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关于优化培训体系的实践――建立静态、动态培训需求分析
职业教育2422016年25期关于优化培训体系的实践——建立静态、动态培训需求分析席孟瑶京东方科技集团,北京100176摘要:培训是一项成本明显化,成果较为隐性化的行为,一些企业往往期望员工接受短期培训后,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实际上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整个培训的顺利完成需要所有部门、所有管理者共同参与、配合。仅仅依赖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有效完成培训体系建设,容易造成培训需求分析不足、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计划与实际需求脱节、培训效果缺乏系统考核评估、激励手段不够等现象。本文根据培训体系建设相关理论,通过人力资源部门主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对培训体系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实践,同时,针对培训需求分析方面遇到的困境,结合组织、岗位与员工三个层面,对建立切合实际的培训需求分析做了新的设想。关键词:孤岛效应;培训体系优化;动态培训需求中图分类号:F2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551(2016)25-0242-021背景和目的通过增加对员工培训的投资来提高企业软实力,从而持续提升企业业绩、实现战略规划,是近年来企业的共识。企业培训实施的过程,是企业人力资源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而在实际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培训效果的顺利实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把培训当成人力资源部门自己的工作,易使培训产生孤岛效应,即看似与外界相通,但却没有实质的信息交换。例如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设计一般只能就课程知识与岗位要求、人员能力做初步匹配,而最熟悉各岗位职能、员工实际能力的是部门主管,培训的规划与后期效果检验,都需要员工上级的参与。如果培训设计不能切合实际,容易造成课程供需脱节。一些受训者由于得不到上司、同事的支持,没有动力将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训的后续效果也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其他部门也只是敷衍地派员参加培训,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培训工作,同时更应明确,尽管人力资源部在培训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整个培训的顺利完成需要所有部门、所有管理者共同参与、配合。各业务部门对培训职责的划分应达成共识,这需要将培训职责具体化、流程化,并形成制度。要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就需要建立多部门合作、长期全面的培训体系。2培训体系理论模型有效的企业培训,需要构建完整的培训体系,大型企业培训体系应包含培训制度文化、培训管理系统、培训课程体系、讲师队伍建设以及培训运作体系等(见图1)。图1培训体系理论模型2.1培训制度文化完善培训流程、制度建设,同时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创建学习型组织,形成上至企业高层、下至企业普通员工对培训的支持文化,领导重视培训,经理参与培训,让培训成为员工成长的推助器,创建学习型组织,应成为培训的方向性目标。2.2培训管理系统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组织系统,建立人力资源部门与各职能部门协作的培训管理系统,将各部门管理层纳入到培训管理系统中,切实把培训工作与部门战略目标、员工个人发展结合起来。2.3培训课程体系完善内部培训课程体系,开发更加适合企业的、更具企业特色的内部培训课程,并不断加以完善。自主开发培训课程有利于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将企业内部所蕴含的大量专业知识通过课件、工具等方式制作成更为适合的课程材料,从而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2.4讲师队伍建设建立包括内部讲师管理、外部讲师筛选的系统科学的企业培训师体系,重视内部师资力量的培养,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在培训上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企业内部最佳实践的共享和知识管理的推进,同时达到节约培训成本的目的。2.5培训运作体系完善包括培训需求分析、预算费用管理、培训计划制定、培训实施优化、后续评估落地等步骤的培训运作体系,逐步优化培训工作实际运行中的细节。3关于静动态培训需求分析的初步实践根据上述模型可以看出,在培训的运作体系中,培训需求分析是最关键和基础的一项工作,是整个培训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如果要推动企业培训体系的长效有序发展,就必须把这个基础打好。因为它不仅决定了培训能否瞄得准目标,而且可以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不能准确把握培训需求,培训就成了无源之水,也谈不上后续效果了。针对目前培训需求分析面临的问题,笔者做了新的尝试。3.1传统培训需求分析传统培训需求分析的主要工具是培训需求问卷调查表,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3.1.1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设计没有严格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没有完全包含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即一份调查问卷不能完全反映出组织、部门以及员工个人三个层面对培训的需求。3.1.2调查问卷的填写员工在填写培训需求调查问卷时,很多是凭借个人喜好和感觉,而不是考虑工作岗位和晋升的需求,甚至在规定的课程中任意选择。另外,调查者往往注重调查问卷的回收截止日期和数量,忽视了问卷的有效性。3.1.3调查问卷的分析不同层面的人对同一个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应区分不同层面的人在问卷调查中的重要程度和影响程度,不能一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6年25期243刀切。如果问卷分析主观性多,缺乏前瞻性,不但不能达到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反而可能因工作量大占用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3.2影响培训需求的因素根据I.L.Goldstein,E.P.Braverman,H.Goldstein关于培训需求评价方法系统化的研究成果,影响培训需求的三个主要层面,即组织、岗位、员工个人(见表1)。表1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概念影响因素组织层面通过对企业目标、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分析,准确找出企业现有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确定培训是否是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企业战略(目标、资源、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价值观、管理作风与习惯等);环境(政治法律、技术、经济等宏观环境,以及微观行业环境)岗位层面按组织工作标准、职能标准,对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以确定组织成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进而确定企业的培训需求结构工作标准(因企业发展而产生的新设备、新方法、新流程、新技术、新管理、新政策、新法规、新规则的运用)的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工作岗位(包括工作层次)变化对能力的新要求个人层面从员工个体素质出发,分析是否胜任所在岗位的工作,能否通过培训来更新观念、解决问题工作复杂度、饱和度、发展状况、岗位重要性、工作中的问题、绩效变化等3.3静态培训需求、动态培训需求定义当公司较小时,可以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直接找出员工的培训需求并进行管理。