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项目
1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项目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计划(2006年8月15日修订)第一章概况第一节项目背景第二节项目分布第三节、监测机构第四节、前期工作描述第五节、分析与评价第二章首批实施项目影响第一节首批实施项目县社会经济概况(4县)第二节首批实施项目影响数量和影响种类第三章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政策第一节国家有关征地拆迁的法律规定第二节世界银行有关移民安置的指导原则第四章项目实施地区征地补偿标准与安置方案第五章资金预算及补偿费用第一节总费用第二节资金流程第六章首批实施项目组织机构及安置进度第一节执行机构第二节实施机构第七章抱怨、申诉与公众参与第一节抱怨与申诉第二节公众参与第八章、首批实施项目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监测2第一节内部监测第二节外部监测第九章其余项目区征地拆迁移民安置大纲第一节项目影响区各县社会经济概况(11县)第二节11县项目影响数量和影响种类第三节征地拆迁移民安置政策依据第四节安置方案第五节组织机构及安置进度第六节费用与资金流程第七节监测附件:1相关政策法律文件2抽样调查项目影响区乡村社会经济一览表(2005)3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抽样户数据汇总4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居民户抽样调查表(2005)(每村一张,逐户列主要项目)5陕西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分布6农村饮水及环境卫生现状照片3第一章概况第一节项目背景1.1项目建设的意义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是国家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国际赠款实施的、以为农村改水、改厕和健康教育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社会发展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但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低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主要问题。特别是陕西省的关中和陕北都属于全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目前,陕西省农村仍有1053万人口在饮用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或饮水困难,其中不安全饮水人口达860万,同时,肠道传染病也是危害陕西省农村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农村改水、改厕是一场帮助农民群众告别传统陋习、采纳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的社会革命。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社会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也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为了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和胡总书记的重要批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和饮水条件的落后面貌,陕西省政府拟于2006年内在区内选定15个县实施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三位一体”项目(简称RWSSHP),项目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改善参与项目实施地区的供水水质、水量以及环境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不仅对改善项目实施地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水平,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现实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从根本上提高项目实施地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保健水平,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积极影响。1.2项目建设规模、基本类型项目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供水:多村管网供水项目,打深井、集雨以及其他适当的技术手段;2、卫生:卫生厕所、排水沟和其他环境改善措施;3、健康教育:采取印制宣传册、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的宣传计划、家庭和社区活动;4、加强体制:加强国家和省级的体制和管理能力,培训和能力建设以及省级、当地政府和社区的技术援助。陕西省拟在六个市的15个县(区)实施该项目,分别是宝鸡市的扶风县、千阳县;咸阳市的彬县、武功县和长武县;铜川市的印台区、耀州区、渭南市的合阳县、澄城县和临渭区;榆林市的绥德县、榆阳区;延安市的宝塔区子长县和志丹县。项目建设包括新增供水规模21454m³/d,新建卫生厕所74075座(含公厕),解决335个村、74641农户的引水安全问题和改厕工程。项目建成后,受益人口达32.1万人。项目总投资3.04亿元(人民币,下同),其构成是1、改水工程1.98亿元,占总投资的65.1%;2、改厕工程0.87亿元,占28.6%;3、健康教育0.19亿元,占6.3%。表1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项目项目县分布状况项目分区关中地区陕北地区项目县分布千阳县,扶风县,武功县,彬县,长武县,耀榆阳区,绥德县,宝塔区,4州区,印台区,临渭区,澄城县,合阳县子长县,志丹县1.3项目投资及实施安排每个项目县估算投资额平均为250万美元(约2050万元人民币),项目整体估算总投资为3750万美元(30424万元人民币)。资金筹措渠道,按照世行贷款、DFID赠款、国内配套各占三分之一比例的原则安排。其中世行贷款1250万美元、DFID赠款1250万美元、国内配套1250万美元。国内配套1250万美元中的625万美元由省上筹措,其余配套资金625万美元由受益区农民投工投劳解决。项目拟于2005年11月起,至2009年全部建成完工,建设期三年。1.4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工作本项目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现已全面展开。全省整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陕西省工程咨询中心承担,15个项目县(区)的可行性研究都分别委托了具有工程从业资质的单位开展工作,其中首批启动的延安市志丹县、铜川市印台区、耀州区、咸阳市彬县已完成了全部项目点的可研报告初稿。项目的社会评价工作庆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委托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移民安置报告委托陕西省科信咨询公司承担。志丹县、印台区、耀州区、彬县等11个项目点的18个自然村样本点的社会评价研究报告已全部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移民安置报告初稿均已完成。1.5潜在的负面影响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的实施无疑对改善项目实施地区居民的环境卫生水平,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直接受益人口达32.1万人。然而,根据在其他地区实施的类似项目的实施情况,本项目应特别注意几个问题:一是项目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从资金来源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应保证各项目的工程质量,不能因为质量问题给以后的使用造成不便和安全隐患。三、对项目实施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和发生的未预见情况应本着公开、公正、透明、协商一致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避免由于政策的偏差和责任的疏漏给项目带来负面的影响。