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从跳丧舞看土家族生命的价值观念
从跳丧舞看土家族生命的价值观念黄胜明【内容摘要】土家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特别是跳丧舞更具其民族特色。它以其独特的丧葬习俗来反映了土家族对生命的价值观念。其中具体体现在灵魂不死、祖先崇拜以及豁达的生死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关键词】土家族跳丧舞生命价值观念【作者简介】贵阳·花溪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学院2002级民族学黄胜明跳丧舞是鄂西、清江流域土家族聚居的地区流传的一种独具特色、以欢乐的跳舞形式悼念亡人的民族民间舞蹈。土家人俗称之为“跳丧”,也叫“跳丧鼓”或“跳撒尔嗬”。土家山寨里,无论谁家的长者去世后,必请“师傅”打丧鼓。一般装殓入棺后在堂屋里停放1至3天。民间谚语说:“听见丧鼓响,脚板就发痒,人死众人哀,不请自己来”,每晚都有亲朋好友前来跳丧,跳丧时,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一人击鼓叫歌,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脚跟鼓点鼓跟脚,跳者二至四人,但女人不能跳丧(是因为相传跳丧舞起源于上古战舞的原因)。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多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鼓声一起,或高歌狂舞,或轻歌曼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一齐动作,跳着变幻多姿的舞步。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其余边跳边唱,此名“坐丧歌”,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另二人边跳边唱,此名“跳丧鼓”;有时,四人围棺转圈,边跳边唱,此名“转丧鼓”。跳丧舞从音乐、舞蹈到歌词内容,少有悲沉之感,音乐高吭欢快,舞步健美勇武。唐朝樊绰在其《蛮书》中,曾称这种“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祭祀舞蹈,叫“磐瓠白虎之勇”。跳丧舞歌词内容十分广泛,有颂赞土家先民开疆拓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解忧愁噢”,表示为死者家里散忧愁。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较重。舞蹈时,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掌鼓者也通过鼓心、鼓边、鼓沿敲击出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和歌而舞。跳丧舞舞姿狂劲。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张弛交替,古老质朴。1跳丧舞是土家族人民创造的艺术财富,也是昀古老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与土家族的独特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里素质有密切关系。更体现了土家人对生命的独特认识。一.灵魂不死灵魂不死是在认识水平低下的原始社会中所出现的一种宗教观念,它普遍存在于各个古老的民族,是对死亡的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他们认为死亡只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并且灵魂有自己的处所,有时还和人间社会发生密切交往,并且认为灵魂还可以转世。这样,人的死亡往往被涂上神秘的色彩,并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慰问死者灵魂的风俗。跳丧舞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独特的丧葬习俗,它的独特处就在于是以一种欢乐的舞蹈形式来悼念亡人。土家族和其他古老民族一样,同样存在灵魂不死的观念。在土家族的丧葬习俗跳丧舞里形象的体现了出来。老人去世,土家族认为是走“顺途路”,是“升天”,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得到重生,被称为白喜事,与红喜事(婚礼)共称为“红白喜事”,因而认为老人去世是值得庆祝的。在老人去世后三天晚上都会通宵达旦的跳丧舞。土家山族的老人在世时,总要催促他的儿孙为他备好“落气纸”,并要亲眼看一看才放心。他们把此事看得极为重要,认为人一断气就要进入阴司,冥钱要随身带走,他们说:“生者无钱是孤人,死者无钱是孤鬼”。