但是当员工人数达到几百、数千甚至上万人时,直接找出每个员工的个性化需求显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繁琐的工作。所以为了使培训需求管理更切合实际、更系统、高效,培训需求分析就必须分两步完成:先找出各个岗位的相对固化的静态培训需求,再找出具体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即动态培训需求。根据影响培训需求三个层面理论,发现组织层面和岗位层面的需求都是跟人没有关系的。静态需求结合组织和岗位要求而生成,是指完成岗位要求所需要的胜任能力所对应的培训课程,它是与岗位同时存在的,与人无关,可复制性强。动态需求是指某位员工到岗后,其现有能力与岗位要求以及个人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所对应的课程。动态需求与员工表现相关,可及时跟踪预测变化。3.4操作方法为了更清晰地说明静态需求和动态需求,可以借助静态、动态需求模型(见图2)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图2静态、动态需求模型(1)静态需求模型建立。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及课程资源制定初步的静态培训需求。还需要注意的是最熟悉各职位职能则的是部门主管,所以静态需求还要请部门主管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修改。(2)个性化处理形成动态需求。部门静态需求初步固化,交付部门主管根据手下员工具体情况做个性化处理。其中“可免除”指该员工有足够经验,或有过类似培训,实践证明某项技能已达标,则可免训;“可增加”指某项技能培训不含在静态需求内,但根据现实情况或员工个人发展所必须的,可以增加。(3)人力资源部门收集汇总各部门动态培训需求,结合培训预算费用管理与组织战略,制定整体的培训计划。(4)岗位能力胜任图及培训需求数量表假定某位员工来到销售业务主管这个具体岗位,我们只要将他的个人现有水平、个人发展需求与静态需求进行对比,就能找出哪些培训课程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进行加减后,我们就能快速确定该员工的动态需求(见图3),蓝色区域就是这位员工的动态需求。这样的好处是当一位员工调职或升职,或是有新员工进来时,可以马上将员工的培训需求与岗位的静态需求连接起来,同时也将复杂的需求管理简单化。图3需要注意的是,人力资源部门在设计相关表格时,要尽量将业务部门主管的工作简化,节约他们的时间,但为了保证动态需求分析工作达到我们的要求,需要人力资源部门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初步设计菜单式“静态培训需求调查表格”(见表2)。表2销售部门静态培训需求调查表格在这张表格中,结合公司实际和组织战略的课程资源列在左边,部门的各职位列在顶部第一行的标题行。各业务部门主管拿到这张初稿后,根据部门需求实际进行增减打勾,可以快速确定各部门的静态培训需求。以后再根据具体员工进行动态增减,既省去大量时间,又可让需求调查控制在一个适当的范围。通过静态、动态培训需求分析,业务部门主管及培训负责人便能够了解谁需要培训,需要什么样的培训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为下一步的培训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教师专业发展2442016年25期教师专业发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整合教学策略王文雅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绥化152000摘要:在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中,教师利用科学的整合策略,并且采取有效的教学模式将整合后的知识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掌握更为全面的语文知识,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有助于学生更为长远的学习。关键词:高中语文;读写整合;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551(2016)25-0244-011导言高中语文教学具有很鲜明的特点,我们称之为“三性特点”,即目标、内容上高中语文教学的模糊性特点;高中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具有一定的隐形性特点;在评价方法上又比较开放。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向来是教学的重心所在,但相比较而言,很多在职教师依旧侧重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时间较少。阅读教学在课时中比重较高,作文教学边缘化课时很少,甚至可有可无。但作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毕竟占半壁,所以作文普遍成为广大高中教师心中的“鸡肋”——了解其重要性却无从下手进行高效教学。2整合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整合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的意义: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多元化。由于整合式教学策略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而是将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进行整合,也就是多个文本的整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语文教学的多元化。有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将语文知识进行整合,能够将一些丰富的课外教学内容整合到课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教材,学生能够实现知识学习的最大化,进而不断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学习内容不新颖、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等,而采用整合式教学策略,恰恰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进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3.1高中语文教学忽略了写作教学虽然高中语文课改工作一直在进行,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导致教学效率并不高。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更多地强调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作业的练习,都侧重于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忽略了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一是因为写作能力的练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在教学中得到提升,二是写作是在表达、在创作,是需要对知识、对生活有积累、有感悟才能进行创作和表达的。写作教学和训练过程非常困难,结果却并不一定好。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能力没有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但是,如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忽略了写作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就
本文标题:关于优化培训体系的实践――建立静态、动态培训需求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46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