左右确定为约束性目标,向高耗能、高污染亮起红牌。2007年,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设定了我国“十一五”期间主要环保规划目标、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提出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状况。仅在2009年一年内,环境保护部就对总投资1905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作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同时开展高污染行业专项执法活动,查处未批先建项目1824个、未落实“三同时”要求的项目3167个,并督促整改到位。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已累计投入2000多亿元,支持兴建了一批重大的节能环保工程。5年来,全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5.61%,节能约4.9亿吨标准煤;国家重点控制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9.66%,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3.14%。二、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多项环境指标大幅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一五”前4年,我国不断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措施力度,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成功扭转了一季度较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从环境保护部每年发布的环境公报中可以看到我国生态环保取得的巨大成就。2009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1277.5万吨,比上年下降3.27%;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4.4万吨,比上年下降4.60%,继续保持了双下降的良好态势。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这为全面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十一五”前4年,我国“十一五”规划安排的2714个重点流域和区域治污项目中,已完成1762个;156个水质监测考核断面中,125个断面水质达标,占80.1%。我国正在积极践行“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理念,全面建立了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十一五”前3年,全国地表水达三类水质标准的断面从41%增加到55%,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从40.7%提高到57.5%;与“十五”末相比,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和蓄积量分别增长12%和10%,沙化整合最新观点辅助科学决策5本期焦点土地面积也开始缩减。“十一五”前3年,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62亿公顷,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13.92%提高到20.36%。“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中国走不通也走不起。必须要在新型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周生贤说。三、种种举措多管齐下,“十二五”环保规划更完善要将碧水蓝天带给人民群众。5年来,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采取多项举措,在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在2009年,环境保护部联合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相关部门还开展了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各地检查企业98万多家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万多件。农村环境状况近年来备受关注。2009年,我国通过“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许多村庄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十一五”还未结束,“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工作规划已经呼之欲出。由环境保护部、水利部等部门联
本文标题:决策要参:生态建设 第43期(总第250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2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