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学新课改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安吴镇龙泉中心小学马莎莎新课改的推行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高潮,“新的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生命价值。”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进,在取得了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尤其在农村中小学,这种情况更加普遍。以我去年实习的学校平凉市泾川县窑店镇东坡小学为例,全校六个年级,人数只有108人,教师10人,除六年级人数较多外,其他每个年级只有十几个人,班级人数少本应该十分有利于新课改的落实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将严重影响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使新课陷入改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一、农村中小学新课改的实施现状1.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取得的一些成就近年来,国家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理念,将教育摆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首先,国家对农村义务阶段教育的投入正呈现着逐年增长的势头,我实习的东坡小学虽然是一所村级小学,但是有两栋两层的教学楼,教师宿舍也是单人楼房,学校旁边有硬化的专门用于学生活动的文化广场,并且在省教育厅的财政支持下,学校从去年5月份开始招标建设学校食堂,在我离校时已经完工,学校每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早餐。这些在农村中小学都是极为可喜的,不但全面落实了九年义务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其次,教师培训被作为提升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设计并构成课程改革实践的战略重点。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培训,如平凉市泾川县的小学去年有8名教师与我校学生置换参加甘肃省实行的“国培计划”,对教师骨干队伍进行有效培训。除此之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完善的培训体系,如网上学习等培训方式,以便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最后,在新课改的理念影响下,师生开始组织多样的课堂形式,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开始注重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自主性和探究性。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方面,学校普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如东坡小学去年10月与全镇的其他八所小学开展了校本、班本课程的展示比赛,有《三字经》朗诵、手语舞蹈、口风琴演奏等表演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得新课改的理念开始生根发芽。2.农村中小学新课改存在的问题(1)学校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办学条件艰苦。“新课改的实施需要学校有新的设备才能去展示,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设备,学校、教师、学生就会处于得不到满足的局面,这种局面会严重阻碍新课改的实施。”东坡小学的教室虽然是楼房,但是进入教室就能发现里面的教学设施还是最原始的,传统的黑板、粉笔、破旧的课桌,现代化的投影仪、电子黑板等多媒体设备无从谈起,显得非常简陋。我在学校实习期间,发现该校没有体育器材,因而体育课被其他课堂取代。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教学条件明显使得当地学生接受新科技和新信息的途径十分有限。当前,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虽然有所加强,但是处在低水平,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基本的硬件设施配套无法到位,更不要说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以及全面发展了。(2)农村中小学文化中心地位旁落,生源流失,教师职业信念动摇。在泾川县窑店镇,东坡小学全校只有108个学生,三年级仅有12人,但是窑店镇中心小学有近1000人,我在窑店镇中心小学听课的时候发现,六年级一班和二班人数多达七十人左右,难以容纳。近年来,学校撤并、留守儿童等带来的问题日益严峻,东坡小学是当地附近较大的小学,旁边的陕西省长武县学生都在此求学,据统计全校单亲以及留守儿童有38人,在这种文化困境之下,家长求才心切,想方设法送子女进入重点学校,大批农村中小学生涌向乡镇和城市,造成了生源的流失。还有教师传统的角色尊严受到新的挑战,东坡小学总共有10名老师,然而一些教师不再以职业为自豪,失去了职业热情和职业信念,丧失了责任心。因此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从表面来看,只是教师需要在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方法上做出转变,但是从根本上说,它的“实质就是不同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就是落后的农村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冲突。(3)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教学能力不足。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实施者,对新课改所取得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虽然随着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教育水平得到了发展,但是从实际考察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教师能力相对有限,“‘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是现有农村教师队伍的一大特点。”在东坡小学任教的10名教师中,只有3名教龄在20年以上,但是学历只是高中或者专科,在教学上仍然是传统教学,剩下的7人都是三四年的教龄,也以专科居多,本科生只有2人,在我未到之前,该校没有专业英语教师和音乐教师,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进行非专业的指导。另外,教师分工不合理,各年级班主任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从早到晚的课程不断,而其他人每天只有一两节课,比较闲暇。(4)教学模式老套,缺乏创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还是体现在教学过程和课堂实施上,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可是,“在农村中小学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普遍存在着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老套教学模式。”以我个人为例,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课文学习中,老师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每一篇课文讲解方法都是识字、读课文、划分段落大意、归纳段落意思、总结中心思想,几乎从未改变过。而我在窑店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听课时,一位老师讲解的是《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在教学模式上虽有突破,但不是完全按照新课程的要求。(5)评价机制不健全,流于形式。教育评价是新课改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运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活动及其结果进行科学判断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评价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为了评价和检查,向人们展示了教育教学的表面现象。在我实习的学校,据调查发现个别老师为了应付上级的听课评比,提前将两个班级放在一起进行演练,好似对表演节目进行彩排演练。还有,评价模式在行政体制影响下千篇一律,评价话语以盲目鼓吹为主。