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梳篦介绍常州梳篦——简介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特产,花开并蒂。常州最早叫延陵,这首常州民谣所唱的就是常州有名的特产木梳、篦箕。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有云:栉,梳篦之总名也。古人兴蓄长发,梳篦为每日梳理头发的必备之物。梳子齿距疏松一些,用于头发的梳理;篦子的齿距的密,用来筚去发间的污垢,保持头发清洁,不长寄生虫,使人焕发容光。梳篦还可以刺激头皮神经,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并能插于发间作首饰。常州篦梳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常州梳篦——名气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讲究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常州梳篦精工细作。齿尖润滑、下水不脱。如木梳,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这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清末民初,随着生漆胶合技术的发明和产品出口,其知名度更是远播海外。精美的常州梳篦集实用性与装饰性于一身,千余年来一直受到民众的喜爱。今天,传统梳篦已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其巨大的文化艺术价值仍不容忽视。2008年6月,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常州梳篦——历史常州梳篦自魏晋南北朝流行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盛唐时,当地梳篦花色繁多,不胜枚举,大的竟有二尺多长。北宋以来,质地日趋贵重,金银栉具相当流行。大文豪苏东坡曾有“山人醉后铁冠落,溪女笑时银栉低”的诗句。元代,常州梳篦从运河经长江出海,随着水上丝绸之路传到海外。明清时代,文献中关于常州梳篦的记载渐多。明代关于常州西郊八景之一文亨穿月,篦梁灯火的记载,把左运河畔篦箕巷的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到清代乾隆时期,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户皆为的景象。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农历7月总要到常州定制60把黄杨木梳、60把梅木脊梁象牙的高级梳篦,并在10月间连同6套龙袍、600朵宫花送到紫禁城,作为贡品进献皇帝,这就是宫梳名篦的由来。据说,慈禧太后对常州的梳篦尤为钟爱。辛亥革命后,梳篦的需求量因人们剪辫而激增。当时还流行着一种刘海篦箕的小型篦子,许多人身上挂个小口袋,袋里装一把刘海篦箕,引为时髦。后来,常州的梳篦逐渐传入海内外,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2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常州梳篦——制作工序梳篦制作是精湛的民族技艺,用料精良,制作过程颇为讲究。制作梳篦的主要材料为毛竹、木材、兽骨等,其中,竹料主要取自苏南、浙西等地的优质阴山壮竹,产自这些地方的竹料不仅质地坚硬、富有韧性,而且经久耐用,木材主要选用红木、枣木、石楠和黄杨等名贵树种。用黄杨制作的梳篦,因其木质细腻、纹案清晰,并具治头痛、去痒等功能,尤为珍贵和流行。从开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经过28道工序,而一把篦箕则有72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极为讲究的雕、描、烫、刻、磨等工序需经传统工艺制作方法方能完成。相传制篦祖师爷陈七子是七十三岁死的。俗话说:七十三,鬼来缠,人们认为这个数字不吉利,所以改称篦箕为七十二道工序。常州梳篦——价值不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木制梳篦,或其它材料制作的梳篦,除其能用来梳头的实用功能外,它还具有保健功能和妆饰工艺欣赏价值。用梳、篦梳头养生、古已有之。养生家将日常梳头当作自我保健之法和养生的重要手段,南北朝时著名医学家陶弘景认为:头当数栉、血流不滞、发根常竖。明人谢肇制《五杂组》卷一二亦载:梳为木齿丹,云:每日清晨梳千下,则固发去风,容颜悦泽。因此,梳子还得了个美名木齿丹。清宫的《起居注》记载,慈禧太后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让太监用特制的梳子为她长时间梳头,这使她在花甲之年仍满头秀发。自古天下男人之所以比女人平均寿命短,除烟、酒、色等恶习因素,恐怕与极少梳头不无干系。因此,经常使用梳篦进行梳头能起到治病健身、健脑长寿的作用。——众口绘梳篦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常州梳篦,总称曰“栉”。别看我小巧玲珑的,我可是古代八大发饰之一。谚云: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这高度评价了我们在常州的地位.清代,我们的地位与日俱增.每年旧历七月,都会有一批高级梳篦进贡皇宫。连李莲英也用我的同伴为西太后梳头.所以,我们又被称为“宫梳名篦”.我们之所以名声远扬,是因为我们的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我们的木材,都要选用上百年的黄杨、石楠木、枣木,经28道工序精制而成,光这些还不够,更复杂的工艺还在后头呢!篦箕则选用阴山背后壮竹和上等胶漆、骨料,经72道工序精制而成。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雕、描、刻、烫”技艺的同时,揉合日用品、工艺品、装饰品种种特点,不断推陈出新,使我们成为富有民族传统风格和艺术魅力的日用工艺品。其中有融艺术欣赏保健功能于一体的“长寿梳”,有“四大美女”、“红楼十二钗”等造型欣赏梳,有蝴蝶、龙凤、脸谱、民族娃等旅游纪念梳,以及如琮似玉玲珑剔透的各式篦箕,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爱不释手。“宫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常州)特产,花开并蒂。”这首名谣所唱的就是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篦。而今,我们却亲自看到了那美丽的梳篦。跨进仿古的厅堂,我立刻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梳篦吸引住了。你瞧,那急性子的“齐天大圣”,那肥头大耳的“猪八戒”,那各种神情的“脸谱”,那美若天仙的“仕女”,就连《红楼梦》中病怏怏的“林黛玉”都满面春光、神采飞扬呢!等等都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面前,真是“百梳相映成趣,千篦独具匠心,令人眼花缭乱”。我轻轻抚摸着梳篦,感到十分光滑细腻。它色呈土黄,质感精美,更让喜悦的是,如今梳篦已是送礼的首选端详着精妙的梳篦,那些历史的画卷一页一页的展现在眼前。看见了梳篦的过去与现在,不得不被这历史所折服。梳篦现今已不仅仅是一种梳头的工具,也是一种艺术,一份艺术品.它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着,收藏着,欣赏着……我踏着那篦箕巷那布满苔藓的青石板道,怀念着这流传千古的“非遗”梳篦,感受着这龙城的历史悠久,一切都在空气中蔓延着,酝酿着,慢慢的散开......——梳篦倩影——活动感想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看到了常州文化遗产的魅力。梳篦总称曰“栉”,是我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常州梳篦始自晋代(公元265-420年),迄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昔为宫廷御用珍品。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是传统手工艺品,亦为“延陵特产”。博物馆集中展示了梳篦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创作精品。我们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并且还要了解更多关于我们常州的文化,保护好常州的文化遗产。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蓖第一家。
本文标题:梳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15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