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年试题――更新至2015年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历年考研试题(更新至2014)政治学概论(1990年~2014年)2015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6*5分1.密尔的《论自由》2.麦卡锡主义3.英国圈地运动4.国际体系5.非国家主体6.原教旨主义二、简答题4*15分1.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与局限2.论公共道德的形成与崩坏的原因3.摩根索关于权力均衡的两种模式(题目字数比这个多,大致这个意思)4.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三、论述题2*30分1.试结合中西方历史、分析政治与宗教的联系(大致这个意思)2.试用肯尼斯·沃尔兹的三层次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题目字数比这个多,大致这个意思)2014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常平仓”制度2.大宪章3.严译《天演论》4.恐怖主义5.相互依存6.保护的责任二、简答题1.普选制内容、形式、意义2.简述我国人民公社制度的历史3.约瑟夫奈认为,现实主义者、世界主义者、国家道义主义者对干涉有不同认识,请简述其中一种认识的主要内容。4.集体安全概念与均势概念有什么区别三、论述题1.论述自由和平等的关系2.“经济上需要中国,安全上倒向美国”这一说法,反映了东亚地区怎样的国际现实?试从相关理论概念及当前局势发展来分析2013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单一制与联邦制2.乌托邦3.政教分立4.南南合作5.均势6.国际政治格局二、简答:1.韦伯关于三种合法性的划分2.欧洲封建制与中国秦以后政体的异同3.进攻性现实主义如何描述大国的行为4.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观点三、论述:1.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异同2.文化因素对当今国际政治的作用和影响2012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政党分赃制2.半总统制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4.集体安全5.跨国公司6.文明冲突论二、简答题1.简述宪政的概念2.简述“多数决”的优缺点3.分析肯尼思·沃尔兹在书中对冲突起源的三种区分4.“三个世界”战略思想和国际影响三、论述题1.从比较历史的角度,讨论中国传统的“无为而治”和西方的“小政府”理论2.胡锦涛在《中国的和平发展》讲话中把国家主权放在六大核心利益首位,怎么理解2011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5分*6=30)1.公民社会2.九品中正制3.影子内阁4.全球治理5.民主和平论6.国家对外战略二、简答题(15分*4=60)1.简要分析利维坦的政治意义2.以美国政府的结构为例,说明制约与平衡的理论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政治学科的影响4.简述汉斯摩根索政治现实主义六原则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30分*2=60)1.如何从政治学角度分析全球化2.试论胡锦涛时代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当代国际政治的意义2010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6*5=30)1.政治社会化2.时代主题3.托克维尔4.《里斯本条约》5.依附论6.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二、简答(4*15=60)1.简述战后亚非国家民族分离运动产生的原因2.简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现代民主制的贡献3.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4.简述亨廷顿的政治发展理论三、论述(2*30=60)1.试论述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对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2.主张主权学说认为说明了主权的统一性,分权制衡理论则强调权力的分割与平衡,说明二者间的关系2009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利维坦2.立宪政体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国家利益5.国际格局6.软实力二、简答1.简要分析人民主权思想的内容及其发展2.简述政治权力的本质3.文明冲突论的基本内容和提出背景4.简述非传统安全三、论述1.结合政治理论与实践,分析政治中人与制度的作用2.试析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特点2008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5*6)1.民主集中制2.司法审查3.乌托邦4.民族主义5.NGO6.危机处理二、简答(10*4)1.美国新保守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背景2.总统制与议会内阁制的区别3.国家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的关系4.试析时代论对国际政治研究的意义三、论述(30*2)1.试论对权力限制的意义,并试举不同时代不同国家限制政治权力的政治实践和制度2.结合大国关系分析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特点2007年北京大学政治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5*6=30)1.政治2.宪法政府3.现代西方国家的地方分权(decentralization)4.文官制5.计划经济6.政治伊斯兰二、简答(15*4=60)1.试述西欧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异同2.权利与权力的关系?3.习惯法的价值何在?4.简述势力均衡和集体安全的异同。三、讨论下列各题(30*2=60)1.试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讨论中国传统政府制度和政治文化中的正面因素2.试分析西欧北美国家福利制度的得与失,并讨论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阻碍因素。2006年北京大学政治学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5*6=301.政党2.代议制民主3.联邦制4.分权与制衡5.国际格局6.综合国力二、简答15*4=601.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诉求。2.比例代表与多选制(多数胜出的选举)对政党格局的影响。3.违宪审查及其意义。4.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容。三、论述30*2=601.试分析社会公正、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试论述不同政治制度产生的社会基础。2005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5*81.集体安全2.发展主义3.霸权稳定论4.京都议定书5.不结盟运动6.东亚金融危机7.欧盟东扩8.非洲联盟二、简答10*41.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观点2.中小国家能否影响国际秩序的建立?为什么?3.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必然是政治联盟吗?为什么?4.简述少数民族人权与国际保护之间的关系三、论述35*21.试论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必须坚持主权平等原则2.结合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分析冷战后国际格局转换的主要特征200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8*51.依附论2.二元经济结构3.雁行模式4.南北对话5.亨延顿6.ARF7.里根主义二、简答4*101.国际贸易使军事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下降了吗?为什么?2.民族主义与国际战争的关系3.什么是国际机制论?它对国际政治研究有什么意义?4.单极格局有利于和平吗?为什么?三、问答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论述当代国际安全环境的特点及中国的新安全(30分)2.