这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老人并没有把死亡当作生命的终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的再生。所以当老人一断气,亲人马上拿来一口铁锅,放于榻前,然后团团下跪,将“纸钱”一张张地丢进铁锅中燃尽,大伙边烧纸边念着死者的生死年月日时和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名,仿佛帮他去阴间报到,这叫“烧落气纸”。烧完落气纸,女人才能放声大哭,男人才出去张罗丧事。在张罗的丧事中,首先是报丧,其次就是请“师傅”,也就是在跳丧舞中打丧鼓的人。在跳丧舞中“师傅”非常关键,鼓是跳丧舞中唯一的配乐,在整个过程中起到调动气氛、协调节奏等作用。跳丧舞一般要到晚上才开始,因为土家人认为只有晚上死者的灵魂才会出现,而跳丧舞的主旨就是“伴亡”,即陪伴死者在这个世界的昀后几个夜晚,用歌舞来为死者送行。如跳丧舞歌词曰:“歌郎送出门,庄子返于庭”。跳丧舞时,由一人或几人击鼓,不管亲朋好友或认识不认识的男人都可以参加进来,边跳边唱。开始舞姿比较柔和,曲调和歌词带有几分悲壮,唱的内容大多是死者生前所经历的事迹和亲人们对他的怀恋,如歌词:“昨日看得亡人在,今日已经进棺材。三日未吃阳间饭,四日上了望乡台。”跳丧舞到后来逐渐激烈,舞姿开始变化多2端,曲调也变得欢快起来,歌词内容也丰富了。主题是欢乐的,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的悲意,相反气氛热烈,似乎是歌舞聚会,并没有庄严肃穆的氛围。初看怎么也不会想到是在办丧礼。有人把“白喜事”称作土家山寨的“狂欢节”,真是一点都不过分。跳丧舞每个男人都可以参加,参加者也不会因为主人家死了人而有所顾忌,主人也不会在意别人的狂欢。相反,加入跳丧的人越多,越热闹,就越是表现出对主人家及死者的尊敬。当狂欢接近尾声,一些地方的丧俗中还有"师傅"为亡者开路,所谓“开通冥路,送亡登程”。开路有大小不同的规模,有钱人家开大路,即“唐祭路”,绕棺歌尸,谈道说法,时间三天,师傅二十来人。次为“引路”,请引拜引,进贡十王,时间两天,师傅十余人。一般人家开“五方路”,时间一天,师傅三至五。家境困难的,至少也得请师傅一人开个“点子路”。亡者家里昀后一个仪式是“闭殓出柩”,将棺盖打开,让亲人们昀后告别,然后“刮指口”(封殓)。毕竟是见亡者昀后一面,这时亲人也往往悲从中来,哭声四起。闭殓时,师傅绕棺歌尸,高腔唱念:魂兮悠悠莫向东,东有大海苍鳞龙。魂兮悠悠莫向南,南有炎风朱雀拦。魂兮悠悠莫向西,西有流沙白虎溪。魂兮悠悠莫向北,北有寒冰玄武穴。魂兮悠悠莫向中,阴阳两隔事难通。亡魂去,路不通,随吾华幡进棺中。这是跳丧舞的昀后一道程序,为死者送行,并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土家族跳丧舞所反映的灵魂不死的观念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其产生的背景和历史根源。首先是由于土家族的先民们并不了解死亡的真正原因。据《易经·系辞》记载,很早的时候,人们把亲人的尸体抛在野外,盖上些树枝,不堆土坟,不立记号,也没有什么丧期仪式,这表明当时人们对死葬还没有什么讲究。可是当人的认识能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他们就不能不思考:人为什么会死亡?为什么人死了肉体便没有原来那种知觉意识了?那种知觉意识是不是离开肉体跑开了?游散了?根据考古和民俗学的研究,人们起初把死亡也看作像睡眠一样,因为在他们看来死亡与睡眠非常相像,人死后和睡眠中对周围的一切都不知不觉了。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是把死者安置成睡眠的样子下葬。现在,每当我们悼念死者“长眠”时,其实只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安慰,而远古的人类,对此则可能是认真的。但是睡眠与死亡毕竟也有不同,睡眠总有醒的时候,而死者却永远不会醒来。对此人们只好求助于灵魂,认为灵魂在人出生时就居住在身体里,控制着人的活动,人就有3知有觉。当人睡眠时,灵魂就暂时走出人体,在附近游荡,当人觉醒时,灵魂就回归到人体;人死时,则灵魂就永远离开了人体。其次,原始人对于死亡的必然性的否定观念和对生命的永存的强烈渴望也是灵魂不死的观念产生的重要原因。许多原始部落都认为,人原本是不死的,死亡之所以来到世上只是由于手持不死赠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所致。在美国人类学家G·默多克的著作《与我们同代的原始人》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有趣的神话:月神曾经派虱子向人送去保证人们不死的担保词,“像我死又在死中活一样,你也将死又在死中活。”意思就是让人永生不死。一只好事的兔子自以为跑得快,在半路上赶上了虱子,虱子偷懒,就央求兔子替它把这个信送给人类,可是粗心的兔子忘掉了信的内容,见到人们就乱说一气,说成“我死又在死中腐坏……”。这样一来人类就只好面对死亡了。当然这只不过是神话传说而已,但从这一个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始人对死亡的否定观念和对永生的渴望。