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四讲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传统的道德学说深深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中国传统的价值系统内涵是丰富的,学者们有不同的概括。•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介绍中国人的价值取向。•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三、义利关系•四、尚古倾向与平均主义•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中国的传统文化,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从总体上看,都非常推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大多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左传》记载了范宣子和叔孙豹讨论“不朽”问题的对话,对话中范宣子把家族的兴旺看作是不朽,而叔孙豹则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论来源。•直接提出此价值观的是《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为学入手”或“大学始教”,一般认为它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在此,主要重点强调的是儒家传统文化典籍的学习与研究。•诚意、正心,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偏不倚。•修身是指从知识到品行的全面提高,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是人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养成,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大学》说:“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大学》把家教与国治自然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到一起,充分体现了儒家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的一贯特点。•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合乎逻辑的扩大和延伸。•儒家一贯提倡在家庭教育中要做到,子孝、弟悌、父慈,倘若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够实现国治、天下平了。•因为“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取向中,修身是做人的关键。•修身即修养身心,主要指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可以包括三个层面,即要有志向、人格和道德。•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鸿鹄之志,要有伟大的胸襟。•翻开中国文化史,仁人志土的豪情壮志无不跃然纸上:•“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己”曹操《龟虽寿》•“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远大的志向,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富于开拓,才拥有了持久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人格和道德的修养中,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受儒道两家影响,形成了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内核或价值取向.•这就决定了中国知识分子一方面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体现出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必然注重内在修养,即人格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外儒内道既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创造模式,又是一种实践方式或人生哲学。•“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代人生的最高追求,也是个体生命的最大拓展,但它必须以修身为前提和出发点。•如果“兼济天下”受挫折,那么就可以“独善其身”,仍回归到自我的道德与人格的完善,这与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有较大关联。•这种儒道互补,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人生哲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持人们的身心乎衡,体现了人生进展的有张有弛,张弛相融的生命哲学。•如何评价古人的这种价值观?(作业)•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四个方面论述:•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讲;•从人才开发的角度来看;•从情商理论来看;•从社会宏观的角度来看。•消极影响:•从传统社会来看,由于受“学而优则仕”及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个人要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仿佛就只有走从政当官这条路。•商朝的乡举里选,周朝的取士制度,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汉文帝和汉武帝的求贤诏,曹操的求贤令,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朝以降的科举制度,基本都是为政府选拔官员,而不是选拔专业技术人才。•这种用人制度必然影响着中国古代很多优秀人才去争着从政,把从政看作是人生的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时至今日,传统文化的官本位思想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比如,一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马上封给专业技术人员一官半职,以“封官”来抬高知识分子的地位,这不仅造成不少的人才浪费现象,而且也扭曲了知识分子的心灵。•这种错误的价值导向,是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官本位”,即官权本位、权本位、“拜官”主义等。•“官本位”就是以官权作为基本价值尺度衡量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也就是把官权作为社会的中心,认为一切为了做官,有了官权,就什么都有了。•“官本位”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官值至上。即官员拥有几乎最高的社会地位。职务终身制,官员职务只升不降,保值增值,难有贬值,向官员投资稳赚不赔,人们对公务员、官员位置趋之若鹜。•2.官权至上。即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可以超越规划、文件、政策甚至法律法规,形成权大于法的现象。•3.官利至上。即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高高在上,必须维护,不得损害。一些领域的改革进度如何,往往取决于是否触及领导者的利益。•4.官话至上。即领导的话就是真理,就是行为准则。干什么事情都要看领导脸色,观察领导的直接态度。领导说一,绝对不能说二,领导的一个否定马上就得转弯。即使是领导说了错话想纠正也要见机行事,委婉、委婉再委婉。•5.官好至上。小到各个单位、机关的日常管理与建设,大到地区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目标,都要看领导者的好恶。•“官本位”的危害有以下一些:•1.危害政府执政能力。