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讲 先秦道家文化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化老子“道”的含义有哪些?“道”的哲思暗示了怎样一种人生哲学?庄子的“逍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焦点问题(一)老子与《老子》老子是谁?《老子》是怎样一本书?(二)老子所谓“道”的含义和功用有哪些?一、老子“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或曰儋(周太史)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也”(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故里(今河南鹿邑东)老子是先秦时期的智者哲人,它的思想核心是“道”,他是南方人,成年以后到了黄河流域做官。他的思想代表中国古代南方也是楚文化的精神。“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疆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共五千余字,故称“五千文”或“五千言。全书八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言道,主要探讨宇宙和人生的哲理,下篇言德,主要讨论社会政治问题,故又称《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郭店楚墓简书《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二)老子论“道”天地之始,万物之母。时间起点,空间中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反者道之动。(二)老子论“道”(一)“道”是世界的根源,也是万物的根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命之曰道。”被称为“道”的那个东西,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混成之物;它不仅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能够“生”出天地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的“生”,不是“道”像人一样进行从无到有的创作或加工,而是在大化流行中万物从隐到显地自然呈现。《老子》还用比喻说明“道”的根源地位,认为“道”既是“天地根”,又是万事万物所据以出(生、有)入(死、无)的“门”。“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二)老子论“道”(二)“道”是世界的根据,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据,它还表现为世界万物的运动规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是世界用以成为自己的根据,就像万物的宗主一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道“畜”于万物之内,成为万物的“德”性,始终生长、养育、主宰着万物。(二)老子论“道”(三)“道”是世界的归宿,也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归宿。“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里的“根”,也称为“无极”,就是道。“道”的特征:其一,一般的比较,世界万物在表象上是具体的,在结构上是清晰的,在经验和时间中则有生成,有毁灭,而“道”是抽象的、恍惚的、混成的,同时又是最真实、最实在的。《老子》:“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真,其中有信。”所谓恍惚,指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人们对于道不能运用日常感觉而得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看不见,听不清,抓不着。其二,从存在时间看,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它“先天地生”,有先天性。万物都后于天地而产生,有后天性。其三,从内在结构上看,道是有,又是无,是无和有的统一,但仍然以无为主。《老子》:“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和“有”都指道,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无,强调道无形象、无实体的性质,说明在抽象世界里存在;有,则强调道对有形象、有实体的事物起作用,说明道虽然抽象,但并不离开具体事物,它在现实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常无”、“常有”则指道本身。《老子》发现,有和无统一于道,不仅是结构上的有机一体,而且这种统一是在道的运动历程中实现的。《老子》说:“有生于无”,“有”又“复归于无极”,说的就是无和有统一的辩证历程。这一历程可以表示为:无—有—无。其四,道的根本特性是“自然”“无为”;此外,“道”有自己“反”的运动法则和“弱”的运动特征。《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指向着和现实相反的方向运动,特别指有生于无,又复归于无的总法则。这种看法有强烈的辩证色彩。万物也都遵循着这一法则,所以万物的运动总是物极必反,也要返本复出,回到本来的状态。“弱”指道自然地起作用,看起来好像没有力量,或者力量很柔弱的样子,其实道是最有力量的。