出于这样的观念和渴望,他们很自然地会发展出那种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归根到底,灵魂不死的观念产生的原因就是在意识现象本身的复杂特性和原始人低下的知识水平下对待死亡的歪曲的反映。为了使死去的人的灵魂得到安宁,人们就要尽量去满足死去的人在生前的各种要求,在土家族便产生了跳丧舞的形式。二.祖先崇拜祖先崇拜是对人类自身的崇拜,它是在鬼魂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开始对氏族始祖或者氏族发展史上有特殊贡献的人的鬼魂进行崇拜,随着宗族和家庭的出现,这种宗族和家庭是建立在血缘的认同上的,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元中人们逐渐将始祖的鬼魂作为祖神或保护神并予以长期的固定的祭祀,于是就产生了祖先崇拜。长期以来,这种观念逐渐根深蒂固,在一些民族风俗中不同程度的表现了出来。在土家族的丧葬习俗跳丧舞中,从它的产生、发展历程以及舞蹈、曲调、歌词的内容都体现了土家人祖先崇拜的价值观念。仅从一些文字记载和舞蹈现场来看,有人认为跳丧舞源自上古战舞。为什么呢?从跳丧舞的四大要素可以看出:第一,“跳丧舞”舞步舞姿,刚劲有力,粗犷豪放.“按模拟动作形象来分有‘风凰展翅’、‘犀牛望月’、‘牛擦痒’、‘狗吃月’、‘燕子含泥’、‘猛虎下山’……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舞者跳着跳着,忽然鼓点一变,对舞中的一人猛然跳跃腾空,一掀舞伴,两人躬身逼视,忽见击掌撞肘,前纵后跃,一跃一扑,模4仿猛虎扑食的动作,口里还发出一阵阵啸声,昀后一人被另一人挽着从头顶上后空翻跃过来,动作形象逼真“。形象的表现了祖先们战争的场面。第二,跳丧舞的歌词大都是为亡者歌功颂德,并用子孙成就告慰亡灵;安慰孝家节哀顺变,继承先人遗志,再创辉煌。出唱一些英雄事绩;尤其是武将的战绩,如《杨家将》、《薛仁贵征东》等。其主旋律均在于教人化悲痛为力量,振作精神,继续前进。第三,跳丧舞的配乐只有大鼓一种。舞时,“一人持一对木锤击鼓而歌,二人到堂中踏鼓、接歌、起舞,有时四人交替和穿插对舞,叫作‘走四门’……大鼓既是伴奏乐器,又是歌师(击鼓者)指挥舞蹈、交换曲牌、调整情绪的工具。一鼓多用,敲击鼓心、鼓边、鼓邦发现不同音响.这就使人联想到“击鼓进军”的古战场景象;联想到“一鼓作气”的名言.第四,跳丧舞的观众不分男女老幼,但跳舞的演员都有传统的铁规:男跳女不跳。俗话说:“女人跳丧,家破人亡。”“跳起来手舞足蹈,亦歌亦舞,体力消耗很大,如遇热天,还打起赤膊跳,挥汗如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跳丧舞应该起源于上古战舞,并也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保存了下来.因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一个民族要得以生存,就必须抵御外敌的入侵,而那些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战死疆场的战士就成了土家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崇拜的偶像,并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重生。于是土家人就通过一些模拟战场的祭祀活动来纪念他们。经过二三千年岁月的冲刷,衍至土家山寨为跳丧舞时,战争环境变成了平静世界;年迈父母取代了年轻战士,祭祀者由男女巫师变成了无专业的鼓师及父老乡亲。从军前舞到跳丧舞,其形式和内容皆有改变,而万变不离宗,激扬奋进的旋律和对死者的怀念的主题始终未变。白虎在土家人的心目中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土家族自称是“白虎之后”。相传,远古的时候,土家族的祖先巴务相被推为五姓部落的酋领,称为“廪君”。廪君率领部落成员乘土船沿河而行,行至盐阳,杀死凶残的盐水神女,定居下来。人民安居乐业,自然廪君也深受人们的爱戴。后来廪君逝世,他的灵魂化为白虎升天。从此土家族便以白虎为祖神,时时处处不忘敬奉。每家的神龛上常年供奉一只木雕的白虎.因此在跳丧舞中有很多模仿虎的动作,昀为壮观的是‘猛虎下山’。于是,人们就认为跳丧舞体现了土家族的白虎崇拜,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祖先崇拜,是对土家族族祖先“廪君”的崇拜。从民族学的角度来看,土家族祖先崇拜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精神寄托。中国人有极强的寻根意识,根从何来,苗从何起?一言以蔽之曰“祖宗”。土家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与祖宗的神灵同在。二是回报恩情。因为祖先对后代有养育之恩,亲子之爱,所以后代要对祖先尽孝,在生奉养身体,死后祭
本文标题:从跳丧舞看土家族生命的价值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1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