在听完六年级一班语文《青山不老》和六年级二班数学比的应用题的示范课之后,学校召开了教学研讨会,在会议上每个人的发言都是表面的夸赞,并没有进行全面评价,很少有人指出它的不足。二、解决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的策略1.对农村义务教育加大经费投入(1)建立多渠道教育投入体系,拓宽经费收入来源渠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广工作,需要有力的经济支撑,而单纯靠政府来维持教育支出是比较困难的,应该动员全社会的广泛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和团体资助教育,建立起多渠道的教育投入体系,才能缓解政府的压力。首先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对新课改的普及与宣传,比如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等渠道宣传新课改的意义、目的以及理念,提高社会大众对课改的认识,转变传统认知观念,才有可能取得大家的支持。其次,应该让民办学校发挥积极地作用,提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办学、捐资助学,集中更多人的力量,使教育经费有充足保障,以便更好的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2)优化资金分配,做到合理利用在教育经费支付能力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把有限的资金最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根据不同地方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现在有很多地方将教育经费的集中在城市或者县城,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比如各县城的一中或者各乡镇的中心小学,忽视了偏远地方的教育发展。学校内部也应该合理利用有限的资金,应该优先考虑和教学直接相关的发展,但是有的学校将教育资金首先用于美化校园,如在教学设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一味的绿化校园、修建学校围墙等,这种行为有点本末倒置。2.加强教育沟通,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相互结合的教育沟通平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关系到科教兴国的大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从我实习的了解到的情况来说,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教育现状更加不容乐观。一是农村的一些贫困家庭由于经济能力的原因不能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二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在放学后要承担大量的家务和农活,长此以往从心理上对学习不重视;三是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所以没有能力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使孩子们缺少了家庭教育氛围,从而造成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他们和同学们一起生活,这样他们就可以感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其次学校要利用假期、节假日家长回家的时间,尽量和家长取得联系,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整体情况,让家长及时了解、重视子女的教育。最后家长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不能认为只要给孩子留下更多的钱,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就是对孩子负责,而是从子女的情感需求和身心的健康发展考虑,父母双方尽量留一个人陪伴孩子,如果不行,至少应该经常抽空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在关心与呵护之下,使他们健康全面发展。(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主体,对新课改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必须整顿和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发挥出主体作用。首先应该完善和落实农村教师培训,在组织与管理上要尤为重视。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是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基础,组织落实好不同层次的培训是极为重要的,在培训过程中要做到真正的落实,不能搞形象工程,在耗费巨大物理、人力后没有作用,在国培计划中,有个别学员不能端正心态,在培训期间敷衍了事,使得培训工作徒劳无益。同时应该让老师加强教育经验的互动交流,“让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让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教学经验。”在城市与农村学校的互动中帮助农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更好的为新课改实施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年龄和教学学科方面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应该在教师编制上,既要保证学校各个学科有专业教师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要注意教师年龄在整个队伍中所占的比例,年老和年轻教师数量不能失衡。还有政府不应该使农村中小学出现教师“层层拔高”的现象,如东坡小学只有2个本科生,其中包括再修文凭,高学历的教师十分匮乏。因此要保证各个学校有合适的高质量师资比例,控制好教师的流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保证新课改顺利实施。3.改变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教学活动一经发生,在长期的实践中便会形成某些‘经验’和‘模式’。”这种长期形成的经验和模式在长期的强化下形成固有的、不变的教学行为,严重影响了新课改的教学效果,所以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必须要突破这种困境。具体应该做好两个方面:在客观方面,加强学校教学设施建设,为丰富多样的课堂形式提供可能,单纯靠传统黑板粉笔已远远无法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容易使课堂枯燥。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村级小学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现代化教学、办公所需的微机,多媒体教室的配备和装备无从谈起,因此农村中小学有很多与现代信息相关的课程由于教学设备限制而无法正常开展。但做好教学模式的转变,关键在于主观方面做到几个转变:第一,更多考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老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考虑每一位学生的智力与道德良好发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比如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探讨、辩论,听取他们的观点后互相总结,发表各自的观点。第二,转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方式,师生之间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在对话中师生互相表达自己的心声,进行心灵的沟通与思想的碰撞,因此师生之间在角色扮演上要有改变,做到相互理解与尊重,不能树立绝对权威,认为学生有异议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第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向新课改的要求靠拢。因为新课改强调教学方式的转变,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如众所周知的在语文教学时,拿着字词句篇的参考书,用传统的阅读课文、划分和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的模式,已经引起了许多师生的讽刺,认为语文教学是
本文标题: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16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