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精编版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树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赵佶(1082-1135),北宋徽宗皇帝,在位二十五年,(1082-1135)。在他主政时期,奸臣当道,穷奢极欲,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内忧外患,纷至踏来。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下,年底,传位与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被金兵所俘,与儿子一起沦为亡国之君,最后后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诗画皇帝——赵佶这位亡国皇帝政治无能,生活穷奢,但是艺术造诣极深,吹弹、书画、声歌、词赋无不精工极研,堪称一代大家。平生著作极多,都散佚无存。存世画迹有《芙蓉锦鸡》、《池塘秋晚》、《四禽》、《雪江归棹》等图。有词集《宋徽宗词》。不爱江山爱丹青作为皇帝,宋徽宗赵佶的政治生涯灰暗而短促,但作为艺术家,宋徽宗却是中国2000多年封建历史,346位皇帝中最赋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者。宋徽宗流传下来的瘦金体作品很多,比较有名的有《楷书千字文》,《秾芳诗》等,《楷书千字文》是赵佶二十三岁写给大奸臣童贯的,此时的瘦金书体已初具规模。宋徽宗的瘦金书多为寸方小字,而《秾芳诗》为大字,用笔畅快淋漓,锋芒毕露,别有一种韵味。赵佶部分传世作品赵佶的书法,初习黄庭坚,后又学褚遂良和薛稷、薛曜兄弟,并杂糅各家,取众人所长,创造出别具一格的“瘦金书”体。“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其特点是瘦直挺拔,侧锋如兰竹,横画收笔带钩,竖划收笔带点,撇如匕首,捺如切刀,竖钩细长,所谓“如屈铁断金”。这种书体,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书体,赵佶把它的艺术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后代习其书者甚多,然得其骨髓者寥若晨星。赵佶的书法与众多书家一样,也喜欢书写千字文,留存至今的两件千字文墨迹,犹如晶莹的双璧,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艺术功力。赵佶草书千字文《草书千字文》是宋徽宗赵佶传世的狂草作品。作于是1112年,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是赵佶四十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今藏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赵佶*小楷千字文《小楷千字文》为赵佶二十三岁时用独创的瘦金体所书,原件藏上海博物馆。间架开阔,笔划劲利,清逸润朗,别具一格。正如《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赵佶欲借风霜二诗帖《欲借风霜二诗帖》,纸本,楷书,33.2x63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由两首七言与五言律诗合并而成,也名为“欲借、风霜二诗”帖。过去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宋徽宗廿九岁时所作。赵佶楷书千字文卷作者:宋徽宗赵佶时代:崇宁三年(一一○四)规格:纵:30.9厘米横:322.1厘米字大寸许,每行十字,前后百行材质:朱丝界栏,素笺本馆藏地:上海博物馆千字文《千字文》卷系小字楷书,书法瘦硬劲挺,为赵佶传世墨迹中的珍品。卷末自题:“崇宁甲申刚岁宣和殿书赐童贯。”甲申为崇宁三年(公元一一0四年),时赵佶二十三岁。原件每行十字,为保持字的原大,现割裱每行八字。原件现藏上海博物馆。千字文赵佶以其最具个人风格之瘦金体书写,整体匀整峭拔,筋骨挺劲,清爽润朗,飘逸灵动,正所谓铁画银钩。此种书体取法唐代薛稷、薛曜,把楷书中瘦劲一路发挥到了极致,带有很强的装饰性,成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一种书体。瘦金体是赵佶创造的书法字体,亦称“瘦金书”或“瘦筋体”,也有“鹤体”的雅称,是楷书的一种。瘦金书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瘦金书其名诚如当代著名书画鉴定家杨仁恺先生所云:“其结体疏朗端正,下笔尖而重,行笔细而劲,撇捺出笔锋而利,横坚收笔顿而钧,文体匀称,用笔轻按重收,顿折利落,具有飘逸清润之感,显示出‘瘦金书’的独特风格。”瘦金书赏析此卷原为清宫旧藏,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闰中秋月
本文标题:宋徽宗赵佶瘦金体-千字文精编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57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