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六年级下册六单元-走近法律-与法同行复习
第六单元走近法律与法同行复习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法律让生活更美好,增强崇尚法律、遵守法律、捍卫法律的情感。树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观念。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能力:在生活中自觉学法,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分清违法与犯罪,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知识: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理解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懂得公民要知法、守法、用法的道理。认识法律树立守法观念法律在我们身边维护法律的尊严生活离不开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是特殊行为规范◆法律是生活的保障引言:重要作用◆权利平等◆义务平等◆适用法律平等◆知法◆守法◆用法◆违法犯罪的危害◆违法必究知法于心守法于行法律制裁违法犯罪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内容结构导图1.自主学习:依据复习提纲,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并理解记忆。2.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成员互相检查复习提纲中的问题,对复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体会。1、在生活中,调节人们的行为规范主要有哪些?这些规范是如何规范人们行为的?(1)生活中的规范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道德、纪律、章程、法律等。(2)这些规范主要是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规定着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2、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我国法律和道德有什么内在联系?(1)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促进,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2)社会主义道德弥补我国法律的不足。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更广的范围内约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3)社会主义道德对我国的法律的实施起着促进作用。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地守法、护法。4、为什么说法律伴随我们一生?(1)法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伴随我们一生,捍卫着生命的尊严。它就像空气一样,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它。(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并实施了各种法律法规,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5、为什么说法律是生活的保障?(1)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权、受教育权、劳动权、私有财产权等各种权利。(2)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侵害,侵犯公民的合法权利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3)法律是保障我们权益的法宝,有了这个法宝,我们才能幸福安康,才能生活的更有尊严。6、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7、怎样认识平等的享有权利?(1)在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出身、文化程度、财产数量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自由。(2)我国法律平等地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不歧视任何公民。未成年人同样平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自由。8、怎样认识平等地履行义务?(1)我国宪法和法律在规定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所有公民,都应平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依法履行义务,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2)在我国,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的特殊公民存在。9、怎样认识平等地适用法律?(1)法律面前谁也没有特权。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任何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2)每个公民都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论其职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一旦违了法,犯了罪,无论是谁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于法律之上,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地表现?(1)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2)公民平等地履行义务。(3)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11、什么是违法行为?(1)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偷税、漏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私自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否则就是违法。12、违法行为的分类是怎样的?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1)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尚未触犯刑法的行为。(2)而那些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犯罪。13、违法犯罪有哪些危害?(1)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既会对他人造成人身或财产等方面的损害,也伤害了自己,甚至会葬送自己的前程;同时还会给被害人的家庭乃至自己的家庭带来伤害,甚至会掉家庭的幸福。(2)违法犯罪危害社会,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败坏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14、为什么要做到违法必究?(1)法律既有普遍约束力,又有强制性。任何人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会给社会造成危害,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2)做到违法必究,是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重要表现。15、对违法犯罪的处罚有何不同?因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同,触犯的法律不同,所以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受到的制裁也不同。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而犯罪行为要承担刑事责任。16、违反民法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方式如何?违反民事法律法规,要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障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17、违反刑法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方式如何?违反刑法的规定,要承担刑事责任。其承担方式主要是刑罚。刑罚是人民法院依照刑法对犯罪分子实行的一种最严厉的处罚方法,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是的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附加刑是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附加于主刑适用的刑罚,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18、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有什么意义?人们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法,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19、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什么样的法律?主要包括那些行为?(1)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2)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会管理等行为。20、为什么公共秩序不可扰乱?依法维护公共秩序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正常生活的需要,是保障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需要。21、为什么公共安全不可妨害?维护公共安全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和社会安定的需要。22、为什么社会管理秩序不可破坏?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才能保障国家机关对社会事务的正常正常管理,保证政令畅通,才能创建安定和谐、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23、学习法律常识有什么意义?(1)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关系。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用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2)学习法律常识可以增长我们的法律知识,帮助我们提高守法意识。(3)我们在自觉学法、增强法律意识的同时,还要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常识,做法律的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24、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学习法律常识的方式和途径,比如:(1)学习法律原文(2)阅读普法读物及有关法律的报纸杂志(3)收看电视中的法治节目(4)查阅相关法律网站(5)主动参加各类法治教育活动。25、为什么要遵守规则?不同场所有不同的规则。这些规则都要求我们认真遵守,按规则办事。规则,是限制和约束,更是一种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守规矩,处处守规矩,规则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遵守规则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26、如何才能做到更好地做到遵守法律?自觉学法,增强法律意识,人人都能做到知法于心。向周围的人宣传法律常识,做法律的义务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促进形成人人守法的社会氛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守规矩,处处守规矩,规则意识才能不断增强,遵守规则的习惯才能逐步养成。强化规则意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养成守法习惯。27、如何做到与法同行?“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想,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做的积极去做。一旦发现自己的行为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应及时终止。28、我们怎样用法?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运用掌握的法律常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同违法犯罪现象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发现违法犯罪现象时,我们要灵活机智地与其作斗争。比如,及时拨打“110”报警,主动向公安机关提供证据或线索,积极协助司法机关侦破案件等。规则比拼产生调整范围实现手段道德中学生守则法律自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制定或认可普遍适用全国适用在校学生国家强制力教育行政力量舆论、习惯、信念智力大比拼1.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选举法修正案主要体现我国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2.我国城乡居民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同票同权”。这表明我国()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更好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③城乡之间已经不存在差别④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C3.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事件发生后,公安部门迅速抓捕了一千多名打砸抢烧杀犯罪嫌疑人,一批罪行极其严重的罪犯已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这说明法律是()A.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D.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B4.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刘冬同学经常旷课上网吧玩游戏,学校给予他警告处分B.环保部门倡导市民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C.八年级学生王兵的父母让他辍学去外地打工D.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徐玉元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D5.2009年8月起,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行为”。对酒后驾驶行为,一律按国家制定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限进行处罚。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此项执法专项行动说明了我国的法律具有如下特征()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③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依靠社会舆论、习惯、信念的力量调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6.法律之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是因为()①法律是由全体公民共同制定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7.国家立法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赋予社会上早已存在的某些道德原则、风俗习惯、宗教教规以法律效力,这是属于()A.制定法律B.认可法律C.修订法律D.审定法律B8.近年来,嘉兴市反腐败斗争成绩显著,一批贪赃枉法的领导干部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最能体现()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国家干部违法犯罪应从重处罚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的强制作用,惩治腐败D9.该法自1993年开始起草,草案几经修改,历经8次审议,召开了100多次座谈会,在审议中收到11543件群众意见。这一做法说明()A.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我国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C.我国法律体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D.我国公民能直接行使立法权C10.下列行为中,既违
本文标题:六年级下册六单元-走近法律-与法同行复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21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