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实现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内容简介: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南昌市企业调查队就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走访了市直有关部门,并在全市抽取了200户中小企业展开了问卷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提出有关扶持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建议,旨在为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服务。近几年,在南昌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南昌市中小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03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后,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不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中小企业的产业布局、内部结构以及运行机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促进南昌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分析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研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加快其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和谐创业,富民强市”战略目标,这是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南昌市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南昌市企业调查队于九月上旬对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及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了专项调查,调查走访了市直有关部门,向200户中小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结合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并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和兄弟地市发展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南昌的实际情况,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中小企业的若干建议,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中小企业一般是指规模较小的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包括规模在规定标准以下的法人企业和自然人企业,是相对规模较大的企业而言的。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最新标准,中小企业的划分是结合各自行业特点,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来确定。以我国工业企业为例,凡是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和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企业均属中小企业。二、中小企业在南昌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近几年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步伐在加快,不但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而且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门类齐全、分布广泛的发展体系,成为推动南昌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南昌市中小企业户数占南昌市全部企业总户数的98.26%;在资产方面:中小企业拥有的总资产占全部企业总资产的70.34%;在营业收入方面: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部企业营业收入的68.49%;在利润方面:中小企业利润总额占全部企业利润总额的77.5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南昌市中小企业无论在资产方面、还是在营业收入、利润方面,都已占有绝对优势,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主要力量。中小企业不仅在经济总量上的贡献大,而且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收了大量的下岗职工,成为南昌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统计资料显示:全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数的84.11%。从新增就业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也是增加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吸收了大量下岗职工,被誉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成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并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扩大就业、增加市场活力和产品供给,改善城乡广大居民生活,启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生产力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建立政治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三、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一)从行业分布看,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所占比重较大从行业分布情况看,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行业和批发零售贸易业。在所有的中小企业中,工业企业户数占中小企业总户数的44.02%,其总资产占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1.42%,营业收入占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41.19%,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68.32%,从业人员数占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41.94%;批发和零售业户数占中小企业总数的25.32%,其总资产占中小企业总资产的12.57%,营业收入占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33.24%,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13.1%,从业人员数占中小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79%。其他各行业所占比重均较小,详见下表:南昌市中小企业主要指标各行业比重表单位:%指标名称企业个数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就业人数总计100100100100100工业44.0231.4241.1968.3241.94建筑业5.239.7813.444.6432.83批发和零售业25.3212.5733.2413.106.79房地产业6.7820.534.746.583.28住宿和餐饮业1.820.650.790.772.04其他16.8325.056.606.5913.11(二)从所有制类型看,非公有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南昌市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比重逐年下降,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近几年,一些非公有制企业不断成长壮大,数量和规模快速发展,已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已占居主导地位。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在全市中小企业中,属于国有经济的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数的10.86%,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7.19%,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24.30%,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22.19%;属于集体经济的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户数的11.74%,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3.97%,营业收入占全部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6.39%,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3.77%;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小企业占全市中小企业总户数的77.4%,其总资产占全市中小企业总资产的58.84%,营业收入占全市中小企业营业收入的69.31%,利润总额占中小企业利润总额的74.04%。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在全市中小企业中的主导地位已显现。四、南昌市200家中小企业问卷调查情况为了进一步了解南昌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指导中小企业工作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南昌市企调队在全市抽取了200户中小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市有关部门,具体情况如下:(一)调查单位基本情况此次问卷调查单位为200户中小企业,从其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来看,国有企业占22%,集体企业占15.5%,股份合作企业占8.5%,联营企业占0.5%,有限责任公司占33.5%,股份有限公司占5%,私营企业占10.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2.5%,外商投资企业占1.5%,其他类型企业占0.5%。(二)资产规模继续扩大为了“富民强市”,近几年,南昌市市委、市政府一方面重视大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并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南昌市中小企业户数迅速增加,资产规模继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调查资料显示,截止2004年底,200户中小企业总资产较2002年增长10.4%,平均每户企业拥有资产9517万元,较2002年增加896万元,特别是《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后,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各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发展空间,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使企业的总资产迅速增加。(三)盈利能力显著提高各类经济效益指标显示,中小企业为了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调整营销策略,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使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收入稳步上升。2004年,200户中小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58亿元,较2002年增长39.6%,平均每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79万元,较2002年增加1526万元。多数企业在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内部的强化管理,挖掘内部潜力、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努力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实现了中小企业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2004年实现利润总额2.69亿元,较2002年增长4.93倍,上缴税金14.43亿元,较2002年增长47.6%。(四)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逐年增加调查资料显示,随着中小企业经济总量的增加,其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也逐年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从200户中小企业调查资料来看,2002年南昌市中小企业从业人员人均劳动报酬为9123元,2003年人均10702元,2004年人均12908元。(五)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较大改善通过近几年来的整治,南昌市企业的发展环境有较大改善,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对本市“市场环境、投资环境”认为“满意”的占41.5%,其中“很满意”的占9%,认为“还可以”的占56.5%,“不满意”的只占2%。由于近几年政府及其企业工作部门为企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企业对地方政府的具体政策、举措认为“满意”的占61.5%,其中“很满意”的占19.5%,认为“还可以”的占37.5%,“不满意”的只占1%。认为基层政府机构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态度“好”的占58%,其中“很好”的占18.5%,认为“还可以”的占38%,认为“差”的占4%。五、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尽管中小企业以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所赢得的地位,随着规模的扩大而明显提高。但由于具体措施落实还不够到位,外部环境依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中小企业资金紧缺,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成长前进中的桎梏。在被调查的200户企业中,有166户中小企业认为因资金短缺制约了该企业的发展,占企业总数的83%,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相对公有制企业融资“难”的有142户,占企业总数的71%,其中认为“很难”的有26户,占企业总数的1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所有制歧视、信息不对称、信用和担保服务体系建设落后、融资制度安排不合理、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信用管理意识薄弱、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中小企业贷款手续繁琐,效率低下,融资成本高等均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的融资制度安排仍主要是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企业资金来源看,内源融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性资金来源,这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赖以融资的主要渠道,但获得的信贷支持却很少;再其次是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从目前看效果并不理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仅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大大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引导和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延缓了南昌市经济发展的进程。(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费用投入少,员工的整体素质较差调查资料显示:从业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在20%以下的有90户,比重在20%——30%之间的有49户,比重在30%——50%之间的有27户,比重在50%以上的有34户;员工教育培训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1%以下的有78户,比例在1%——2%之间的有68户,比例在2%——5%之间的有31户,在5%以上的仅7户,甚至有16户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过任何教育培训;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在10%以下的有64户,比重在10%——20%之间的有55户,比重在20%——30%之间的有37户,比重在30%以上的有44户;34.5%的企业认为管理人员素质较差,缺乏适应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管理与生产管理手段,往往凭经验管理企业,对企业管理不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这在近几年大量增加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生存周期短,所谓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能够完成创新任务或实施技术创新过程的内在条件。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是衡
本文标题:南昌市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政策落实情况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13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