《老子》发现,在万物中,水最能表现出柔弱的特征。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三)“道”之用“道”的人生启示:人活着应该保持一种恬淡平和状态,这种恬淡平和既指心理上的虚静,生理上的安详,甚至还包括生活方式的朴素宁和。“持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祸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道的哲理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老子认为社会动乱,国与国之间相攻伐,人与人之间相争夺,根本原因是统治者的“有为”政治,要想使社会安定有序,必须相信自然,“法道”。“治大国若亨小鲜。”“大道癈,有人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小结:道家的基本思路是从天道的自然,推论出人道的无为,人道应该效法天道,与天道和谐发展。所以,历史上的道家和主要源于道家思想的道教学者,都言必称天道,尚自然,为无为。在他们看来,人们认识道,遵循道,效法道,过道那样的生活,是现实的人称为理想的人的必由之路。《老子》一书,首次力求探讨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提出作为哲学最高范畴的“道”,并对其特征和地位有准确而深刻的刻画。它完全摆脱了宗教思想中人格色彩很浓的上帝、鬼神、天命、祖先崇拜等观念,使理性思维独立地主宰着人的精神境界。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第一部作为哲学形态出现的著作,也是最有理论思维水平的第一部著作,对后来的中国思想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二、庄子庄子与《庄子》庄子论‘逍遥”(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河南商丘庄子故里内篇外篇杂篇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骈拇马蹄胠箧在宥天地天道天运刻意缮性秋水至乐达生山木田子方知北游庚桑楚徐无鬼则阳外物寓言让王盗跖说剑渔父列御寇和老子一样,庄子也肯定“道”在宇宙、人生和社会的终极意义,并强调“道‘的超越性与真实性。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庄子论“逍遥”庄子的兴趣侧重在精神自由、心灵超越等问题《逍遥游》:人生最佳境界是精神的绝对自由,若要达到绝对的精神自由,就要“无己”、“无功”、“无名”,人只有抛开为己之心、功德之心、名声之心,进入一无所有的“无”,才能获得真正的轻松。要想达到“无”的境界,必须抛开知识和欲望的桎梏。《应帝篇》“混沌凿七窍”《徐无鬼》舜“劳形自役”《山木》无所可用之才方可终其天年人应当对政治、利禄、生死、亲情采取“无心”的自然态度,如果这样,人就超脱于得失祸福之上,精神就能够自由了。《骈拇》:小人为利而死,士大夫为名而亡,圣人为天下而牺牲,都是可悲的。《让王》:“无待”,安时处顺,一切顺其自然。“庄周梦蝶”,“庄周妻死鼓盆而歌”,“曳尾泥中”,“庖丁解牛”,“郢匠运斤”庄周梦蝶儒家注重人事,道家尊崇天道。儒家讲求文饰,道家向往自然。儒家主张有为,道家倡导无为。儒家强调个人对家族、社会的责任,道家醉心于个人对社会的超脱。儒家与道家的不同之处?三、道教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仰黄老之道、崇奉神仙、追求长生成仙的宗教。(一)道教的特点1、重视现实生命2、不割裂神仙世界和现实世界3、多神信仰4、较多包容性(二)道教的形成和发展1、道教产生于东汉中叶,早期道教有太平道和五斗米教两大派别;2、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天师道的出现,标志着官方道教的形成;3、唐宋时期,统治者为了借神权以提高皇家地位,以利于自己的统治,都尊奉道教;4、南宋至金元,形成了南北两大教团:在江南形成了正一道,在北方形成了全真道;5、明代中叶以前,帝王多好方术,迷信符箓,追求长生不死。明中叶以后,道教日趋衰微。6、清代帝王崇尚喇嘛教,不重视道教,官方道教从此一蹶不振。不过民间世俗形式的道教仍很活跃,并与民间宗教相融合。(三)道教的神仙世界道教信奉的神仙1、三清——玉清、上清、太清的合称,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2、四御——玉皇大帝、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后土皇地祗3、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4、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5、八仙——李铁拐、钟离权、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民间信奉的主要神祗关圣帝君、妈祖、碧霞元君、城隍、土地神、门神、灶君、财神道教神仙信仰的文化内涵1、人类试图摆脱生命局限的企盼2、表达超越生命局限的理想方式三清图四御图(四)道教的养生理念与修炼方法道教长生成仙的养生理念“我命在我不在天”道教长生成仙的修炼方法守真术、养生健身术、占卜术、房中术《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但总的说来,全书各篇思想大致相同,都是研究庄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本文标题:第四讲 先秦道家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60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