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精品感谢下载载心理学重点章节:二、三、四、九章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2.强化: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叫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3.渐近分化:是指教材的呈现或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该遵循从一般到具体、从整体到个别、按层次渐近分化的原则。4.综合贯通:是指在组织安排教材时,除了从纵的方面遵循由一般到具体的渐进分化原则外,还要有意识地从横的方面将新旧知识密切联系起来,加以组织、整合、协调,融会贯通。5.先行组织者:(1)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2)目的是用来帮主学生确立意义学习的心向,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因此称为先行组织者6.意义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简述:1.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1)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2)学习通过顿悟和理解获得期待(3)个体的学习不仅依赖于当前的刺激情境,而且依赖于原有的认知结构;(4)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2.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答:基本规律:效果率、练习律、准备率3.意义学习的条件?答:客观条件:即外部条件,指意义学习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即内部条件,首先,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其次,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潜在意义转化为心理意义,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答:①支架式教学认为可以利用概念框架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方法。包括建立概念框架、进入情境、独立探索、效果评价四个环节。②情境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又被称为“抛锚式情景教学”。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③探究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活动来建构知识的过程。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实验,通过这些活动形成自己的知识与理解的学习方式。精品感谢下载载④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通过讨论、交流、观点争论,相互补充和修正,共享集体思维成果,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论述: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考点)答:1、学习观(1)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布鲁纳把认知的生长看做是一个表征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个体在认知生长的过程中,要经过动作表征阶段、映像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这3个阶段。(2)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指由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或经验构成的观念结构,实际上是指各种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3)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2、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益处或作用答以下五点)a)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由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态度、方法等组成的知识结构。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把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使学习变得容易。b)有利于记忆学科知识,c)提高学习的内部动机,d)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以及儿童的智力发展。e)布鲁纳特别强调基本知识结构化的教学思想,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2)提倡发现学习,所谓发生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的知识。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探究新情境的态度和掌握发现式学习的方法。(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简答)1动机原则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2.说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倾向、观点与应用?答: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不同倾向(1)个体建构主义(2)社会建构主义1.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考点)3.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3.成败归因理论?答: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韦纳及其同事归纳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把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结为个人能力、自己作出的努力程度、工作任务的难度、运气四个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精品感谢下载载4.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考点)答:(1)成败经验(2)对他人的观察(3)言语劝说(4)情绪和生理状态5.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考点)答:学习任务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这一规律在心理学中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型曲线。论述: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考点)答: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之所以能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1.熟悉教材2.了解学生3.贯彻始终(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即动机水平适中,此时的学习效率最高;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第五章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心理学家把迁移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考点)3.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考点)答: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1)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2)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对迁移的产生有重要影响。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定势作用有两重性: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消极的阻碍作用。论述:1.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考点)答: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为了促进迁移,教材中必须有那种具有较高概括性、包容性和强有力解释效应的基本概精品感谢下载载念和原理。布鲁纳认为,这样的概念原理应放在教材的中心。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1)从一般到个别,渐近分化(2)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3)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把所学知识技能顺利地进行应用,促进更广泛更一般的迁移,也就是说学会了如何学习就可以实现最普遍的迁移。(补充考点)学习迁移的意义或作用。1、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直接促进作用2、对学生毕业后的适应社会生活起间接作用第六章知识学习1.知识:是对信息的表征,其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2.陈述性知识: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3.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简述:1.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和表征方式?答:基本单元和表征方式:基本单元是组块,安德森提出3种不同类型的组块: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考点)1时间序列:储存的是个体对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的知觉2表象:表征物体物理特征和空间结构的信息组块3命题:表征观念及概念间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组块,是一种基于语言的表征。2.知识学习的分类?答: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可以把知识的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观念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3.遗忘的规律与理论解释?答: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考点)遗忘的理论解释(1.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的衰退引起的。(2.干扰说倒摄抑制就是后继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精品感谢下载载对后继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同化说遗忘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有两种遗忘:一是积极的遗忘,学习了较高级的概念与规则之后,用其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的观念遗忘,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二是消极的遗忘,用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上相同但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4.动机说遗忘是因为学习者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斥在意识之外。论述:1.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学习者是如何利用旧知识吸收新知识的?答:1.下位学习下位学习就是把新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原有的上位观念之下,并使之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新观念意义的过程。也叫做类属性学习(1)派生类属学习:这是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是旧知识的派生物。(2)相关类属学习: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2.上位学习上位学习又称总括性学习,就是通过综合归纳来获得新意义的学习。当原有认知结构中已形成某些概括程度比较低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3.并列结合学习并列结合学习就是通过并列结合获得意义的学习。这是在新知识与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而是并列结合的一般关系时产生的。2.说明遗忘的规律、原因以及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答: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作识记材料,研究了遗忘进程和规律,遗忘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遗忘的理论解释(即遗忘原因)(1.痕迹衰退说认为遗忘是由记忆痕迹的衰退引起的。(2.干扰说倒摄抑制就是后继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继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3.同化说遗忘过程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有两种遗忘:一是积极的遗忘,学习了较高级的概念与规则之后,用其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的观念遗忘,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二是消极的遗忘,用原有的观念来代替表面上相同但实质不同的新观念,从而出现记忆错误。(4.动机说精品感谢下载载遗忘是因为学习者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斥在意识之外。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4.进行组块化编码(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补充考点)知识学习的作用。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有助于学生的成长。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第七章技能学习1.技能:是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考点)2.操作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是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考点)3.心智技能:又称为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考点)简述: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与培训要求?答: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4个阶段。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一)准确的示范与讲解(二)必要而适当地练习(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四)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2.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与培养?答:(一)原
本文标题:有机化学串讲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21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