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为什么选择、实践基础)P3-42.十月革命P3、P213.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过程(形成、成熟、继续发展)【很多著作】P4-6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P6-94.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资产阶级两个部分,为什么长期革命形式:武装斗争,三个法宝)P64.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P74.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理论(新型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宗旨、原则,人民战争思想)P84.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P94.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P9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P11-145.1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观点,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P11-125.2群众路线(根本宗旨、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P12-135.3独立自主(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P13-146.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p15,毛泽东的错误P17)7.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依据P197.1新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P19-22(主要矛盾,革命的根本任务P21,五四运动P21-22,新旧民主革命区别P22(新旧区别根本标志P28))7.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实践基础(正反两方面)P22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248.1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P25(三座大山,民族革命、民主革命P25)8.2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P26(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中国革命战争实质,双半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8.3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力量P27(无产阶级P28,实现、保证领导权P29)8.4性质和前途P29(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P30,)9.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9.1政治纲领P31(国体、政体,三种国家体制,中国革命进程两步走)9.2经济纲领9.3文化纲领10.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P34(提出、必然性、内容及意义)(能够深入农村。建设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原因P35)(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P35、41(或者说地位))11.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P36(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相关地位P38)1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4113.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3.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P44(五种经济成分(三种主要)p44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两重性),民族资产阶级两重性)13.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理论依据P46(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过渡时期)()根本任务、必要性14.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三大改造P51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理论依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P59(宪法,新民主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标志,社会阶级关系变化,)1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6117.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P6517.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P6817.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大改造后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社会矛盾,不同的基本处理方法P71)17.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两步走”战略,党的八大的方针)18.初步探索的意义P7619.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度P81)20.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条件P87(提到一些探索阶段的失误和失误的原因P89)2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P90(党的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一次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南方谈话,四个有利于、逐步走向成熟,)22.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P94(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本质P95,改革中两条根本原则P96)23.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23.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精髓)P972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特征)P9823.3党的基本路线P100(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一个中心、四项基本原则)23.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P10223.5“三步走”战略P103(共同富裕)23.6改革开放理论(改革的性质、实质,目标)P1052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P10723.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P108(“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23.9一国两制P11023.10中国的关键问题在于党(党的建设)P1122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24.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P1142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篇之作P11524.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P1162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条件P119,过程P123)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6.1核心观点P126(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6.2主要内容26.2.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P13126.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P13226.2.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P13426.2.4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含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P13626.2.5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P137(怎样建设党,党的领导)2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26.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P14026.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P1422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P145,过程P148(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P145,改革开放以来惊讶概括“十个结合”P146)2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P152推动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29.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159加快经济转变方式P15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含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P160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P16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63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P164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P16530.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3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P16730.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P169习大大了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1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十八大以来)P1751.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P178落后的生产:新的阶段性变化,物质文化需要:阶段性的新特征发展不平衡问题主要矛盾变化:没有改变……改变……1.3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P180内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决胜全面小康,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国梦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意义(三个角度)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人类文明进程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2.1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回答了……问题.......,八个明确(小点:……事业总体布局、战略布局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目标、强军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制度的最大优越性)2.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P184十四个坚持(小点:四个意识)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P189新境界!3.2新时代的精神旗帜P191(载入宪法时间)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P1914.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P195,昨天、今天、明天4.2科学内涵P197(中国梦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内在联系,正确理解今天的中国梦,家国天下)4.3奋力实现中国梦(途径)P1995.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5.1新征程P202(原来“三步走”等部分概括)【实现第一个一百年,进军第二个一百年】5.2“两步走”战略具体安排P203(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原来“三步走”战略第三步)主要目标)(2035—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物质、政治、社会、精神、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6.1贯彻新发展理念P207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6.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P209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6.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任务P211现代化经济体系:六个体系统一整体(市场、收入分配、城乡区域发展、全面开放、经济体制)1.大力发展实体经济2.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4.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5.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6.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7.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P21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7.2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P216(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政协工作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围绕团结和民主两个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7.3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P218(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族团结;宗教工作,大团结大联合主题统战工作)7.4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P219(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4)+扎实推进祖国统一进程)【一国和两制的关系】8.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8.1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P2238.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22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伟大民族精神概括为四种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8.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228文化自信、文化事业和产业、文化软实力9.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9.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P231(教育事业、就业(最大的民生)和收入、社会保障、脱贫、健康中国(医疗卫生))9.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P233(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9.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P235(国家安全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平安中国、国家安全能力、国家安全教育)10.建设美丽中国(生态)P237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11.全面坚持小康社会P24511.1内涵:六个更加;全面(领域、人口、区域)11.2目标要求(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协调性、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生态环境质量、各方面制度)11.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攻坚战+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12.全面深化改革P249【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12.1必要性和正确的方向P249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必须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12.2总目标和主要内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路径)(二者具体关系P251)12.3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P25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
本文标题:2018版毛概索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38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