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商业银行经营学1-3
商业银行经营学讲授教师:陈璐Email:18950085677@189.cn第一章商业银行导论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企业。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资金集散机构和中心,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章学习目标:本章结构:了解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和职能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理解并掌握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目标第三节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了解商业银行的基本组织结构第四节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政府对掌握政府对商业银行监管的主要内容银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商业银行的产生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经济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需要而形成的一种金融企业。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和演变,现代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各国经济活动中主要资金集散机构和中心,并成为各国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始状态的西方银行西方银行的原始状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古巴比伦以及文明古国时期。据英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早在公元前16世纪,在古代巴比伦已有一家“里吉比”银行。公认的早期银行的萌芽,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银行”一词英文称之为“Bank”,是由意大利文”Banca”演变而来的。在意大利文中,“Banca”是长凳的意思。早期银行业意大利主要商业银行有1171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和1407年设立的乔治银行等。16世纪末开始,银行普及到欧洲其他国家。如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成立的汉堡银行,1621年成立的纽伦堡银行等都是欧洲早期的著名银行。早期的银行业虽然已经具备了银行的本质特征,但它仅仅是现代银行的原始发展阶段。现代商业银行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现代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一种从旧的高利贷银行转变而来,商业银行产生的第二条途径是根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按照资本主义原则,以股份公司形式组建而成。商业银行的发展尽管各国商业银行产生具体条件不同,但是其发展基本是遵循如下传统: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的传统英美国家的商业银行的贷款仍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英国是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也是最早建立股份制的国家,所以英国的资本市场比较发达,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的募集。另外,直到工业革命初期,企业生产设备都比较简单,所需长期占用资本在总资本中占的比重小,这部分资本主要由企业向资本市场筹集,很少向银行贷款。企业向银行要求的贷款主要是用于商品流转过程中的临时性短期贷款。就银行方面来说,早期的商业银行处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较大的活期存款,银行本身的信用创造能力有限。为了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银行业不愿意提供长期贷款,这种对银行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决定了英国商业银行形成了以短期商业性贷款为主的业务传统。这种传统的优点是能较好地保持银行清偿能力,银行经营的安全性较好。缺点是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限制。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依据这一传统发展的商业银行,除了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外,还提供长期贷款,甚至投资于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替公司包销证券,参与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并为企业并购提供财务支持和财务咨询的投资银行服务。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的商业银行也朝着综合银行的方向发展。德国式综合银行传统的特点是有利于银行展开全方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但缺点是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对银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能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具有现代企业基本特征的企业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商业银行业具有业务经营所需的自有资金,也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也要把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获取最大显得限度的利润是商业银行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内在动力。就此而言,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无异。*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一般工商企业经营的是物质产品和劳务,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的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联系的金融服务。(2)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所受经济影响的特殊。通常,商业银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任何一个企业;同时,商业银行受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较任何一个具体企业更为明显。(3)商业银行责任特殊。一般工商企业只以营利为目标,只对股东和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负责;商业银行除了对股东和客户负责之外,还必须对整个社会负责。*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它既有别于国家的中央银行,又有别于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它不对客户办理具体的信贷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专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只限于办理某一方面或几种特定的金融业务,业务经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而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则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和综合性,它既经营“零售”业务,又经营批发业务,其业务触角已延伸至社会经济生活各个角落。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和所提供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现代商业银行正朝着“金融百货公司”和“万能银行”的方向发展。商业银行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信用创造职能金融服务职能调节经济职能信用中介职能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商业银行作为货币资本的贷出者和借入者实现货币资本的融通。商业银行通过信用中介职能实现资本盈余与短缺之间的调剂,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其使用权。信用中介职能的发挥对经济发展起多层次的调节作用。将暂时在社会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换为可用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通过办理银行活期存款业务和储蓄存款业务,把闲散在居民手中的货币吸揽过来,投放到生产流通领域,转变为生产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信用中介职能,可以蓄短为长,将短期的货币资本转变为长期的货币资本,满足社会对长期货币资本的需要,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支付中介职能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业存款等货币经营业务的职能。支付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的传统职能(最早)。商业银行在发挥其支付中介职能过程中,具有两个明显的作用:首先,它可使商业银行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本来源。其次,它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本投入。信用创造职能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职能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上产生的,它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所谓信用创造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可以吸收各类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当然此种货币不是现金货币,而是存款货币,它只是账面上的一种流通工具和支付手段。信用创造职能的发挥要受以下因素制约首先,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就每一个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存款发放贷款和投资;就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而言,也要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因此,信用创造的限度,取决于原始存款的规模。其次,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要受中央银行法定存款准备率及现金漏损率的制约,创造能力与其成反比,最后,创造信用的条件,是要有贷款需求,如果没有足够的贷款需求,存款贷不出去,就谈不上信用创造,因为有贷款才有派生存款;相反,如果归还贷款,就会相应地收缩派生存款,收缩程度与派生程度一致。因此,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吸收存款的多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职能发挥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市场利率预期等等。金融服务职能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在国民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提供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业务过程中所获得的大量信息,凭借这些优势,运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手段工具,为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服务咨询,代理融通、信托、租赁、计算机服务、现金管理、经纪人业务、国际结算等等。通过提供这些服务,商业银行一方面扩大了社会联系面和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取得了不少费用收入,同时也加快了信息传播,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价值,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调节经济职能调节经济的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同时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指引下,在国家其它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实现调节经济结构,调节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的职能。有时,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变化。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各国商业银行已经普遍认同了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目标。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经营目标。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安全性安全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应努力避免各种不确定因素对它的影响,保证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发展。商业银行之所以必须坚持安全性目标,是因为商业银行经营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商业银行作为特殊企业自有资本较少,经受不起较大的损失。其次,由于商业银行经营条件的特殊性,尤其需要强调他的安全性。最后,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因此,保证安全性经营就必须控制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流动性所谓流动性只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现和必要的贷款需求的支付能力,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重含义。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它既包括速度资产,又指在速度资产不足时其他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转变为速度资产的能力。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则是通过创造主动负债来进行的,如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同业拆借、利用国际货币市场融资等。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盈利性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要求要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银行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提高自身的盈利水平,能够使投资人获得较高的效益,国家则得到更高的税收收入;其次,盈利的增加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自身积累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银行信誉,使商业银行对客户有更强的吸引力;最后,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提高意味着增强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可以避免因为资产损失而给商业银行带来的破产倒闭的风险。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矛盾及其相互协调作为一个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在实现盈利的过程中又要受到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制约,忽视这两者单纯追求盈利,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陷入混乱。因此,现代商业银行在追求盈利性目标的同时,必须兼顾安全性和流动性。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商业银行的资产可分为盈利资产和非盈利资产,盈利性目标要求提高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而流动性目标却要求降低盈利资产的运用率;资金的盈利性要求选择有较高收益的资产,而资金的安全性却要求选择有较低要求的资产。事实上,商业银行经营的“三性”目标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统一协调关系。例如,商业银行盈利与否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单一地采用预期收益率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和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因而,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计量后所得出收益率指标,才是商业银行的实际盈利状况。因此,盈利性与安全性之间存在统一的一面。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及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外部组织形式(独家银行制、总分行制、银行控股公司制)内部组织形式(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外部组织形式——独家银行制独家银行制又称为单一银行制,其特点是银行业务完全由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这种银行制度在美国非常
本文标题:商业银行经营学1-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48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