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个人形象价值百万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没有谁能够与世隔绝,于是就有了交际。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西文中“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etiquette,原意长方形纸板上面书写进入法庭所遵守的规则秩序,因而这种纸板被视为法庭上的通行证。巧合的是,“礼仪”正好成为当今社会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可见社交礼仪对大学生充当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社交礼仪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当代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他们十分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行更多的情感交流。大学生一般都远离家乡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其他同学处在平等位置,失去了以前那种对父母的“血缘上的”、“无条件的”依赖。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过程中获得友谊,是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二,社交礼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而社交礼仪教育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任何一个生活在某一礼仪习俗和规范环境中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该礼仪的约束,自觉地接受社会礼仪约束的人,就被人们认识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一个人如果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他就会被该社会中的人视为“警世骇俗”的“异端”,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社会就会以道德和舆论的手段来对他加以约束。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相反,一些缺乏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参加重大交际活动前,常会出现惊慌恐惧,心神不定,坐卧不安的状况,有的在交际活动开始后,甚至会出现心跳加快,四肢颤抖,说话声调不正常的现象。第三,社交礼仪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在不少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学的是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实际行为上却往往达不到基础道德的水平。这是与社交礼仪教育的缺乏分不开的。因为,礼仪是一种社会规范,是调整社会生活成员在社会中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范和非法律规范两大类别。礼仪是一种非法律规范,它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宗教规范、习俗、共同生活准则等。其中,道德规范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它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一种自觉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持的。社会礼仪反映了人们在共同生活、彼此交往中最一般的道德关系,是保证交往活动顺利进行和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因素。社交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第一讲交际礼仪概述一、礼仪的由来与发展1、礼的起源——礼出于俗,俗化为礼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其文化传统源远长,作为文明标志之一的礼仪,在传统文化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因为我国的礼仪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而且还因为我国的礼仪一向被视为法治的补充,在社会整体中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职能。长期以来,通过礼教或政教作用于人们地思想领域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从而形成了一套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使我国在世界上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可以分为两大类:(1)国际礼仪——国际上通用的礼仪规范例如:鸣放礼炮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海岸炮舰船也同样做以表示回报。这种做法以后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战舰装有大炮21门,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一种最高礼节。据说从1730年开始,英国海军就向国王和王后鸣放21响礼炮。1875年,美国国务院与英国驻美公使达成协议,规定根据惯例,把鸣放礼炮作为迎宾的最隆重礼节,21响最隆重,19响次之。因为当时认为双数不吉利。现代鸣放炮数的多少,代表了两国关系和对对方的尊敬程度。鸣放礼炮的规格:举行盛大庆典鸣放礼炮各国不尽相同。美国国庆日鸣放50响,表示每州鸣一响。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时,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所以54门大炮齐鸣28响。在迎宾仪式中鸣放礼炮,最高规格是21响,一般为国家元首鸣放。其次19响,为政府首脑鸣放。再其次为17响,为副总理鸣放。但有些国家却分得不那么细。以鸣放礼炮作为国际礼节,我国是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的,当时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第二次来我国访问。我国曾多年停止鸣放礼炮。我国政府决定,自1984年3月起,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恢复鸣放礼炮。(2)习俗:在某一特定国家或区域受欢迎的举止。例如:蒙古族礼仪——献哈达粗犷豪放的北方蒙古族牧民,不但具有马上民族所特有的民族素质,且还素有崇尚礼仪、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他们的传统礼仪虽然较多,但却简单适用,所以有些礼仪一直流传到现在:哈达其实是一种薄绢,它是藏族和蒙古族用以表示对人敬意或祝贺的传统礼品。