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
1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精神解读2014-10-31颜晓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核心提示:报告人结合自己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以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为题,围绕“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重大任务,当好法治中国建设的带头人”等四个方面,为大家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辅导报告,整部报告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视野开阔,对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很有帮助。颜晓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少将。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公布,今天我就《决定》内容谈一谈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我们对这次四中全会精神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我们先从“三个全面”讲起。“三个全面”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可以大体上勾勒出从十八大到四中全会这两年时间的一个基本脉络。这“三个全面”在十八大报告就提出来了,那么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首先抓了全面深化改革,我们要有一个根据什么样的机制、体制,在什么样的机制、体制基础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这是去年三中全会完成的任务,全面深化改革。2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怎么样才能够使我们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他的基础性的东西、根本性的东西是什么呢?所以中央实际上就把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向前推进,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继续向深入拓展,所以做了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因为我们只有把我们的改革、把我们的全面小康建立在稳固坚实的法治基础上,我们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中国梦才有一个可靠的法治基础,因为法律、法治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要提供一种确定性,提供一种可预期性,提供一种规范性,我们知道,全面深化改革要有一个若干年的发展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要有一个若干年的发展进程。在这样一个时间段中,依靠什么来给我们的工作、给我们的行动、给我们全党和全体人民一个确定性的东西、一个可靠性的保障呢?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根据现代化进程的基本规律,根据我们党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深入理解、把握,所以要把法治作为一个基本的东西,把他要确立起来,要把法治的地位和权威性提高到一个足够高的地位,所以这是基于这样一种逻辑、基于这样一个认识,所以四中全会把主题定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大家通过看这次四中全会,可以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央全会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是第一次,这是全会主题的第一次。中央全会,有的全会做的《决定》,有的全会没做《决定》,在中央全会作3出《决定》的这些《决定》当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从1949年、1956年开八大,一直到现在十八大,这60多年时间我们中央全会做出的《决定》中,这是第一个关于法治建设的《决定》。所以习近平同志讲,四中全会《决定》和三中全会相比叫做姊妹篇,“姊妹”这个形容词就表明了刚才我们讲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样一个紧密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决定》理解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就是说我们中央《决定》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他的总目标是什么?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他的总体框架是什么?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我们都可以从《决定》中找到答案。因为《决定》的全文是昨天公布的,将近2万字,还有习近平在全会上关于《决定》起草若干问题做了说明,也有一个版大概8千字左右,这两个文件到目前为止可以构成我们学习领会四中全会精神的一个最主要的文件。今天汇报我的学习体会,想讲四个问题:一、推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个问题,主要谈一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和一些总体性的我们怎么理解把握。所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叫做,推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多种方式,我们现在明确地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为什么法治能够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梳理一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法治的意义:4第一个方面,法治为民族复兴提供有力保障。刚才我们讲,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一个法治的保证。因为我们这两年大家也感到,要有安全的保证,国家安全,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同时我们还要有一个法治的保障,所以这是对于我们今天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稍展开来谈一谈这个意义。首先讲一下法治的发展历程,如果我们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大概也就是五千年到六七千年这样一段时间,法在人类社会进程当中的作用,实际上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阶段,大体上我想可以概括为从神治、人治到法治这样一个进程。最早阶段为什么讲神治呢?神治我们用今天的话可以表述为依教治国,依什么教?宗教,宗教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的依据,宗教反映了神的意愿,用神的意愿、神的意志作为治理的根据。大家都学过历史,比较典型的就是中世纪罗马的宗教法庭或者叫宗教裁判所,把《圣经》作为罪与非罪、罚与非罚的基本依据,因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和《圣经》中“地心说”这样一个理念是相反的,所以要受到宗教裁判所的处罚。伽利略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法庭判处监禁,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法庭判处火刑,烧死在罗马的广场,可以说是神治的典型。人治在社会发展中也有一个漫长的阶段,人治我想我们用现在的语言表述,可以表述为依权治国,就是君王、帝王的意志成为国家治5理的最高的原则和最高的意志,人的偏好、人的个性、人的这种价值观可以成为治理的基本因素,甚至君王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影响大臣或者百姓的生死存亡,这是人治阶段。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法治,依法治国,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基本依据,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过,为什么我们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就是说我们的国家治理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为领导人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所以我们要强调法治。