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1、心理学P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2、注意P5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一、名词解释3、感知P56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单纯地感觉到事物的个别属性。4、记忆P6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一、名词解释5、思维P6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6、定势P70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一、名词解释7、陈述性知识P74陈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8、学习策略P78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一、名词解释9、迁移P86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10、智力P91智力是一个复杂而颇有争议的概念,至今尚未有定论。当代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多种相对独立能力的综合体,主要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一、名词解释11、创造力P105创造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物的能力。12、情绪(情感)P114情感情绪是个体的需要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态度体验。一、名词解释13、情商P125情商是相对于“智力”的概念而提出的,是指人们的情绪智能活动水平的高低。14、意志P134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一、名词解释15、挫折教育P147所谓挫折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某种受挫情境,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实际生活,指导他们采取适当的情绪控制行为,帮助他们运用克服困难、获取成功的正确手段,提高他们的耐挫力。16、人格教育P184人格教育,是指以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统一、健全和谐的心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为目的的教育。一、名词解释17、气质P168气质是指人的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这种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程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保持的时间、心境持续的时间)、指向性(如内、外向,情绪的外露程度)等方面的特征。18、性格P177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一、名词解释19、动机P207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行动,并维持这种行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20、教师期望P224“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一般课堂行为的推断与预测。一、名词解释21、心理发展P248从广义上说,个体的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再到老年的心理的较为稳定和持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从狭义上说,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22、心理年龄特征P248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一、名词解释23、学习P254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是指学生在学校里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的活动。24、心理健康P284所谓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指个体在与各种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内外条件许可范围内,能不断调整自身心理结构,自觉保持心理上、社会上的正常或良好适应的一种持续而积极的心理功能状态。二、简答题1.怎样科学认识人的心理现象?P8(1)、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同时,人的心理还具有如下两个重要的特性:第一,心理的能动性。第二,心理的社会性。因此,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高度发展的心理(意识)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标志。二、简答题2.心理学人性观对当代教育有哪些启示?P41(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丰富多彩的。(2)每个人都是自主选择的。(3)每个人都是情感动物。(4)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5)每个人都是发展着的。(6)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二、简答题3.如何理解学生是发展着的人?P45学生是发展着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简答题4.感知觉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56(1)感受性及其变化。人的感受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某种因素的作用,感受性会出现暂时提高或降低的现象,称为感受性的变化。感受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感觉适应②感觉对比③感觉相互作用二、简答题4.感知觉的一般规律有哪些?P56(2)知觉的特性①知觉的整体性②知觉的选择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二、简答题5、产生遗忘的原因是什么?P62①、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随时间推移而消退的结果。②、干扰说:认为遗忘是识记和回忆之问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③、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受到某种动机的作用所致。④、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二、简答题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如何运用?P66记忆有其本身的基本过程和规律,提高记忆效果,应从这些规律人手。(1)、善于识记,增进记忆教师除了根据不同识记类型的特点组织教学外,指导学生掌握以下识记方法无疑是有益的:①直观形象法②分类记忆法③谐音记忆法④歌诀记忆法⑤联想记忆法二、简答题6、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如何运用?P66(2)科学复习,克服遗忘①及时复习。根据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因此应组织复习。②分散复习。③复习多样化。④适当过度学习。如果以一次完全正确回忆或再现的学习程度为100%,那么150%的过度学习是提高记忆效果的最经济有效的选择。二、简答题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P70(1)、知觉情境。一个人的知觉特点影响着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2)、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物体普通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可能有的功能。这种在观念上限定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思维称为功能固着。(3)、定势作用。定势是由先前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4)、原型启发。原型指对解决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5)、动机水平。所谓动机水平是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二、简答题8.教师如何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P77在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根据学习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活动。(1)、促进知识的理解(2)、指导复习或设计变式练习(3)、测量与评估学习结果二、简答题9、策略学习有哪些特殊性?P83策略学习具有如下的特殊性:①学习策略是对内部认知活动调控的技能。它所涉及的概念和规则反映人类自身认识活动的规律。②学习策略所涉及的概念和规则一般都有较高的概括性,在应用时有很大的灵活性。③策略的学习和运用受儿童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④策略的学习与使用更依赖于学生的动机水平。二、简答题10、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P96(1)、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决定智力发展的可能范围。(2)、环境因素在个体的智力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影响和制约着个体智力发展的程度。(3)、家庭环境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有显著的影响。(4)、学校教育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此外,个体的主观努力和实践活动也是影响儿童智力发展不可忽视的因素。遗传因素是智力发展的背景,它决定了智力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而环境、教育、个体实践及主观努力等后天因素则决定了智力发展的程度。二、简答题11、智力发展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P99人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智力发展的水平差异②智力发展的类型差异③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④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二、简答题12、情绪情感有何区别与联系?P115心理学上一般把情感情绪合称为“感情”。情感与情绪是个体的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情绪常与情景联系在一起.具有冲动性、情景往、暂时性特征。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特征。它往往与人的认知活动、思想观念紧密相连。现实上情绪情感是交集在一起互相联系,人的一切情绪表现都要受到情感的制约,而人的各种复杂情感往往要借助于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二、简答题13、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有何特点?P124青春期青少年情绪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1)爆发性和冲动性(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3)外露性和内隐性(4)心境化和持久性二、简答题14、教学应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P128教学应促进青少年学生的情商发展(1)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2)创设问题情景,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情感成分,丰富学生理智感。①教学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②引导学生感受学科美。③采取积极对策,避免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冷漠厌恶感。(3)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学好。二、简答题15、青少年存在哪些意志障碍?P144青少年的各种意志品质都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以下的一些意志障碍:①意志的盲从与独断性②意志的轻率与优柔寡断③意志的动摇性④意志的失控性二、简答题16、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P156(1)遗传因素与人格发展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大脑的结构和先天机能特性由遗传因素决定。因而,不可否认遗传因素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制约作用。(2)环境因素与人格发展影响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社会环境在人格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家庭。其次是学校教育。再次是社会实践。最后是社会文化因素。二、简答题16、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P156(3)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面:①可主动选择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②在经受学校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教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环境;③学生可通过制订目橱、计划,自我教育,自我调节,参加实践等手段来达到塑造自己人格的目的。二、简答题17、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P181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气质是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是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其生理基础的,因而气质主要是受遗传影响,其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阶段性的。主要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相对气质而言,性格的变化比较容易、比较快。此外,气质和性格又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同时,气质也影响着性格的行为特征。使性格带上明显的气质烙印。二、简答题18、学生健康人格有哪些特征?P191①、智能结构健全、合理,具有学习能力②、认知客观、准确③、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④、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情感⑤、人际巷系融洽,具有合作精神⑥、独立自主、善于选择⑦、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二、简答题19、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哪些方法?P196(1)榜样示范法。榜样,指对个体的人生发展有所启发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人及其事迹。榜样示范法是通过榜样良好的人格特征来影响学生的教育方法。(2)说理教育法。说理教育法是教育者通过言语指导,让学生认识人格健康的重要性,明确人格完善的具体目标的教育方法。二、简答题19、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有哪些方法?P196(3)行为训练法。行为训练
本文标题: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复习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69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