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虚词推断技巧
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六类。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语气)上起了什么作用。分为三类:①人称代词。②指示代词。③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代词例如: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才竟表祈使副词:5、语气副词:表祈使——请(其)表反问——难道(其、岂)表转折——反而、竟(而、乃)表揣测——大概、也许(其)表承接——于是、就(乃)1、范围副词:都(皆)2、时间副词:才、就将要(乃、且)3、程度副词:很、非常4、频率副词:常常、又、再现“虚”古“虚”例如:①公【为我】献之。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请【以剑】舞。④【以资政殿学士】行⑤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介词时地介词(于):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原因介词(因):则无因喜以谬赏(因为)方式介词(以/因):何以战(凭)因势利导(根据)对象介词(于/与):于其身也(对于)乃与平原君计(跟)①(公子)欲以客往复秦军,与赵俱死。②夸父与日同走。③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④(于)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张)巡。例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连词用来连接各类实词、词组、分句的词。连词,表让步“况且”连词连接词或短语的连词:主要有“和、跟、同、与、或、及”等,表示并列、选择或递进关系。例如: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前后可以颠倒,意思不变(连词)连词连接复句或分句的连词:“而且、并、并且、或者、只有、不管、无论”等连词既可以连接词或短语,也可以连接分句。例如:1.这种皮革表面光滑而且柔软。2.我的手突然停住了,并且紧张地发现自己的手在颤抖。例如:河水清且涟漪复句河水清,河水涟漪表并列,连词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两个动作相连,连词连词与介词的辨析与:译为“和”时,作介词的时候,“与”前后的成分不能互换。例如:我和他提起过你。介词(“和”前后的成分互换后,变成“他和我提起过你”)练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为/给连词与副词的辨析副词不可以单独作句子成分,充当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动词。连词+关联副词=关联词,例如“只有……才……/如果……就……/除非……才……”等。可以出现在主语前的是连词,只能出现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具有修饰作用的是关联副词。例如:如果你到那天能来,那么我就告诉你真相(“如果”和“那么”出现在主语前,连接两个分句,是连词;“就”出现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修饰动词,且具有一定的连接作用,是关联副词。)练习:1.儿之成,则可待乎。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副词,就连词,就助词古代汉语中的助词指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它一般分为结构助词(“之”),语气助词(“焉”“为”)、音节助词(“其”“之”“而”)两类。叹词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一、看语法结构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抚之”是动宾短语“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二、看对应位置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以”也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三、看特殊标志1、“之”在主谓之间,起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无义。2、被动句的标志:“见”、“于”、“见……于”、“为所”。3、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和“之”。4、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找到它的用法和意义了。①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该句是“判断句”,确定“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是陈述句,“也”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③晏子见疑于景公。【“见”和“于”表被动。】④婴之亡,岂不宜哉。【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四、看句位分析(句位分析法)其:1、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2、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语气副词,表命令语气,可译为“一定”。】②吾其还也。【“其”是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可译为“还是”】3、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秦王恐其破璧。【“其”作代词】五、看具体语境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焉”是兼词“于此”,在这里。】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焉”是代词,代文章。】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焉”是句末语气助词,译为“了,啊,呢”。】六、看句式特点①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②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③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④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总结:解答虚词题的思路:①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②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③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提醒: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本文标题:2014届高考专题复习之文言虚词推断技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91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