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儒家大禅宗》二篇“大学之道”解议
“知止而后有定”。止,基本的要修养要求,就如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视勿言,非礼勿动。做人处事要有个基本的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如孔子所说:不义富且贵,与我如浮云。不取它,这就是止,行为规范的要求。也如我们讲《素书》时所说的“见嫌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这个不难理解。但是在大学里头,这一段它应该是有更深层得含义。什么含义呢?你的行为、语言从哪里来,从你的心来。心才是我们外在行为语言的根或源动力。因此,真正的止,是要止心,止心是什么?止心就是我们一直在讲的禅修啊,观照啊,禅定啊。我们有点静坐经验的人就会发现,我们得心哪,太浮太躁太乱,我们何曾止得住我们得心呢?我们得心就像个集贸市场,而且是从不闭市的集贸市场。又像是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动乱得不得了,是不是这个样子啊?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去停止这些思虑和情绪,所以,这些思虑和情绪就一直在控制着、支配着、主宰着、左右着我们每个人的言行举止。不是如我们所说的,“我在思考”,“我在思想”。反而是我们一直被思想、思虑所玩弄、所控制。分明有很多时候的想法,不愿意这个样想,但不知道怎么这个思虑就出来了。所以人得思虑很有意思啊,我们一个人活几十年,学了那么多的东西,懂得那么多得道理。但是一静下来,试图把这些道理用在自己身上,才发现,一塌糊涂。明明想让这会静一静,安静一会,我们偏偏做不到。那我们的能力、知识都体现在那里呢?连你自己都管不住。我们还学了那么多的管理学,尤其是有些人还学习了很多关于心灵、灵修、心理学等等学问,乃至学佛学道学禅学密,最后发现,连我们自己的思虑、情绪都管不住,那我们这些知识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毕竟,一个管不住自己的人,从根本上说,也是不可能管理好别人的啊。每一个人在自我的意识世界里,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但是一静坐就发现,其时是起不了啊——起不了任何作用。所以要止,从止开始下功夫。止就是一个动词,是一个修养、修炼。从哪里修炼,从心上修。狭隘一点说,止就是静坐啊,就是禅修啊,就是禅定啊。先从相对独处,相对安静的状态来管好自己这个心。从静坐开始,就是止的最好开端。各位,这样理解也说得过去吧!《大学》的修养次第,为什么要把止放在第一位?就是说明,一切的完善都要从“心”开始,就是要开始修持,要管理好我们得心。就像我们前面讲禅宗,神秀大师有个偈子: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要不断的清理我们的内心,不断得打扫,到达“尘净光生”——灰尘净了,内在“德”的光明出来了。我们一个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从来没有一种教育是这个样子的——止的教育。我们现在谈到止,不管企业还是学校,都有行为规范守则,社会道德规范,但是呢,效果不大。包括孔子讲的论语,处处都是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止”的具体修持和训练,一辈子,就是被这个思虑、情绪所左右。简单点说,所以止是什么呢?止就是学会管理自己,其中包括了解自己。后世的儒家有句话是可取得,“去其本无,即吾固有”。就是通过“止”的修养,不断的把后来覆盖在我们真心本性上的东西,那个“明德”上的东西先剥离开,那些经验、记忆、学识、认知,那些判断、结论,先剥离开。然后那个固有的,“足乎己而不待于外”的如如不动得本体就呈现出来了。在佛教里面有个名词叫“止观”,止就是思虑停止,stop。我们现在的认识能力,只能够认识到我们能够认识到的层面。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们每个人得经验、记忆、学识都是有限的。你的年龄阅历,你的出生的时、间空、人事的环境给你得经验、记忆,它是有局限的。你只能通过这样一个局限的经验工具认识到一个有限的程度。所以,我们以经验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恃而不可靠的。