•在“官本位”的影响下,严重腐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格、操守和作风,严重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严重影响政府的执政能力、行政能力。•一把手绝对说了算,决策缺乏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造成决策失误。•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分配利用,难以使社会优秀分子更多地集中在实业领域、科学研究开发部门、教育行业等。•急功近利,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首长工程”等等。•2.危害民主和法制建设。•在“官本位”的影响下,一切决策和决定不是看客观实际怎样,群众拥护不拥护,而是视官阶的高低而定,这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另一方面,导致人治存在,必定严重影响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法制建设。•3.造成社会不公、社会不稳定。•一是使大多数普通群众处于社会最底层,难有表达自己诉求的渠道和机会,导致他们与政治活动无缘。•二是按权分配、权钱交易,使整个社会迅速两极分化。•三是官民等级破坏了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关系,致使党群和干群关系恶化。•4.败坏社会公德和社会风气。•官员是国家栋梁、社会精英,其行为对百姓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然而,当前社会存在的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之习气,色迷心窍、包二奶、养小秘之行为,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心浮气躁之作风,与这些人的思想道德颓废、“官本位”问题严重不无关系。•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伦理道德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维护社会秩序,是传统中国人的共识,成为中华民族普通的、自觉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除了封建律条以外,统治阶级特别重视道德教化,并且以伦理道德作为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纽带。•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这里的“道”是指理想的人格或社会图景,“德”是指个人的立身根据和行为准则。•由己推人,由个人推及到社会,孔子认为,就连整个社会的治理也要依靠道德,即“为政以德”。•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首创“五伦”之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意思是说,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之后,如果没有道德教化,仍然与野兽差不多,所以圣人才让契来做司徒的官,用五伦来教化人民。•孟子还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在孟子的基础上,董仲舒为了与五行相配,又加上一个“信”,构成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战国时韩非曾提出“三纲”的思想,即“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认为“此天下之道也”。•到了汉代,“三纲五常”已成为统治阶级调整和维护封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并且逐渐渗透到社会心理的层面。•随着历史的积淀,“三纲五常”作为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伦理规范,由最初的他律,逐渐转化为自觉不自觉的自律。•由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国传统社会非常注重家庭伦理道德,并由此推及到整个国家。•“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在“三纲”中,其中有两“纲”是维系家庭伦理的。•家庭是社会的缩影,社会是家庭的扩展,国家实际上就是个大“家”。•因此,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称政府官吏为“父母官”或“官老爷”;反之,官吏称自己关心百姓为“爱民如子”。•“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直接决定了家长制是传统家庭的组织原则和伦理原则,扩大到社会,就是“君为臣纲”。•皇帝扮演着整个国家主宰的角色,拥有不受任何节制的权力,是凌驾于整个国家之上的绝对权威。•在皇帝心目中,联即国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君为臣纲”直接反映了传统的封建社会“家天下”的专制本质。•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建构起来的传统的伦理道德,其本质特征是在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基础上,以伦理道德来调节和规范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上下贵贱、尊卑长幼,在伦理自律的同时,以特定的礼来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行为方式,以此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们习惯上以伦理道德为价值取向,去分析和评判他人的思想和行为,要求忠君爱国,孝敬父母,友兄悌弟,舍生取义,讲究信誉。如果忠孝不能两全,则舍孝取忠。•这也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既是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又是以忠君爱国为最终、最高价值取向的。•实际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历代统治阶级的倡导和教化,重伦理的价值取向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风情习俗、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中国人已习惯于用道德的眼光评判衡量一切,它不是外在强迫,而是内心的自觉。伦理道德至上的观念已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人们只须循此而为,而无须究其根由。”(张立文)•这种道德自律对于个人来说,是人格的自我完善,也是道德自律后精神的愉悦与满足,是塑造至人、圣人、真人和完人的必由之路;对于社会来说,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和维系社会秩序的纽带。•传统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在历史与现实的实践中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从积极意义来看,传统文化讲究伦理道德,强化了个人的道德品行修养,追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的既定秩序,中国历来被誉为“礼仪之邦”与此不无关系。•从消极方面来看,传统伦理道德不是从平等的角度去维系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而是体现出上下贵贱、尊卑长幼的严格等级差别,甚至性别歧视。•这种差别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阶级性、专制性和非人性的特点,它扭曲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各种社会关系,使人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异化,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腐朽,传统的伦理道德甚至成为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桎梏。•由此就可以理解鲁迅为什么要用“狂人”
本文标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