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案
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1预应力锚索框架梁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1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是:设计单位是:施工单位是:1.2工程地点和环境本坡面位于里程K51+644~674,施工现场紧靠现有便道,设计坡面分为四级,现已开挖完成上部两级坡。施工现场为一狭窄地带。1.3设计概况本边坡支护工程设计方案采用框架梁加予应力锚索的支护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截面尺寸详见施工图,井字型布置,间距为3.0mΧ3.0m,混凝土强度为C25,现场机械搅拌。予应力锚索采用4Χ7φ5钢绞线,设计锚索孔深18~24m,孔径为φ110mm,锚孔采用干成孔施工工艺,锚固体长度根据岩质不同而不同(软质岩为10m,硬质岩为8m),锚固体采用一次高压注浆,注浆材料采用M25水泥浆,锚索设计荷载为600KN。1.4本工程特点与施工条件本坡面岩质较差,裂隙较发育,因此开挖面平整度较差,框架梁施工难度大,同时锚索成孔难度大,施工现场条件较差,场地狭窄。二、施工总体安排05.07.0305.10.20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2根据本坡面的特点,拟分两个施工区间进行施工,现已开挖边坡为第一施工区间,未开挖的二级坡为第二施工区间。每一施工区间又分为2~3个施工段进行平行流水作业,直至整个坡面完成。每一施工段按以下施工顺序进行施工:施工准备工作搭设钢管工作平台框架梁放线、定位人工找平梁底坡面(必要时摸砂浆或填砼)锚索放线、定位锚索成孔钻机就位锚索施工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琐定及封锚头从坡顶开始往下逐层拆钢管架至坡底,完成此段施工。下一施工段按以上施工顺序重复操作。三、施工准备工作3.1技术准备3.1.1与甲方、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办理开工手续。3.1.2进行基线复核。3.1.3项目部人员会同甲方、监理、设计等各方有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3.1.4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3.1.5制定出各种施工机具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3.2现场准备3.2.1搭设好各种临时设施,准备好各种材料堆场。3.2.2做好施工现场临水临电的铺设。3.2.3现场安设好空压机、高压注浆泵、搅浆桶等施工机械设备,并调试正常。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33.3施工主要机械计划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进度,考虑投入充足的施工机具,配备的主要机具有:潜孔钻机2台,发电机1台,空压机1台,高压灌浆机1台,砼搅拌机1台,焊机2台,砂轮切割机1台,钢筋调直机1台等。主要施工机具配备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功率KW1潜孔钻机100型2风动2空气压缩机12m3/min1柴油3混凝土搅拌机350L1114穿心式液压千斤顶YCJ-15015电动油泵ZB4-50016Φ110潜孔锤47发电机1308电焊机17~22KW2179砂轮切割机400mm1310钢筋调直机8~10mm12.211注浆泵1512搅浆桶12.23.3主要材料进场计划主要材料进场计划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开始进场时间1φ15.24钢绞线t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42φ10外螺纹钢t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3φ10内圆钢t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442.5水泥t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5砂m3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6碎石m3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7锚具套开工之日起分批进场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4.1施工程序工程总体程序如下:4.2施工平台搭设方法测量定位框架梁位坡面修整施工平台搭设设锚索施工施工平台拆卸清、退场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锁定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5由于边坡已经存在,为了满足钻孔、下锚、注浆所需的施工场地,需在整个坡面搭设钢管架,作为作业人员的操作平台;钢管架采用φ48钢管搭设,施工平台宽度为2m,横管层高1.5~3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竖向钢管沿坡面间距约为3m,水平设置钢管将竖向钢管连为一体,用扣件连接,平台外端设置安全栏杆。