那么我们可不可能认识到事物得根本或全体?是完全有可能得。那就是首先要“去其本无”,你一定要修“止”。这个“止”,不仅是行为规范上的要求,更是偏重于对我们内心的自我管理,现代的话叫管理。对我们自身情绪,自身知识、观念、见解、思维方式、性格的认识了解,然后,对它的管理。印度的瑜伽里面有个词叫冥想——meditation。那么印度人怎么解释冥想呢?“思虑的停止”。就这么简单,把你得思虑之流停下来。它没说否定它,那成了植物人了。所以知止,就是我能够自主的运用我的思想,同时我不需要用的时候我就把它关机,休息。就像我们用的电脑一样,不用的时候就关机,要用了就开机嘛。完全能自我控制。但是我们的大脑,没有开关。因此,孔门的修养心法,首先要有这个能力,关机——止。你们看,这是不是和禅修讲的一样啊?这是不是禅修啊?禅修讲“放下”,放下什么?什么都放下,放到无可放处,真心本性就呈现出来了,本来面目就出现了;儒家讲止,一切法都止,止到无可止时,“明德”的光明就出现了。从比较基本的层面来说,“止”就是我们行为规范的管理,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个层次,就是管理好情绪,能够做自己思想、情绪的主人,要知止。知止的方法呢?很多啊,我们讲禅修,讲的都是这些。那么孔门里面有么?当然也有。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是不是这个样子啊,什么叫“三省吾身”啊——随时向内省察自己的的起心动念,觉照自己的言行举止。孔子在易经《系辞》里就讲了一句话“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寂然,宁静的状态,祥和的状态。就是要静、静、静啊,静到极点那才叫寂,那个时候你才能“感而遂通”——无所不知。没有止的功夫,你当然不能够领会“明明德”,当然不能够“亲民”,当然就不能够真正实践《论语》的要求。你不能实践的东西一定是你不明白的东西,对不对?你都做不到它你说你理解了它,那是哪一门子理解呢?现在的人学东西都是用耳朵、眼睛然后加上过去经验、记忆一搅和,得出一个结论或判定。真正的学习要用心哪。所以我们总说要“用心”哪,我们不知道怎么叫用心。怎么用心呢?知止。怎么样止?简单地说,就从静坐开始!先做到寂然不动。你说我在生活中随时都也可以啊,为什么一定要静坐呢?那怎么可能呢?各位呀!你安安静静地静坐,没有人干扰你的时候,你都管不住自己的心,你在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中怎么可能管得住自己的心呢?一切烦恼都来源于我们这个管不住的心制造出来的。生活是什么啊?命运是什么啊?命运生活就是我们的语言、行为跟周围发生各种关系的总和!我们的语言和行为哪来的啊?我们的心来的呀,你都不了解你的心,都不能够管理好你的心,那你的心只会继续像黄河一样泛滥制造着各种各样我们不愿意见到的现实和命运,是不是这样的?所以知止很重要。我们学儒学的学问,学孔孟之道,都忽略了这一点,都没有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所以到后世儒家都没了,都去讲道理去了。我们现在哪里懂儒家啊,因为你没有做这样的功夫,没有这样一个寂寞的修养,没有这样一个止的修养。为什么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什么孔子在困于陈蔡之国的时候能够“君子固穷”?那是有止的修养在那个地方啊!接下来,“知止而后有定”。什么叫定啊,定就是不动啊。所以我讲儒家的大禅宗,知止是禅修,是修心,是修持;定呢?是禅,是修持的成就。禅和禅修是不一样的,北京和去北京是两个东西啊。去北京是行为,北京是行为达成的目标啊!通过这个“止”然后到达“定”。什么是“定”啊?“定”就是不动。你参参看,我们的生命中有什么东西是不动的啊?我们的肉体无常变化的,思想、观念、性格、信仰、立场、学识、见解等等我们称之为“心”的东西都在变化,身心都在变化。动就是变化,不动就是不变化。那么我们要找到那个不变的东西,那个如如不动的、定的东西。什么是不变的东西啊。就是瑜伽里面讲的“真我”、“灵性”;佛教讲的佛性,禅;圣经讲的上帝;西方哲学讲的“本我”……就这些东西啊。在儒家来讲,就是“明德”啊!你看“明明德”三个字——第一个明是动词,要明白、明了,要亲见、亲证那个“明德”;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是对那个我们本自具足的德性的形容、赞叹。形容它怎么样啊?明啊!明则不暗啊。我们现在处处都暗啊。什么叫暗啊,一个观点一塞到我们脑子里头它就遮蔽了我们的。