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什么是“智慧地球”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一概念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同时智慧地球也是一本图书,一本电子杂志。六大领域智慧的电力——确保供应,但要减少浪费;智慧的医疗——提高效率,提供高质量服务;智慧的城市——更高效的城市管理;智慧的交通——智能调控交通压力,增强交通运力,减少污染排放;智慧的供应链——激励物流运输、存储,促进贸易;智慧的银行业——减轻风险,提高市场稳定性。“智慧地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我国IT产业形成挑战IBM认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高增长,今后发展“绿色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建立“和谐社会”以及自主创新,都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更加智慧的理念和方式去实现。在当前我国“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基本政策指导下,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将有助于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大量投资。IBM“智慧地球”所实现的信息化与经济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更可以帮助中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从“智慧地球”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不仅在短期内可以战胜某些风险与挑战,而且也为长远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冷静思考之后我们可以预感到,如果IBM“智慧地球”在中国落户,将对我国的IT产业产生冲击,对我国IT产业自主创新形成挑战。因为,如果接受“智慧地球”,就意味着接受其技术、接受其产品、接受其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这无疑将挤占我国IT产业自主创新的生存空间,侵占我国IT市场份额,给我国还不够强大的IT产业提出新问题。此外,如果引进“智慧地球”,也有可能造成某些安全威胁。可感知、可互联互通和更加智能化也就意味着一切更加透明,一切更易被操控。目前,在互联网领域,我国能够掌控的核心技术还十分有限,如果再加上传感器和射频标签的普遍应用,由此带来的安全风险也就更加难以估量。我国有能力建设自己的智慧系统“智慧地球”理念所涵盖的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我国均已具备一定研发基础和产业化能力。以传感技术为例,我国已经建立了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米/纳米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感技术工程中心等研究开发基地,初步建立了敏感元件与传感器产业。2007年,传感器业总产量达到20.93亿只,品种规格已有近6000种,并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建设中得到一定应用。在射频标签领域,我国已突破芯片、天线、封装、标签、读写器等系列RFID共性关键技术,产业化关键技术、应用关键技术,建立我国RFID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我国RFID技术标准体系。在频率规划方面,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800/900Mhz射频识别技术频率规划试行规定。同时,已有近200家国内企业加入了“中国RFID产业联盟”,积极推进我国RFID产业与应用的发展。在网络技术方面,我国为发展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在技术研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产品产业化方面都提前进行过全面部署。早在2002年就通过中日合作开展IPv6教育网试验系统的建设,并于2004年开始下一代互联网试验网的建设。在此之后,国家连续组织实施了三批下一代互联网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工程,使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和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目前,我国自主建设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有了近百万用户,并且可以生产50%以上的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关键设备。在智能信息处理领域,以智能交通为例,我国目前智能交通主要应用于三大领域:一是公路交通信息化,包括高速公路建设、省级国道公路建设;二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三是城市公交信息化。仅北京市就已初步建成四大类智能交通系统:即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紧急事件管理,约30个子系统,分散在各交通管理和运营部门。因此,只要国家重视,相关行业努力,我们应该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智慧系统。
本文标题:智慧地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185268 .html