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10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11-12-2
第十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第十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教学重点:伤痕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品、作品中重新凝聚的“五四”精神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二、从“五四”走来的一批老作家的创作三、年轻的“知青”一代人的写作四、“朦胧诗”的崛起五、伤痕文学的特点六、“伤痕文学”终结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1、“三只报春的燕子”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2、文革后文学拉开帷幕1977年11月,《人民文学》上发表了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19785月11日,《光明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即引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场大辩论;1978年8月11日,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在上海《文汇报》发表;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的规限。一、“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苏3、文学配合了政治上改革派对“凡是派”的斗争,政治与文学精神互为声援4、巨大的政治热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是对“五四”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的回归二、从“五四”走来的一批老作家的创作1、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随想录》(巴金)独特与深入之处,“忏悔意识”《怀念胡风》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动感情的一篇随想,此时的忏悔之情给他造成的内心伤痛已经无以排解。挖掘到一个更深的思想层次上了:即在专制主义统治下,他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这就在事实上为专制主义作了帮凶。二、从“五四”走来的一批老作家的创作2、其他老作家杨绛的《干校六记》:以平和稳健的纪实风格,描写了钱钟书夫妇在文革时下放五七干校的真实情景;苦中作乐,怡然自得的高贵灵魂所做的生命之歌孙犁的《芸斋小说》:以老年人的心情回顾文革时代的种种生活细节,对人心的卑劣与异化作出善意的讽刺“归来的诗人”:“七月派”、“中国新诗派”艾青:《鱼化石》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艾青:《鱼化石》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三、年轻的“知青”一代人的写作知青小说,可以说知青小说是伤痕小说思潮的主力。刘心武《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郑义的《枫》、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冯骥才的伤痕小说《铺花的歧路》《啊!》叶辛《蹉跎岁月》四、“朦胧诗”的崛起源头可以追溯到“文革”期间知青诗人食指和“白洋淀诗派”的创作文革后的时代背景下来看“朦胧诗”,可以发现它们在对现实的批判性上正应合了“伤痕文学”,充满了一种把个人与民族的使命紧紧相连的理想主义,并且有着明显的自主性的自我意识和探索精神顾城1956年九月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农场,1974年回北京。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代人》顾城四、“朦胧诗”的崛起《一代人》单纯的意象构成了对刚刚过去的文革岁月的隐喻《一代人》及“朦胧诗”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坚强不屈的独立意志和反抗精神五、伤痕文学的特点1、“伤痕文学”的价值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其次,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五、伤痕文学的特点2、“伤痕文学”的局限首先,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其次,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第三,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六、“伤痕文学”终结当“五四”新文学传统得到复苏、文学创作中渐渐滋生出了批判性的现实战斗精神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时,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磨擦也就在所难免了。“伤痕文学”随即终结,那种知识分子自发的现实批判激情也慢慢开始减退了。深入思考《在重评“伤痕文学”》(文艺研究2005)一、“伤痕文学”是从“十七年”文学中“断裂”而来的吗?如果不是,那么它是怎样重新整合“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资源的?这种整合又是怎样造就了新一轮的文学想象和文学表达,并将其带入人们的文学记忆,成为叙述“80年代文学”的基本根据的?深入思考二、“伤痕文学”到底是“自发”产生的,还是来自一次与历史的“互动”?它在持续不断地产生社会轰动效应的同时,是否在艺术上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效果,如公式化、概念化等等?三、由此观之,我们过去对“伤痕文学”的评价是不是有些过高?我们是不是过于笼统地肯定了它的历史成就,而对其存在的问题缺乏具体的分析和必要的批评?
本文标题:10章“五四”精神的重新凝聚11-12-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1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