我们看任何事物,都是透过我们过去的经验在看,是不是?我们从来没有亲证,清新的去看当前的事物。就好像你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什么都是有色的,你不是看到真实的。第三个“德”呢?韩愈有一篇文章《原道》其中讲到了。“德者,存乎己而不待于外者矣”。这是对“德”的解释。“存乎己”就是本来就有的,并不需要后天知识的学习积累领悟。禅宗叫本来面目,叫佛性。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讲禅宗的时候,讲到六祖开悟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心经》里面讲,观自在的成就是什么?“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其中的“不生不灭”就是它本来就具备的,是不是?所以都说的是一个意思。瑜伽里说是“真我”,真正的我不是这个身体,也不是这个思想。当然,身体和思想都是那个“真我”的作用与显现。禅宗讲“百千年来赁屋住,休教昧了主人翁”。身体和思想都是房子,暂且借来住住,但不要忘了住在里面的主人哦!瑜伽的经典说:身体是寺庙,思想是祭品,真我是寺庙里的神。我们经常说“我的”思想,“我的”性格,“我的”身体,那么,那个我在哪里呢?所以,“知止而后有定”,是说通过止的修持,见到了真正的本性,真心本性。这个本性的特点是定的,本来就有而被我们遗失蒙昧了的,如如不动的,本来如此的。这就是“存乎己而不待于外。并不是说我以前没有,我现在通过修炼、学习,然后有了。外从面学来的,从思想得出的结论,那些东西是靠不住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啊,身心世界都在变化,但是我们要从那些变化里面找到那个不变的。这就是”去其本无“以后,见到的”即我固有“,我固有的东西,本来就有。这就是定。好,见到这个“定“的本性以后该怎么办呢?“定而后能静”。前面的止啊,还是勉励的修持,等见到这个“定”以后,后面就轻松多了。这个静,它也是一个动词。那么我们讲禅宗的时候说过,你见到真心本性后再该怎么办?安住在其中修,安住在你见到的“那个”东西上面修。这个时候你的心不再选择、不再判断,你非常确定就是这个东西,就停住在这个上面修持。古人所谓:如鸡孵卵,如龙养珠。打个比方,比方我要挖一眼井,我先要探测。这里探测一下没有水,那里探测一下没有水,这个探测的过程就是止,就是修持的过程。最后,这个地方探测出有水了,OK,定了。定了以后怎么办?在这上面开始钻啊,开始开工啊,建厂房啊,围起来做深入挖掘啊。这就是“静”。你只有找到那个真心本性以后,才能真正在这上面安住下来修持。所以,那个修持的状态是什么呢?很静很平和的这样安住地修持,知不知道?这都是一步一步的实践功夫啊。你如果没有一点经验的话,讲到这里你不会听明白。好在,我们讲了两个月,我们在座的有些人已经略有一个入处。接下来就安住在上面,我们是不是反复讲过安住修啊?修行在哪里修啊?在“那个”上面,在“定”上面修;在“观自在”的“自”上面修。所以真正的观自在是什么,观什么?观那个自己在不在,在那个上面着眼。“定而后能静”,这个“静”是安住在你的真心本性——“定”的境界上继续浸淫、保任(禅宗语)。所以,你见性了以后你还需要很长时间温养。如龙养珠,如鸡孵卵。龙啊,鸡啊,为什么它们能呆在哪里不动,它有“东西”在那里养啊。我上次讲禅宗的时候不是讲过“龙衔宝珠,游鱼不顾”。龙有宝珠的啊,那个龙啊在海里也要吃东西的啊,吃这个鱼那个虾,突然有一天,达到某个时候,修炼到某个时候,它出了一颗宝珠来下巴这个地方,它不用吃不用喝了,它不需要东寻西找了。这个时候,它看到那些鱼啊虾,根本不顾,游鱼不顾了。这个时候你见性了以后,你就在这个上面安住修,这个上面继续修持,稳定在这个上面修持,就在这个地方打水打井。你们看啊,一定要见性,见到我们的真心本性,见到我们固有的“明德”。就如五祖对六祖所说的:不见本心,修法无益。只有见到本性之后,修才有意义。其实到这个地方已经是“明明德”了。但还不够,还不稳定,不纯粹,还容易动摇,还容易闪烁。所以还要经过长时间的修持,这个修持层次才用“静”来表示。你不见性你根本没办法去修啊,你从哪修啊,你从哪里着力啊,是不是?在“止”的阶段,我们着力的对象是什么呢,是打扫卫生啊,把思虑杂念全部都空掉。我们做观呼吸、做念咒、做静坐观心什么东西的
本文标题:《儒家大禅宗》二篇“大学之道”解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45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