特别是我们人治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掌握权力的人,一个是认识上出现问题,认识有偏差的情况下,容易出错,一个就是在掌握权力的人,在对待利益的问题上私欲、私利成了主导因素的情况下,也会在权力的运用上产生很大的问题。所以比较神治、人治,法治是更为基本、更为可靠的社会治理的方式。这是一个特征,从神治、人治到法治。再有,从法制到法治,我们说必须要有书面的东西,这两个治(制)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讲人类社会历史,法是和人类社会历史,特别是文明史相伴随的,法起源于人类社会、社群、社团的组织群体的规则,是习惯法的前身,即使在原始部落,虽然酋长可以有决策权,但是酋长的决策也要遵循原始部落的一些规则,包括酋长的产生、酋长的继承,都是要遵循一些规则的,实际上这都是法的起源、法的规则。在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也是有法的,我们知道,古罗马很早就有了法律,秦朝秦律,在战国七国争雄的时候就已经推崇法律、推崇法6家,秦朝统一以后就把秦国的法律推广为秦律,也有法律。近代拿破仑在18世纪末、特别是19世纪初主持编制了“拿破仑法典”,也叫“民法典”,也是属于近代社会法治的一个重要的成果。但是我们为什么把它叫做“制度”的“制”呢?有法制不等于有治理的“治”,因为这就涉及到人治跟法治的关系问题,涉及到权力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所以我们讲,社会发展的一个进程就是要从法制到法治,法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任何人和组织群体都不能够超越宪法和法律。再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们讲法治精神、法治文化,这是精髓性的东西。再有,法治历程就是从资本主义法治到社会主义法治。可以说资本主义是依靠发展市场经济起家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法治精神,可以说在资本主义推行法治方面也有很多比较成型、比较成熟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都看讲了马丁·路德金,是美国60年代民权运动的领袖,他组织了一次著名的“向华盛顿进军”,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一个重要演讲《Ihaveadream》,他在这个演讲中就是向美国政府要求兑现一张支票,兑现美国建国之初那些开国者们创立的、拟定的美国宪法“人生而平等”的权利,美国宪法把“人生而平等”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美国宪法到上世纪60年代已经将近200年了,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没有享受到这个国家宪法所赋予美国黑人应有的平等权利,所以要求兑现美国宪法的这张支票。所以正因为这次“向华盛顿进军”,这次著名的民权运动,推动了1964年约翰逊政府签署通过的“民权法案”,这就是资本主义法治。7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应该是在人类法治成果、人类法治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更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趋势的,更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更符合各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特色的这样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在法治的进程中也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可以说我们在座的基本上都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长起来的一代,改革开放以来对我们世界观、价值观、价值理念的塑造是深刻的,其中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的塑造就是法治理念的塑造,可以说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这样一种努力,我们50年代初就制定了第一部宪法。同时我们在法治的道路上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典型的教训就是文化大革命。民主法治受到破坏,实际上就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都没有一种确定性,都没有一种安全感。所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我们党吸取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破坏的这样一种沉痛的教训,所以从三中全会开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步伐,开始加快,开始更加坚实。所以从80年代初,我们北京市的老领导彭真就主持开始了立法过程,完善制定各种法律。经过这30多年的努力,我们到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所以正因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十五大,就是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我们党提出了依法治国,也就是说十五大到现在一共17年的时间,到了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就是说把依法治国这样一个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它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继续向前推进。8再一个,从建设法治国家到建设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我们刚才讲了,十五大提出依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了十八届四中全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基础上把他进一步拓展,就是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建设法治体系和建设法治国家同时作为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了出来。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这样一个若干阶段,从我们党建国以来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样一个认识过程,来看法治的基础作用。下面我们想讲一下法治的功能。我们强调法治,就说明法治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运行中具有基础性的、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们强调法治,强调社会主义法治,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的意义何在?这个意义实际上可以从很多方面讲,从基础性的东西讲起,我们现在主要从我们当前来看。当前来看就是,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在我国当前这样一种深刻的变革面前,既要让社会充满生机活力,又要让社会井然有序,这是我们要实现的一个目标。我们讲法有什么功能?法治一个功能就是规定了社会各种资源、各种要素的活动空间,什么是你可以做的,什么是你不可以做的,这就是通过法治来提供激励。这样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对改革的一些成果用法的方式给予固定,比如说我们讲过去我们公有制单一经济9成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非公有制经济成长起来了,非公有制经济成长起来了,对非公有制经济成长起来他的资产、财产的权利,对这些人他在国家中的定位,就要有一个法律的保障,这样才能使大家安心,才能使他们对国家的发展、对未来的前景有预期。所以我们通过修改完善法律的方式,正式承认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经济制度中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可以用法治、法律提供空间。同时,各种社会要素就能够争先恐后、生机勃勃的争取自己的权益,各个阶层的群众来争取自己的幸福生活。我们知道,我们在这样一种变革面前,还要给人们的活动设定一定的边界、要建立一定的规则,否则的话我们看,改革开放以来,很多社会经济、社会生活中,属于违法
本文标题: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0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