平台面铺竹排或松木板。钢管架搭设时注意要在架底预先铺设铺地杆与竖管连接,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同时必要时在坡面上适当打设部分临时土钉,与钢管架连接也可增加架体的稳定性。4.3予应力锚索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对本工程的予应力锚索,按设计要求均采用潜孔钻机干成孔的方法进行施工。孔径为φ110mm,锚孔均垂直坡面打入,予应力锚索采用4Χ7φ5钢绞线,设计长度见施工图。予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予应力锚索的施工方法如下:4.3.1予应力锚索孔定位根据施工图要求的予应力锚索位置,在土面上放出所要施工的各予应锚索定位注水泥浆钻孔清孔下锚锚索制作水泥浆制备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6力锚索位置,用油漆画符号或打设钢筋头等方法标记出来,并编号。4.3.2钻孔予应力锚索成孔采用100型潜孔钻机配备Φ110潜孔锤及金刚石钻头,钻头直径为110mm,钻孔位置纵横向偏差均不得大于50mm。根据本工程现场的地质情况,在硬质岩层中成孔时采用普通钻杆结合高压空气清渣的方法进行成孔;在风化较严重的岩层中或富含水分的地层中成孔时采用螺旋钻杆辅助结合高压空气清渣的方法进行成孔,成孔深度要求比设计深度深50cm。钻机开孔后,即要检查钻杆的入射角,保证施钻过程中钻杆垂直于坡面,调节妥当后在连续钻进直至设计孔底,予应力锚索成孔倾角允许偏差为±1°。4.3.4清孔成孔后,从孔底到孔口一边扫孔一边输入0.2~0.4MPa的高压空气,反复多次,将孔中的泥粉及水全部清除出孔外,直至无大颗粒渣土喷出为止。4.3.5予应力锚索制作本工程予应力锚索采用4Χ7φ5钢绞线,设计长度详见施工图,杆体通长,不允许有接头,锚索长度应比设计长度长1.5m,作为锚索下锚后的外露长度,以保证张拉的需要。详见施工图设计要求。4.3.6下锚清孔完毕后人工将锚索放入孔底,杆头保证外露约150cm,并保证杆体有足够的外露长度以便于锚索张拉、锁定。4.3.7注水泥浆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7注浆用42.5水泥配制的纯水泥浆,应预先做好水泥浆配合比设计并试验,现场严格按配合比设计配制。灌浆采用一次高压孔底返浆法注浆,即用插入孔底的注浆管进行孔底一次高压注浆。见到水泥浆液外溢时即将注浆管逐步向外拔出直至孔口,并保证孔内的水泥浆饱满,拔管时要保证注浆管在浆体中的埋置深度。注浆体回落后要进行补浆。4.3.8张拉、锁定及封锚锚固体及框架梁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进行张拉锁定,张拉时按设计荷载的10%、25%、50%、75%、100%、110%分级递增加载,要求每级稳压5min(最后一级稳压10min),观察并记录其位移变形量;最后一级稳定后松开并重新拉至锁定力待打紧夹片方可卸荷。锁定后即可安装模板,浇捣C30混凝土封锚。4.4框架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格形梁的施工采用在坡面上人工找平梁底或摸砂浆(必要时填砼)后作为底模,然在底模上安设钢筋骨架,最后封侧模,在浇注梁C25砼时同时封顶模而成。梁尺寸为500×600mm。4.4.1梁定位及梁底找平在整个坡面开始施工时首要的工作就是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梁的布置。避免钢管架搭设的位置影响梁及锚索的施工。钢管架搭设好后应先放出梁位,并在梁位范围进行找平。坡面凹凸不平时应用水泥砂浆进行摸灰找平,起伏较大时可用素砼找平(此步工作需在锚索施工前完成)。4.4.2钢筋制安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8梁底平好后即进行钢筋的绑扎。框架梁主筋为φ,通长布置,主筋搭接采用单面焊接,搭接长度为10d,箍筋采用φ@200,并且在锚位处前5箍加密至φ@100,箍筋与主筋采用铁丝绑扎牢固。4.4.3模板制安梁模拟采用9mm夹板现场制做,在梁钢筋绑扎完后,首先安装梁的两边侧模,然后在混凝土浇捣时随混凝土面的升高由下至上逐块安装顶模。4.4.4混凝土制做梁的设计强度为C25。采用现场机械搅拌,设计配合比为42.5水泥:碎石:砂:水=,搅拌时严格按设计配合比配料,搅拌需充分,搅拌时间不少于120秒。混凝土采用滑车或吊斗运送到浇注点,直接到入模内或人工辅助入模。混凝土振捣采用φ50mm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应合理布置振点,同时避免振捣模板,防止造成暴模的情况出现。竖梁一次连续浇注高度不能超过6m。4.4.5拆模竖梁模板及横梁侧模在混凝土浇捣完24小时后即可拆除,横梁底模须在混凝土浇捣完3天后方可拆除。4.4.6砼养护梁拆模后需覆盖淋水养护不少于7天。五、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主要劳动力组织计划表预应力锚索施工方案9序号工种人员人数用工时间1钻机机工82钢筋工103砼工154机修工15电工16架子工10
本文标题:预应力锚索框架梁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70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