试论国际组织的作用及其与主权国家的关系(40)200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9个,3分一个,27分1.法塔赫2.单边主义3.超越遏制4.综合安全保障战略5.亚欧会议6.IMF7.汉斯。摩根索8.建构主义9.文明冲突论二、简答6个,每个8分,48分1.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政治发展的作用2.核战争仍然是政治的继续吗?为什么?3.跨国公司的经济渗透对国际政治的影响4.国家利益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5.国家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区别联系6.相互依存理论的现实基础三、论述1.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主题(40分)2.论述全球化与世界多样性(35分)2002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概念题1.种姓2.逆裁军3.哈马斯4.罗马俱乐部5.二元经济结构6.绿党7.Fundamentalism8.寻租9.集体安全10.“失去的10年”二、简答题1.国际组织的行为体地位2.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3.科技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主要作用4.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的主要条件5.两极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三、论述题1.试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坚持主权平等原则的重要性2.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论述维护国际安全的基本要求2001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填空1.“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__________。2.巴以冲突的核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年底___________。4.《新宗教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作者是_____国______。5.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成分中有先进的成分,也有落后的因素,创立了___________理论。6.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的最重要的文件是_________________。7.联合国秘书长的前任是_____国_________。8.东盟国家1994年倡导创立的地区安全论坛正式名称_______英文缩写_______。9.东盟国家推行的对外战略_____________。10.朝鲜南北首脑会晤达成的共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问答1.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的动因作用2.国家间相互依存3.国际冲突与国际协调4.跨国公司对国际政治的影响5.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三、论述1.结合冷战后国际形势分析当前世界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2.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论述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2000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填空(共20分)1.肯尼斯.沃尔兹是国际关系理论中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2.为了对付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美国提出了______。3.日本提出的雁行模式的根本内容是_______。4.日本著名的右翼分子,刚当选为东京都知事的是_____。5.亨廷顿对9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的民主化进程的描述是_____。6.中国威胁论提出的根据是______。7.拉美国家经济在经历了70年代的迅速发展后,进入80年代处于停滞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______。8.研究第三世界发展的经济学派是________。9.英国首相布莱尔针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合流的趋势提出了_____。10.依附理论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______。11.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文件是_______。二、简答(大约有6题,这里只列了1题)1.国际新秩序的原则。三、论述(共2题)1.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对主权国家地位的冲击。2.从国际政治角度看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秩序的关系。1999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概论试题一、填空1.当代美国国际政治学界最著名的新现实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其代表作是《国际政治理论》。2.“发展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劳尔.普尔维什在论述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时,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定义为_______的关系。3.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是现实主义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____。4.美国哈佛教授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发表论文文明的冲突断言,_____国家对抗_____国家将成为世界的主要冲突。5.在全球化趋势日益突出的今天,人们必须寻求全球措施,以解决全球性问题。于____年在_____举行的首届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大实践活动。6.西欧和北美有传统联系,北美和东亚因为有了APEC也建立了联系,而欧亚之间长期缺乏联系,直到1993年在______举行了_______会议,,才使西欧和东亚开始建立直接联系。7.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变化,开始从______世界走向______世界。8.随着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当政治大国的要求也越加强烈,________年,前首相________首先提出了政治大国的目标。9.近年来,美国舆论界极力鼓吹中国威胁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伯恩斯坦和芒罗合著的________。10.导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内因,但著名国际金融商________的投机活动是引发危机的导火索。11.关于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邓小平主张________。12.70年代以来,东亚产业结构呈现梯次的垂直国际分工,日本处于这一结构的顶端,这种结构被称为______模式。13.针对日本在东亚经济中影响力上升,美国为扩大在亚太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曾提出_____模式的构想。14.东盟国家在实践中倡导了一种与集体安全概念不同的新地区安全概念,即________。15.西方七国集团包括美、英、德、法、意、加和______。16.为了维护欧洲安全,于70年代欧洲国家成立了第一个安全机构,即________。17.联合国关于人权问题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是1948年通过的________。18.1
本文标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年试题――更新至2015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04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