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关于印发《濮阳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关于印发《濮阳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时间:2008-03-2415:36:00各县(区)发展改革委、高新区经发局、财政局、地税局: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根据《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濮阳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濮阳市财政局濮阳市地方税务局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二日主题词:技术中心管理办法通知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2008年3月12日印发濮阳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豫政〔2006〕88号)》,促进和规范我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市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市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市予以认定。对获得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市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支持,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三条濮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濮阳市发改委)、濮阳市财政局、濮阳市地税局负责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市发改委对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和评价的具体组织工作。第四条未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不得申请省认定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第二章认定第五条市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8月31日。第六条申请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企业年营业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近三年科技投入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在2.5%以上,并能确保技术中心建设资金的投入。2、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濮阳经济各主要行业中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3、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4、企业有较健全的开发机构、有效地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开发设施,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市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5、企业有一支精干、高素质的、专业配置合理的科技队伍及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带头人,科技人员队伍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6、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技术创新绩效显著。7、企业两年内(指申请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之日起向前推算两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2)涉嫌涉税违法正在接受审查的。(3)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等事故的。8、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三项指标不低于最低标准(详见附件三)。第七条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程序:1、中央、省属企业和市直属企业向市发改委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其它企业向各县(区)发改委(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以下简称申请报告)(见附件一),《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二)。2、各县(区)发改委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有关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推荐意见(一式三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市发改委。3、市发改委收到申请材料后,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并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组织专家按照《濮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三)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初评。4、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初评结果等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市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第八条从受理截止之日起,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在当年年底以前对认定结果予以公布。第三章评价第九条依据《濮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进行评价一次。第十条评价程序:1、数据采集。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于每年3月31日以前完成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并上报主管部门。中央、省属企业和市直属企业直接上报市发改委。评价材料包括:《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年度工作总结》(附件四)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等。2、数据初审。主管部门对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于每年4月10日前上报市发改委;中央、省属企业和市直属企业直接上报市发改委。3、数据核查。市发改委对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召开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4、数据计算与分析。市发改委对经核查后的数据按照《濮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第十一条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警告)、不合格。1、评价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2、评价得分65分(含65分)至85分之间为合格。3、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65分之间为基本合格(警告)。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1)评价得分低于60分;(2)连续两次被警告;(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第十二条市发改委按程序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第四章调整与撤销第十三条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市企业技术中心的,其下属公司的原有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视情况调整为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的分中心。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1、评价不合格;2、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4、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5、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第十五条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对调整与撤销的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予以公布。第五章管理与政策第十六条企业上报的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材料和已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申请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三年内不得申请市认定;已认定市企业技术中心的撤销其市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市认定。第十七条因第十四条原因被撤销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第十八条对于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65分的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第十九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由主管部门将有关情况报市发改委。第二十条通过支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第六章附则第二十一条各县(区)发改委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应政策,做好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并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相应支持。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濮阳市发改委会同市财政局、市地税局负责解释。附件一《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2、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3、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2、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创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情况。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情况。7、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3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三、县(区)发改委、开发区经济运行局推荐意见。附件二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企业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所属行业主营业务企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技术中心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联系传真电子邮件企业网址报告年度序号定量数据名称单位数据值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万元2企业利润总额万元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万元4(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万元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万元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万元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万元7(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万元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项其中: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项其中:对外合作项目数项9新产品销售收入万元10新产品销售利润万元11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12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万美元13企业职工总数人14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万元15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人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人16技术中心职工人数人17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万元18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万元19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人20技术中心博士人数人21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人月22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个23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个24通过国家、省和国际组织认证实验室数个25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项26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项27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项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项28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省、行业标准数项29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数个30企业获得的国家、省名牌产品数个31获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省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项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L107-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L107-2)、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L107-3)。未列入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三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2、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3、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L107-1、L107-2、L107-3)表合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合并填报。三、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1、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上一次评价的报告年度。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3、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工业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7、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
本文标题:关于印发《濮阳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62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