1.6项目执行机构本项目执行机构是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陕西省利用国外贷款项目办公室。第二节、项目分布2.1项目影响地区2.1.1、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基础项目实施地区陕西省位于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东经105º29-′111º15′和北纬31º42′-39º35′之间,总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从北到南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区、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南部为陕南秦巴山地。。在陕北和关中平原之间有一个地理过渡带,称为渭北旱塬区。全省设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延安、汉中、榆林、安康、商洛十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三个县级市,80个县和23个市辖区,1580个乡镇,167个街道办事处。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陕北属温带但干旱气候,关中为温带半干旱气候,陕南属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1ºC-15.5ºC,降雨量在1067毫米-436毫米之间,且分布很不均匀,大都集中在6-9月份南北差异明显。5全省自然资源丰富,矿产多,储量大,探明矿产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50多种。探明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为42万亿元,居全国第一位。陕西省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陕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关中和陕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分别为388立方米和946立方米,属于全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不能满足人畜饮水的正常需求。陕西省是农业省,全省人口370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有2483万人。2004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2883.51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94.98、1416.82、1071.71亿元。2.1.2、项目区范围本项目按建设内容分,整体上包括农村安全饮水、改善环境卫生、农村健康教育项目三方面内容;从项目实施覆盖区域上看,涵盖了关中平原、渭北旱塬、陕北黄土高原三个地域带,涉及陕西省的六市十五县(区),受益人口32.1万人。本项目实施区域选定的项目县包括关中地区的咸阳市(彬县、武功县)、渭南市(合阳县、澄城县和临渭区)、铜川市(印台区、耀州区)、宝鸡市(扶风县、千阳县和长武县);其中彬县、长武县、千阳县、合阳县、澄城县、印台区和耀州区属渭北旱塬区,陕北地区的延安市(宝塔区、志丹县和子长县)、榆林市(绥德县、榆阳区)。15个项目县(区)均属于干旱缺水地区或高氟水地区。表2项目影响区域表地貌区市县(区)乡(镇)项目影响村及户数受益人口(人)武功县16个行政村,5130户24549彬县鸭河湾、瑶池头、鸣玉池21个行政村,6020户27969咸阳长武县46个行政村,5363户22844合阳县17个行政村,5193户20288澄城县54个行政村,5180户22012渭南临渭区22个行政村,6235户25348印台区西塬、陈炉26个行政村,6915户27316铜川耀州区豹村、马咀16个行政村,5207户20939千阳县12个行政村,5405户21863关中平原地区宝鸡扶风县11个行政村,5202户20820志丹县王咀子、寺洼、牛沟、孙岔12个行政村,3961户15847陕北黄土延安子长县15个行政村,2250户128656宝塔区18个行政村,4391户18923绥德县29个行政村,4606户17727高原地区榆林榆阳区20个行政村,3583户21249合计615335个行政村,74641户3205592.2、项目影响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六市)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与环境卫生项目覆盖了陕西省内六市15县(区),以下就是项目影响的六市的社会经济概况。2.2.1.咸阳市: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面积10119平方千米。辖2区10县1个县级市,即兴平市一市,秦都、渭城、杨凌3个区,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个居委会。人口483万,咸阳市交通便利,有陇海、西宝铁路线交汇于此;4条高速公路、11条国道省道构成了稠密的陆路交通网;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离市区仅9公里,是全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咸阳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的三个单元:即南部渭河、泾河平原,中部台塬区和北部高原丘陵区。境内大小11条土石山岭,集中在北部。山脉集中分布在中北部,泾河和渭河是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因地形特征,气候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高原沟壑区,气候稍寒,冬春略长,全境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咸阳市土地、矿产、旅游资源丰富,水资源较贫乏。现有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是陕西主要的粮、油、果、菜、畜、禽产地以及西北五省重要的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市和全国著名的大型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人均产粮居陕西之首,每年提供商品粮5亿多公斤。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338.56亿元,较2001年的250亿元增长35.4%;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2.1:43.5:34.4;农民人均纯收入1775元。2.2.2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位居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地段,是陕西省和西部地区进入中东部的“东大门”。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以渭河为轴线,形成南北两山、两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类型区。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昀宽阔的地带。气候属东部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冷晴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四季变化分明。年均降水量570毫米。辖一区(临渭区)、两市(韩城、华阴)、八县(华县、潼关、大荔、蒲城、澄城、白水、合阳、富平),184个乡镇,3236个行政村,总人口533.9万人,其中合阳县、蒲城县、白水县三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澄城、大荔、华县和华阴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47.7亿元,较2001年的181.8亿元增长了36.2%;三大产业的比重为21.2:42.6:36.2;农民人均纯收入1578元。2.2.3.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处于关中平原向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是
本文标题:陕西省农村安全饮水和环境卫生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6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