献哈达仪式主要是在晋见王公贵族、向亲友祝寿或与尊贵客人会见等场合进行的一种礼仪。蒙古族的哈达主要分上下两等,上等哈达是用绢绸制作,以纯白色最为贵重,浅蓝色和浅黄色次之。下等的是用棉布制作。哈达的长短是以身份、地位高低而定,给活佛、王公贵族献的哈达,必须是3尺以上的长绢,给一般的平民个人献的哈达一般在3尺以下。2、礼仪的内容(1)礼仪、礼貌、礼节的区别与联系礼仪:通常是指在较大或较隆重的场合,为表示重视、尊重、敬意等所举行的合乎社交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仪式。它是社会交往中,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礼貌、礼节要求。礼貌: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言语动作谦虚、恭敬、友好的表现,它体现着一个人的基本品质。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表示问候、致意、致谢、祝颂、慰问、哀悼以及给予必要的协助与关照的惯用形式。礼节是礼貌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体现。(2)礼仪的内涵礼仪大体包括仪表、服饰、语言、行为方面的规范。仪表——指人的外表,包括仪容仪貌、姿态、和风度等。仪容仪貌:指人裸露在外部分的状态和修饰姿态:指人的站相、坐相、走相。风度: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服饰——是人体最为绚丽多姿的部分。“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语言——语言是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教养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素质”。风度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自然流露。风度也是一种魅力。风度一词在现实中常被人误用为“气质”,其实气质是心理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是指人的心理行为动力特征。风度是不可以模仿的,风度往往是一个人的独有的个性化标志。风度是因为具有了实力才显得具有魅力,实力是原因,魅力是结果,因果不能倒置。例如周恩来的站立姿势有个独特之处,就是右臂微微弯曲置于身前。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像他那样就会有风度,结果适得其反。其实周总理的右臂是骨折的后遗症,是残疾,但他因为实力充沛,所以他的这种外在的形式就成为了独特的迷人风度。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风度,风度只有通过打造内功拥有实力才能具备,一个人如果具有很强的实力,那么在他的不经意之中就会显现出风度,他不想风度都难。二、礼仪的特征1.普遍性——礼仪普遍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2.继承性——礼仪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剔除遭粕、继承精华的过程。3.差异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4.时代性——礼仪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5.发展性——礼仪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三、礼仪的职能与原则1.礼仪的职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塑造形象——个人形象、组织形象沟通信息——言语、行为表情、饰物联络感情——宴会、拜访增进友谊——社交礼仪能更快、更顺利地带人进入社交的境界2.交际礼仪的原则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人与人相处的基础,尊重是每一个人的需要。平等适度的原则——不卑不亢,一视同仁。自信自律的原则——自信和自律是一个天平上的两个砝码信用宽容的原则——讲究信誉,与人为善。宽容是人类一种伟大的思想,在人际交往中,宽容的思想是创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法宝,宽容他人、理解他人、谅解他人,千万不要求全责备、斤斤计较,甚至咄咄逼人,总而言之,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小故事大道理宽恕有一个妇人因为身体严重不适,经由医师检查的结果,发现这妇人胃部有些问题,医生嘱咐她先服药调养,过一阵子再追踪检查。一个月后,那位妇人再度体检,但是经过检查,她的身体居然完全正常,好得出奇。医生在讶异之余,问她在这一个月是否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我几星期前,决定饶恕一个令我厌恶到极点的人。”妇人回答。点透人生:身、心本来就是相通的,当你用心去宽恕别人时,你的身体就会感到很放松。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湖海.伟人的智慧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刘少奇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陆地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还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至理,没有宽容的生活,如在刀锋上行走。孩子,如果美德可以选择,请先把宽容挑选出来吧!——富兰克林四、交际礼仪的表现形式1.语言类礼仪语音类的礼仪——通过不同的语音来表示礼仪的意思口头语类礼仪——通过口头语言的方式所表达的礼仪书面语礼仪——通过书面语的方式表达的礼仪2.身体语言类礼仪表情语言类礼仪——通过人的各种表情传达的礼仪喜、怒、哀、乐、怨动作语言类礼仪——通过人的各种身体动作传达的礼仪3.饰物类语言礼仪由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代表的礼仪——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4.酒宴类礼仪第二讲个人礼仪一、仪表风度二、服饰化妆三、语言谈吐四、举止行为一、仪表风度仪表风度是一个人的外部形象,包括面容、体态、服饰、姿态、风度和举止等内容,它是人精神面貌的外观。“第一印象”的产生多半来自一个人的仪表。什么是仪表美?从内容而言:美的人体必须充分体现人类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内在美从形式而言:美的人体必须给人以端庄、大方、美观、舒适的感觉——外在美威廉.索尔比第一位万宝路形象代言人,美国十大顶尖模特之一。在其早年职业生涯中,他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对好莱坞电影、百老汇秀和商业电视的参与,了解到着装会对他人心理产生显著的影响。后来他又将自己对服装的兴趣直接投入实践,在纽约最繁华地段开了两家男士时装店。凭着自己在时装界的经历和开办时装店后对顾客的观察,他写下这本《风度何来》一书。此书的出版,改变了人们对于男性着装的传统观念,使人们认识到男性着装与其成功的密切联系,因此大获成功,由此也改变了作者的人
本文标题:个人形象价值百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