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CompanyLOGO中风研究进展主要内容中风的病因2最新研究进展4小结35中风的预防和治疗33中风简介311中风简介中风stroke(脑中风,脑卒中,脑血管意外,脑血管病):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包括颅内和颅外动脉、静脉及静脉窦的疾病,但以动脉疾病为多见。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2中风的病因引发脑中风的病因是由于脑部血管神经病变而导致的身体部分功能丧失的突发性病变,传统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2.1缺血性中风各种病因缺血性中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各类动脉炎引起外伤性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脑梗塞心源性动脉源性其它(脂肪栓、气栓、瘤栓、寄生虫栓、静脉炎栓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系统椎一基底动脉系统颅内动脉瘤先天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性动脉瘤细菌性动脉瘤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缺血性中风脑供血不足高血压脑病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炎脑动脉盗血综合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脑动脉硬化症2.2出血性中风各种病因出血性中风(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引起血管畸形动脉硬化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等颅内异常血管网症其它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继发于梗塞的出血肿瘤性出血血液病引起动脉炎引起药物引起(抗凝剂,血栓溶解剂如尿激酶等)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引起其它硬膜外出血硬膜下出血3中风的预防和治疗3.1中风的预防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果蔬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从而降低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3.2中风的治疗急性期1内科治疗(1)一般治疗:①安静卧床;②镇静,止痉和止痛药;③头部降温。(2)调整血压。(3)降低颅内压。(4)注意热量补充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5)防治并发症。2手术治疗恢复期治疗的主要目的为促进瘫痪肢体和语言障碍的功能恢复,改善脑功能,减少后遗症以及预防复发。1防止血压过高和情绪激动,生活要规律,饮食要适度,大便不宜干结。2功能锻炼。3药物治疗:可选用促进神经代谢药物,如脑复康,胞二磷胆碱,脑活素,r-氨酪酸,辅酶Q10,维生素B类,维生素E及扩张血管药物等,也可选用活血化瘀,益气通络,滋补肝肾,化痰开窍等中药方剂。4理疗:体疗及针灸等。4最新研究进展加拿大专家的一项研究初步显示,65岁以上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服用青霉素有可能使患中风的危险性降低50%。但这一结果还需进一步得到证实。因为导致中风的原因有很多,除高血压外,中风与吸烟、过量饮酒、家族病史等因素也有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柳叶刀》医学期刊上报告说,他们调查了3000多名中风患者的治疗记录,他们都接受了常用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的治疗。分析显示,在中风发作后90分钟内接受这种药物治疗的效果最好(黄金急救期),患者完全康复且不留下残疾等后遗症的几率是未接受治疗者的2.5倍,但其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后而降低。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最新报告说,与单纯高血压相比,血压的波动更易引起中风,在治疗时不仅要考虑降血压,还要重视稳定血压。德国汉诺威医学院2010年2月发表公报称,由潘生丁(又名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制成的复方制剂能够安全有效地预防中风复发。德国人类营养学研究所营养流行病学教授BrianBuijsse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每天摄入一定量的巧克力有助于降低患中风和心脏疾病的风险。同时他也表示现在就建议人们每天食用更多的巧克力似乎还为时过早。他强调,如果人们可以用一块黑巧克力来取代每天食用的糖果和高脂肪的甜品,那么无疑对健康将会有十分积极的影响。相关会议机构WorldStrokeCongress=CN6liNv676MCFQEdbgodUUaq3w13-16October,2010InternationalStrokeConference2010=3067536Feb23-26,201011thSingaporeStrokeConference://depts.washington.edu/neurolog/scwp/presentation_links.php9thWelshStrokeConference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alDisordersandStroke(NINDS)UPMCStrokeInstituteSouersStrokeInstitute,ThePhysiciansofSaintLouisUniversityTheStrokeInstituteofMinnesotaTexasStrokeInstituteNationalStrokeAssociation=NIHSS5小结中风的病因很多,但也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只要饮食合理,注意控制血压,多参加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加强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可以将中风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人们已越来越懂得如何去减少或消除中风的危险因素,如积极治疗高血压,防止肥胖,减少胆固醇食物的摄取,以及禁止抽烟等。控制和去除危险因素肯定能够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相信通过人们的不断努力,中风会离人们越来越远。中风对人类造成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CompanyLOGO
本文标题:中风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13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